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货,B货,C货。。。
上卷 第四十一回 总论:
在商品贸易中,特别是进出口贸易中,常常有仿冒产品,比如服装皮包鞋等等,仿冒对象一般为著名的高档奢侈品牌,由于其价格非常低廉,因此能满足许多追求名牌但资金不多的消费者。这样的仿冒产品,按照其等级,被分为A货、B货、C货-----等不同级别。
A货一般被称为完全仿冒,就是除了不是原厂家生产,材质、工艺、样式一模一样。
B货一般被称为有瑕疵的正品,即原厂家生产的正品,但有些微瑕疵,叫次品。
C货一般就是材料、工艺、样式等其中有一种或数种不同的产品了。
再之下,那就千奇百怪了。
为什么我来谈这个事情呢?
因为这个体系,就是我们真实世界的写照。
我们这世界,就是一个个模仿的存在。天子模仿天,大臣模仿天子,小臣模仿大臣,人民模仿小臣,一层层模仿,吃喝住行,礼义廉耻,无不模仿。上行下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形的物质,无形的精神,没有不模仿的。
那么,谁真谁假?谁正谁邪?实际上并没有定数。
“正名”——名正言顺,即其合理性,合法性,是并不存在的唯一性和永恒性的。人类的所谓“主”,一定是各自的“宣称”。同样一件黄色马褂,凭什么穿在你身上就是皇权,穿在他身上就不能是呢?凭什么你能穿,别人就不能穿?对不对?
就像品牌,凭什么就是你的专利呢?凭什么就你能私有垄断呢?
正名正品,实际上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
啥叫正?
只要是同样的品质,就应该称为“正”。
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一切私有垄断者,你不让别人搞,这既不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社会广泛参与的大生产发展规律,也不符合政治上社会大众要求公平的民主平等发展规律。所以,别人就不答应,就要搞ABC,非搞不可。
搞ABC是不是在现代才搞的?不是的。古代就开始搞了,搞得不比今天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名人字画,古玩古董,瓷器茶叶等等,但凡是高价的东西,都会这样搞。是不是只有中国这样搞?也不是。国外和我们一样。
搞ABC的人,在“正名”者那里,自然是被称为不合规的,但它为什么存在,为什么规模庞大?就因为它要反抗,它要斗争,它要平等。经济上如此,政治上也是如此。你要垄断,他就要分散;经济上争夺利润,政治上争夺自治权。从这点上,搞ABC是合理的,是有进步意义的,是符合历史规律的,是有利于政治经济,有利于人民的。你看盐商,自古以来,总会有走私盐的;房地产你垄断,它就有所谓的小产权,违章建筑等等,它为什么非搞不可?还不是反垄断?人们是天然的要反垄断的。这里的反垄断,不是说反对规模化,而是反对私利的垄断。比如你要是垄断的利润,真的归公,大家共享,它也就没有必要去反垄断了。所以,他反对的大前提是历史还在私有制的社会里。
从ABC的特殊事实,我们抽象出的普遍规律,那就是造假是反垄断,是经济民主化的表现。希望大家掌握这个道理。
从这个普遍规律出发,我们再看看大观园里的物件,是不是都是真的呢?
你看他们多次都说,某某物件是“上用”的,“宫里”的,“官家”的。但它们真的敢用这些皇宫里才能使用的东西吗?那不是要杀头的吗?实际上,他们万万是不敢的。他们这里所说的货,我认为那就是“A货”或者“B货”,即高仿的或者有瑕疵的废次品。不排除有个别物件是宫里赏赐的,但赏赐的东西,是绝不可能拿来自己用的,那是需要供奉的。所以,大观园里凡是日常使用的各类物件,“A货”居多,是占绝大多数。
重磅的问题来了,都是货,都是完全同样的货,为何A货就那么便宜呢?为何A货就那么贱呢?
更重磅的问题来了,都是人,都是完全同样的人,为何A人就那么便宜呢?为何A人就那么贱呢?
差别的来源,我的结论就是:定名定级。
是故:国之名器,不可轻授;
是故: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名,就是官职大小级别;器,即象征权力的东西。
按现代的说法,名器的本质就是授权,就是授权的内容和形式,名是内容,器是形式。比如授大将军衔,还必须颁发虎符。这才名实合一。
当双方的内容,即器都一样的时候,决定器的价值的就是“名”了。实力决定了名气,这叫实至名归。但是不是必然就能达到名归呢?那也不一定呢。名归也要有个斗争的过程,很多时候,遇到不成器的,名还没归,器就坏了。这也是有可能的。
我们和美国现在争的是什么?就是名。
大观园里用的东西虽然都一样,但他们敢不敢争名呢?不敢。不敢争名,所以永远都贱。
人也一样,一样的人才,一样的大器,但你不敢争名,就算你有实力,也没用,还是贱。
最后总结一下:人和东西都一样,要成名器,就不仅仅是成器,是能力;还要争名,不争名,永远都只是“A货”或者“B货”,甚至是“C货”,永远都难逃贱的命运。
争名,正名,最后名副其实,那你就是宝贝了。
有了名,你也不要垄断专利,否则,别人也不答应,非要把你拉下来不可。名器独专,自古也是没有好下场的。
最佳的方案是什么呢?
名扬天下,普天同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