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 · 入化
唐代的《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了乐尊因见万佛金光而开建洞窟的故事,说明很早起那里就被称为莫高窟了。关于莫高窟的名称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本来叫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一种说法,认为修建佛洞功德无量,取莫的不可能或没有之意,用莫高窟来说明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不管是哪种说法,对莫高窟的研究都证明,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在后来的南北朝时代,北方的北魏、西魏和北周的统治者都崇信佛教,王公贵族们支持石窟建造,莫高窟发展较快。到了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繁荣,莫高窟更为兴盛,到武则天时期已经有洞窟千余个。
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随着陆上丝绸之路断绝,莫高窟渐趋衰落,不再开窟。明朝闭关锁国后,敦煌成为嘉峪关外的异域,莫高窟就逐渐荒废了。直到一百多年后,清朝重新打通西域,特别是乾隆年间彻底平定西北准葛尔部开创新疆后,敦煌由边塞重新成为内陆与西域的联络中心,敦煌经济和社会生活恢复,莫高窟又开始被人们注意。不过,真正让敦煌名扬世界的,还是1900年发现的藏经洞文化宝藏,以及伯希和等人通过拍照或切割等方式带到西方的壁画,常书鸿就是在塞纳河边的书摊上看到伯希和编辑的莫高窟画册,才知道在遥远祖国的那些宝贵文化艺术。
当年常书鸿来到莫高窟时,山体和多数洞窟都被黄沙淹没,此后经过三代人七十多年的努力,莫高窟已经变成绿树环绕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宽阔的广场取代了坑洼不平的河滩泥地,俗称大牌坊的“石室宝藏”牌坊,就像景区的大门一样立在大泉河边。这座清代风格的牌坊可是道光年间的物件,虽比不上身后洞窟里的壁画彩塑,可也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了。当年是敦煌县城东街的汪氏节孝坊,大跃进时也像北京的东单牌楼和西单牌楼一样被投诉阻碍交通,好在被敦煌研究院的人看上,迁到了莫高窟,又由郭沫若在正面题写了“石室宝藏”的匾额,从此成为游客们进入莫高窟看到的第一个景观。
从大牌坊进去,正对着就是莫高窟的标志,写有郭沫若手书“莫高窟”三字的小牌坊,再后面就是莫高窟的428窟。从1914年俄国考察队留下的照片,可以看到当时小牌坊后有一道倾斜度很大的台阶直通山上,所以小牌坊的匾额上写着古汉桥。现在当年的大台阶已经没了,小牌坊上也换成郭沫若的题字。在那段国家火红他个人红火的日子里,他在全国的文化景点写了不少牌子,故宫神武门上的故宫博物院是他改写的,黄帝陵前的碑文也是他写的,莫高窟原来也是他写的。
10点半终于随摆渡大巴车到达了莫高窟,随着不太多的人流,来到莫高窟的崖下,一道一人来高的栅栏和一排高大的乔木,分出了景区内外。
景区入口在南边的七层楼,所以要从北向南走,莫高窟一个个被水泥加固成标准样式的洞窟们,就如同一个个阿里巴巴的宝库,隐藏着艺术文化的瑰宝。此时天空被乌云变得有些灰暗,山崖旁的林荫路上也没有太多游人,反而有了一种宁静的感觉。
这种感觉,让我想起那年早上八点钟进入兵马俑一号坑时,看到晨曦照在一尊尊一动不动却又场面宏大的兵俑身上,那是一种气势衬托出的宁静。
其实,应该还是心情决定了自己的感觉,同样走在林荫大道上,两年前在洛阳白马寺内通往齐云塔院的甬路上,突然有了思家的感觉,而现在走在莫高窟旁,却想终于又可以满足自己的一个心愿了。
现在的莫高窟景区建设的很不错,整个山体都被保护起来,一棵棵高大的乔木也能为莫高窟遮挡风沙,眼前所见与七十多年前的历史照片完全不同,老照片里一看到铺满黄沙的地面就知道是敦煌,一看到山上一排排山洞就知道是莫高窟。而现在,整个景区就像一个大公园,连山崖都看不出山的样子,一个个黑黑的石窟洞,更像是博物馆里的一间间展厅,等待着游人前来参观久远的文化瑰宝。
看来莫高窟的限流措施很有效,10点40到景区入口,虽然是一拔一拔地进去,但排队等候的队伍并不长,中国5A级景区特有的蛇形栏杆今天没有用上,我们等了10分钟就开始检票了。
每一拔十来个游客,给每个人分发了无线耳机用来听讲解,由景区的一名讲解员引导,这样既可以方便每拔游人在不大的洞窟里参观,另外大概也方便工作人员监督游客文明参观,主要就是不能在洞窟里照相,不开闪光都不行,手机也不行。
我们的讲解员还是个有些羞涩的学生妹,其实也好理解,莫高窟这样旺季和淡季差异非常大的景区,既不可能在淡季保留很多讲解员,也不可能在旺季缺少讲解员,而且出于监督保护的目的,每拔游客也都必须有讲解员跟着,所以大概就采用了现在博物馆流行的志愿者方式,除有编制的正式讲解员外,就像我们在榆林窟的那位很专业的男讲解员,旺季时就更需要大量对历史文化和公益事业感兴趣的志愿者了。
我们团里就有苏州博物馆的志愿者,我自己也客串过几回导游,理解最重要,只是因为这里是旺季里的最热景点,不仅讲解员不够用,游客要限流,多花钱想看的最精美的特窟也不开放。真心建议,如果想仔细看莫高窟,最好冬天的淡季来,如果想看最精美的石窟艺术,其实榆林窟真是个更不错的选择。
小妹妹讲解员挺辛苦的,带我们按线路参观一个个洞窟,不过看来应该今年是第一次来莫高窟当志愿者,讲解词背的还不错,就是游客问一些不熟悉的问题时就发蒙了,带着抱歉的语气说不知道。大家都是很鼓励地笑了笑,我对身边人说:“这小姑娘太实在了,我当导游那会儿,要遇到我不知道的,就临时编一段,反正我不知道的,你肯定也不会知道,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啦!”
其实在莫高窟这种既非常熟悉又第一次来的地方,我更喜欢对照着事先准备好的参观重点,自己慢慢地来找和来看,因为文化艺术和历史不应该只是下车拍照式的走马观花。所以我走在队伍的后面,听着耳麦里小姑娘的讲解,四处感受莫高窟的气息。刚才还是在栅栏外远观洞窟,现在我已经在山脚下和半山腰贴近那一个个洞窟了。
敦煌地区的党河流域和疏勒河流域分布有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等众多石窟寺,它们共同形成了敦煌艺术,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当然其中以莫高窟最具有代表性。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1961年列为第一批国保,1987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其中有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4.5万平方米壁画和2415尊彩塑,分布于高15到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到4层不等,窟型最大的高40余米,宽30米,最小者高不足盈尺,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
石窟全都开凿在砾岩上,因为地处沙漠,常年受风沙吹蚀,建国前有的洞窟表面都坍塌了,佛像直接露天。在常书鸿等人的奔走呼吁下,国民政府拔资成立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标志着敦煌莫高窟保护与研究工作的正式开始。人民政府成立后,改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国家正式参与敦煌文物的保护、维修与研究,此后的10年间,抢修了5座唐宋木结构建筑,维修加固了3处崩塌崖面和数百个洞窟。
1961年,敦煌莫高窟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到1966年,先后三期完成了敦煌莫高窟576米崖面和354个洞窟的维修加固。文革期间,周恩来专门下令莫高窟停止对外开放,同样的指令还下给了北京故宫,从而使这两处历史文化遗产在浩劫中没受到任何伤害,当然把八旗护军盔服发给职工改做棉衣一类的小事也是可以理解的了。1984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改名为敦煌研究院,同年完成莫高窟南区南段26个洞窟和172米崖面的加固工程。
现在的莫高窟的模样与几十年前已经完全不同,不仅山体表面覆盖上了加固的水泥灰石,相当于为每个石窟向外增修了一个门洞,保护壁画和彩塑不再受强光和风沙侵蚀。各层石窟间原来残破的木板栈道也都变成了坚固宽大的水泥路。希望这些保护措施能保护莫高窟的艺术文化能存在几百年吧。
下面就去看看那些瑰宝一样的石窟吧。
欢迎搜索ID:walkingwithsh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