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山晋水(四)晋祠
时间:2020年9月26日下午
地点:太原市晋源区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是我国著名的名胜古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
晋祠始建于西周,为纪念开国诸侯唐叔虞(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后经北齐、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及民国近2000年的擘划营造和修葺扩充,遂成当今规模。
祠内以圣母殿为中心建有近百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如画,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它是集我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历史文化遗产。
走进晋祠,在苍郁的树木掩映之下,清澈见底的泉水蜿蜓穿流于祠庙殿宇之同,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荟萃一起,使人目不暇接。
我们沿中轴线经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向北游览了文昌宫、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向南观赏了胜瀛楼、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等。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园林建筑群,现有三百年以上的建筑98座,建筑面积22762.4平方米。整个晋祠山环水绕,既庄严、肃穆、壮观,又流水潺潺、清雅秀丽,是宗祠祭祀建筑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的典范。
晋祠有“三宝”、“三绝”、“三国宝”、“两树”为世人所称道。
一,三宝
第一宝是圣母殿。殿高18米,庄严肃穆,宽大疏朗,殿内供奉的圣母娘娘。圣母是叔虞之母邑姜。圣母殿是晋祠最著名的建筑,存有宋代精美彩塑像43尊。这些彩塑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第二宝是鱼沼飞梁。位于圣母殿前, 它造型奇特,是我国古代木结构十字型桥梁建筑, 斗拱与梁架承托的石桥,飞梁系沼上柱,南北东西四角伸展,如鸟之双翼,振翅欲飞。这大概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立交桥了,石制的桥墩和木制的桥面历尽千年风雨而不朽,依旧岿然不动,令人叹为观止。站在桥上,桥下泉水潺潺,金鱼成群结队,悠然自得,我们偶尔撒一把食,引得鱼儿争抢,十分有趣。
第三宝是木雕盘龙。圣母殿正面八根下檐柱上有木制雕龙缠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栩栩如生,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近千年,鳞甲须髯,跃跃欲飞。
二,三绝
第一绝是难老泉。晋水有三个源泉:善利泉、鱼沼泉、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泉水从一丈多深的石岩中流出,常年恒温17℃,清澈如玉,常年不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写崔娥”名句的诗篇。
第二、三绝是圣母待女彩塑像。圣母殿内43尊宋代彩色泥塑是我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圣母坐像居中,高2.28米,凤冠蟒袍,端庄气派。 42尊侍女像各有其特殊形象,身体丰满,脸庞俊俏,姿态自然,她们手持笛、琵琶、三弦、钹等不同乐器,似乎是一个较完整的乐队。这些塑像动作姿态各不相同,神态性格刻画得生动逼真,是研究我国器乐发展和音系史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晋祠中共有彩色泥塑像110尊,圣母殿的这一组是最出色的。
三,三大国宝
晋祠中的三大国宝是指彩塑、壁画、碑碣。彩塑壁画恕不一一,单道碑碣。
晋祠现存的300块碑碣中,以唐太宗李世民的《晋祠之铭并序》最为珍贵。
《晋祠之铭并序》是有名的唐碑,矗立在'贞观宝翰'亭中。全碑共1203字,旨在通过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国的政策,以达到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巩固自己政权的目的。李世民非常喜爱王羲之的墨宝,他的书法飞逸洒脱,骨格雄奇,笔力遒劲。刻工以洗炼的刀法,充分表现出原书法的神韵。'唐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块行书碑,开创了中国行书碑文之先河,是研究、探讨我国盛唐时期政治、文化、文学、书法等方面的珍贵“石史”。
四,两树
晋祠中的参天古树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最著名的要数周柏隋槐。
一是周柏。西周时所植,位于圣母殿左侧,树身向南倾斜,与地面约成四十度角,枝叶披覆殿宇之上。此树已近二千年,依然苍劲挺拔,品位不凡,枝干舒张曲屈,树影扶苏,姿态优美,半躺半卧,悠然自得,不拘一格。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赞道:'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
二是隋槐。隋唐时所植,位于关帝庙内,老枝纵横,盘根错节。古槐树虽然年代已久,但至今仍然生机勃勃,浓荫四布。郁郁苍苍的古树和晋水三泉相配合,使大殿楼阁掩映在浓荫疏影之间,景色异常优美。
五,传说
晋祠,还有两个传说和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一)难老泉:柳氏坐瓮的传说
据说这里原来干旱严重,人们要到七八里路以外的山沟里桃水,没有花草树木。柳氏是从外地嫁来的儿媳,聪明贤惠,容貌姣美,偏巧遇到了一个恶狠的婆婆,受到百般虐待和折磨。柳氏整天忙里忙外承担了所有家务,可婆婆还是不满意,张口就骂,举手就打,责令儿媳到七八里外的后山沟里挑水,且只用前桶的水,后桶的水倒掉或喂马,媳妇苦不堪言,每日以泪洗脸。
有一天,柳氏挑水回来走到半路,遇见一位白发老人牵着马站在路边。老人道:“这位媳妇,行行好吧,我和马都快渴死了,让我们喝点水吧。”柳氏看到老人风尘满面、唇焦口燥,那马也直往水桶跟前凑,柳氏便把这担水给老人和马喝了。但柳氏看到日已西沉,再去重挑已不可能,空担回去又怕婆责骂和毒打。正在犯难之处,老人便赠她一条马鞭,并告诉她,每天只要把马鞭放进水瓮,水瓮即满,但千万不要把马鞭提出。原来老人是上天派来的白衣天使。
回到家中,柳氏立即把鞭放入瓮中轻轻一摇,水缸立刻满了。柳氏很高兴,也轻松了很多,便迅速这一消息告诉了左邻右舍和乡村,并通知乡村们到她家挑水。乡村们夸她贤良淑惠。但婆婆却不高兴了,特意安排柳氏回娘家。柳氏临走时再三叮嘱婆婆,千万不能将神鞭抽出水瓮。
谁知柳氏走后,婆婆首先将神鞭伸入瓮中摇了摇,待涌出水后,便将神鞭抽出藏匿,随着鞭子被抽出水瓮的一瞬间,一股巨流不停地从水缸里涌出,溢出厨房,流到院心,流向大街小巷,眼看就要变成了一片汪洋。
柳氏一听说婆家村里发了大水,立即半路折回,情急之中慌忙把草垫往瓮上一扣,自己奋然一跃坐在了瓮上。说来奇怪,柳氏坐到瓮上后,水势即刻变缓,变成了涓涓的细流,顺着草垫不停外流。待洪水消退后,人们赶往柳氏家中,只见柳氏端然坐水瓮上,怎么呼唤也不应声,原来她早已坐化成仙。只有那股清泉,从她坐的草垫下涓涓流出,这就是潺潺不息的“难老泉”。
(二)金人台:铁人遭罚
据说,一年夏天,金人台西南隅铁人难熬天气炎热之苦,便独自走到汾河渡口,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对岸。船家要他再等等其他人。铁人一焦急,赶忙说道:“你能渡过我一个,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铁人一眼说:“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装一人,除非你是铁铸的。”谁知一语道破天机,铁人立现本像,立在汾河边纹丝不动。船家仔细一看,这不是晋祠的铁人嘛。不敢怠慢,船家立即唤来了一些乡亲,把铁人抬回金人台。圣母勒令手下将领,在铁人的脚趾上连砍三刀,表示对铁人不服从戒律的惩罚。现在西南隅站立的那尊铁人,神态威武,英姿勃勃,气概不凡,铠明甲亮,闪闪泛光,只是脚趾处有三处刀痕,颇为独特。
夕阳西下,晚霞映得晋祠一片嫣红,树影婆娑,泉流映带,楼台亭阁点缀其间,美丽极了。望着这处遗迹丰富的古建林园,真有些不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