王乐亭针灸治疗郁症
八、郁症
例1:王某,女,43岁。初诊日期:1974年3月25日。
自述平素多思多虑,好生闷气。近半年来,心情苦闷,突然语言不利,说话吐字不清,自觉舌根发硬,舌头发短并向舌根部收缩。胸口堵闷,饮食无味,食后脘腹胀满。半年来一直不能工作,精神萎靡不振,睡眠差,多梦,二便自调,月经尚正常。曾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经中西药治疗未效。面色黄,体瘦。舌苔薄白略干,脉沉细弦。
【辨证】肝郁气滞,脾胃不和。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和胃。
处方】老实针方:中脘、气海、天枢、内关、章门,足三里加廉泉。
【手法】泻法。
【治疗经过】按上方治疗6次后,说话较前流利,腹胀堵闷渐轻,睡眠仍差,夜卧多梦,有时因噩梦惊醒。改用五脏俞加膈俞方,每周针3次,连续2周。针后精神好转,语言较前流利,舌体发硬、收缩现象基本消失。取穴如前,两套配方交替使用,每周3次。
5月25日复诊:每晚能睡8小时,胸闷已大减,有饥饿感,饭后腹胀亦减轻,按原方继续治疗。6月21日复诊,症状基本消除,停止治疗。半年后追访,未再复发。
例2:韩某,女,40岁。初诊日期:1979年4月10日。
胸胁胀闷已半年,去年10月份,因与同事发生口角,开始觉得胸中堵塞,服疏肝丸未见好转,日趋加重,胃脘及两胁发胀,背部酸沉,饥不欲食,不易入睡,不能仰卧,久立则心烦意乱,周身无力,头晕,大便干燥,小便正常。下肢有轻度浮肿,体胖,舌苔白腻中心稍黄,舌质绛,脉沉滑。
【辨证】肝失条达,木郁土壅。
【治法】疏肝健脾,宽胸理气。
【处方】三脘、气海、天枢、内关、足三里,隔日针治1次
【手法】泻法。
【治疗经过】洽疗3次,胸部堵闷减轻,胁肋仍胀,睡眠尚差,再改拟处方如下:
方1:五脏俞加膈俞方。
方2:老十针方:三脘、气海、天枢、内关、足三里。
五脏俞穴,经外奇穴名。是由膀胱经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5个经穴组成。位于背部正中线,左右旁开各1.5寸之线上,与第3、4胸椎棘突之间点相平2穴;与第5、6胸椎棘突之间点相平2穴;与第9、10胸椎棘突之间点相平2穴;与第11、12胸椎棘突之间点相平2穴;与第2、3腰椎棘突之间点相平2穴,计10穴。主治痛风,因身临风湿地,受其毒气,中于五脏,面部庞胀如黑云,或全身痛如锥刺,或两手顽麻。按肺、心、肝、脾、肾俞之次序,各灸50壮,周而复始,病愈为度。
两组配方交替使用,每组方连刺2次,针治1个月,胸中堵闷已除,胁胀消失,睡眠、纳食均好,劳累时头晕、心烦。再以前方加百会、膻中、风池,继续治疗6次,诸证均除。
例3:金某,女,50岁。初诊日期;1963年9月14日。
心悸失眠半年。患者于1963年3月由于忧虑,加之操劳过度而致心悸、气短、失眠、记忆力减退,曾服中药效果不显,近来仍感头晕头胀,饮食减少,大便干燥,小便正常,面色黑而无泽,体瘦。舌质淡,舌尖红,语声无力,脉沉缓。
【辨证】思虑过度,心脾两伤。
【立法】补益气血,养心安神。
【处方】
方1:神门、内关、中脘、气海、章门、足三里、三阴交。
方2:五脏俞加膈俞方。
两组配方交替使用,每周3次。
【手法】补法。
诒疗经过】针治12次,失眠、心悸、气短大为好转;又继用上法治疗1个月,症状皆除。
例4:李某,女,32岁。初诊日期:1967年11月7日。
失眠多梦已3年,伴有头晕、头痛、心悸、气短、健忘等症。劳累后则诸症加重,手足经常发凉,饮食尚可,二便自调。面色无光泽,体瘦,舌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心脾不足,阳气虚衰。
【治法】补益心脾,温阳安神
【处方】
方1:神门、内关、百会、神庭、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灸)。
方2:五脏俞加膈俞方加风池。
两组配方交替使用,隔日1次。
【手法】补法。
【治疗经过】针刺6次,诸症好转。继以上方治疗6次,症状大减。再继续针灸4次,痊愈停诊。随访2月情况良好。
例5:刘某,女,30岁。
患者自觉颈部发紧,咽喉部发堵已数月,两手指挛缩不能伸展,情绪紧张则手指挛缩加重,经服西药未效。睡眠、饮食尚可,二便自调。舌苔薄白,舌质淡,脉细弦。
【辨证】肝郁气滞,筋脉失养。
【治法】疏肝解郁,濡润筋脉。
【处方】天突、膻中、内关、合谷、太冲。
【手法】泻法。
【治疗经过】针治5次,胸闷、颈紧、咽喉发堵已减轻,手指仍有时拘紧。再用上方加中渚,继续治疗5次,诸症皆除,临床痊愈。
【按语】中医所谓郁证,系指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病证,主要表现为情绪抑郁、神志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以及咽中如有硬物梗阻(梅核气)失眠等多种多样的症状。所谓“郁”者,滞而不通之意。郁证又可诱发其他病证,正如《丹溪心法·六郁》所说:“人体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如若人之情志失常,则首犯气机,气病及血,气血同病,则变生多端。古人有“六郁”之说,即气郁、血郁、痰郁、湿郁、热郁、食郁等。百病又以气为先,故气郁首当其冲,继而血、热、痰、湿、食诸郁接踵而来。王乐亭教授治疗本病多采用其经验方“老十针”或“老实针”方。例1证属肝郁气滞,脾胃不和。治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方用“老实针”加廉泉施以泻法。因患者伴有语言不利、吐字不清、舌本发硬,故加用廉泉以利舌本,标本兼顾。针治6次,说话流利,舌硬好转,余症减轻,再用五脏俞加膈俞,共针治2疗程,诸症消失。例2证系肝失条达,木郁土壅。治以疏肝健脾,宽胸理气,方用“老十针”,经治3次,症状减轻,再配合五脏俞加膈俞,经治1个疗程,诸症消失,仅遇劳累时有头晕、心烦,故以前方加百会、膻中、风池以清头目,宽胸理气。继治6次,诸症均除。例3证系劳思过度,心脾两亏。治以补益气血,养心安神。方用“老实针”合五脏俞加膈俞化裁,加用神门、三阴交以宁心安神。经治2个疗程,病症痊愈。例4证系心脾不足,阳气虚衰。治以补益心脾,温阳安神,仍用“老十针”方,五脏俞加膈俞方,加用神门、三阴交宁心安神;百会、神庭、风池以补脑醒神;灸关元温肾助阳。经治1个疗程,症状大减,继针4次而停诊,半年后追访,已获痊愈。例5以颈部发紧、喉似堵、手指挛缩不能伸开为主要表现,证系肝郁气滞,气机不畅,筋脉失养。治以疏肝解郁,调理气机,濡润筋脉。方用天突、膻中、内关、合谷、太冲。其中合谷、太冲以开四关;膻中、内关宽胸顺气;天突理气降逆,针治5次症状缓解,因手指时有抽紧之感,再以上穴加中渚,活络缓筋,诸症全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