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读齐文化|乐毅伐齐
公元前316年,燕国发生了燕王“禅让”事件,燕王哙将王位禅让给燕相子之,导致燕国内乱。公元前315年,齐国打着平定燕国内乱的幌子,趁机攻破燕国,对燕国进行了残暴的掳掠和暴虐的统治,燕国沦为齐国的臣属,丧失了在列国之中的平等地位。公元前312年,在燕人强烈的反对和其他诸侯国的军事压力之下,齐军从燕国撤退。对齐国怀有“破国之仇”的燕昭王姬职即位后,决心复仇。
《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昭王“居处不安,食饮不甘,思念报齐”,为了报复齐国,他积极准备力量,求贤若渴。燕昭王即位后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招纳贤士。他去见燕国客卿郭隗(wei 三声),说:“齐国乘人之危,攻破我们燕国,我深知燕国势单力薄,无力报复。如果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同治理国家,以雪先王之耻,这是我的愿望。请问先生要报国家的大仇应该怎么办?”郭隗说:“成就帝业的国君,把贤人当做师长对待;成就王业的国君,把贤人当做朋友对待;亡国的君主,则把贤人当做仆役对待。国君如果能屈己奉人,像弟子一样向贤人求教,才能超过自己百倍的人就会到来。”他还对燕昭王说:“如今大王真想招纳贤士,请先从我郭隗开始。”燕昭王欣然接受,为郭隗修建了房舍,拜他为师,燕昭王纳贤之名传遍各国。于是,“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诸国贤士纷纷而至。燕昭王又在国中祭奠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由于他励精图治,燕国的经济、军事逐渐强大起来。
在积蓄力量的同时,燕昭王还派人到齐国进行反间,苏秦就是其中之一。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提出六国合纵抗秦的战略思想。后来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受到齐王信任,做了齐相,参与齐国的政治决策。在他的劝说下,齐国放弃了“东帝”之号,并攻灭了各国都觊觎的宋国,遭到了列国仇视。
齐国灭宋,引起了诸侯国极大的不安。同时在这一时期,齐湣王还发动了多场对外扩张的战争。《史记·乐毅列传》记载:齐湣王向南在重丘(今河南泌阳东北)打败了楚国,向西在观津(今河北武邑县)打垮了魏国和赵国,随即又联合韩、赵、魏三国攻打秦国,还帮助赵国灭掉中山国,继而灭了宋国,扩展了一千多里地的领土。齐湣王自尊自大,很是骄横,四面树敌,使齐国在列国中成为众矢之的。与此同时,在齐国国内,百姓也已不堪忍受他的暴政。燕昭王认为攻打齐国的机会来了。在这种情势下,燕国游说各诸侯国共同伐齐。其中秦国对于齐的强大尤为忌惮,燕昭王就趁机拉拢秦昭王。据《战国策·燕策一》记载,苏秦游说秦王说:“燕、赵两国支持攻破宋国,壮大齐国,并屈从于它,燕、赵并不想从中得利……如果现在您不拉拢燕、赵,齐国的霸业一定会成功。如果诸侯都拥护齐国,只有您不服从,国家将遭到攻伐;如果诸侯都拥护齐国,您也一样服从,您的名声就卑下了。现在您拉拢燕、赵,会使国家安定而名望崇高。抛弃名尊国安的做法而选取国危名卑的做法,聪明人是不会这么做的。”苏秦以此激怒秦国,使秦国成为了攻齐的主要力量。同时,燕国又拉拢赵国,游说魏、楚等国,“举天下而图之”,于是各诸侯国相谋共同伐齐。
临淄区出土的郾王剑,“郾” 通“燕”,是乐毅伐齐的历史证明
公元前284年,燕、秦、赵、魏、韩五国联合攻齐。燕昭王任用乐毅为上将,赵惠文王也把赵相国印授予乐毅,诸侯各国皆听乐毅指挥。乐毅率五国联军向齐国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在乐毅的率领下,五国联军气势汹汹。而此时的齐湣王“灭宋而骄”,狂傲轻敌,得知五国伐齐,连忙派大将触子率齐兵迎战五国之师,在济水(今山东聊城、高唐一带)边对峙。齐湣王求胜心切,派人督促触子。据《吕氏春秋·权勋》记载:齐湣王派人羞辱并斥令触子说:“再不开战,我就灭掉你们这些人,挖掉你的祖坟!”触子非常愤怒,想让齐军战败,他率齐军与诸侯国军队刚一交战,就鸣金收兵。齐军败退,诸侯军乘胜追击。触子乘一辆兵车离开了,不知去向。
济西之战后,乐毅遣返了秦、韩之军,让魏国进攻原宋国地区,赵国去攻取河间,自己则率领燕军长驱进击,准备一举攻下齐国。此时的齐国,受到五国联军重创,“大乱失度”,早已无力抵抗燕军进攻。乐毅抓住时机,率军深入齐国,直逼临淄。一位叫达子的将领又率领齐军继续迎击五国联军,因为没有东西赏赐士卒,达子向齐湣王请求财力支援,齐湣王不但没有答应,还愤怒地骂道:“你们这些残兵败将,我怎么能给钱?”齐军士气更加低落,在与燕军交战时,迅速溃败,达子战死。
临淄很快失守,齐湣王仓皇出逃。燕军对临淄进行了洗劫。《战国策·燕策二》载:“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于燕。”齐国的祭器陈列在燕国的宁台,齐国的大吕巨钟陈列在燕国的元英殿,燕国原先被掠走的大鼎又回到了燕国的王宫里。《史记·乐毅列传》记载:乐毅将齐国的财宝祭器送回燕国,燕昭王大喜,亲自赶到济水慰劳军队,奖赏兵士,同时将齐国的昌国一地赏给了乐毅,封他为昌国君。尽管因历史上郡县不断迁改,“昌国”这一城名早已不再现于史册,但保留下来的昌国故城遗址成为了当代研究战国时期齐国文化的重要历史遗迹之一。
昌国故城遗址
燕昭王封赏后,命乐毅留守于齐,继续攻打齐国城邑,乐毅准备乘胜攻占齐国全部领土。画邑的王烛在燕军包围下拒不投降,他说:“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国破君王,吾不能存,而又劫之以兵;吾与其不义而生,不若死。”于是以死殉职。乐毅意识到只靠军事进攻是不行的,于是采取了一些瓦解齐军齐民抵抗心理的措施,“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宽其赋敛,除其暴令,修其旧政”,缓和了齐人的敌对情绪。之后乐毅部署军事进攻:“遣左军渡胶东、东莱;前军循泰山以东至海,略琅琊;右军循河、济、屯阿、鄄以连魏师;后军旁北海以抚千乘;中军据临淄而镇齐都。”乐毅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攻下了齐国七十余城,皆划为燕国的郡县。齐国仅剩下即墨和莒两座城池没有被攻克。五国联合伐齐后,秦国攻取原来被齐国所占的宋国大邑定陶(今山东定陶西),魏国攻取大部分原属宋国领土,赵国攻取济水以西的大片土地,连鲁国也乘机攻占齐国的徐州(即薛,今山东滕县东南),齐遭受沉重打击,元气大伤。
乐毅伐齐,是战国时期的重要事件。齐国在此之后一蹶不振,齐、秦两强对峙的局面结束。这在客观上也为秦国控制六国、统一天下创造了有力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