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后发现臀纹、股纹不对称,需警惕,早诊断,早治疗,效果好!!!

孩子出生后发现双侧臀纹、股纹不对称,提醒各位家长可能是DDH,需警惕,不要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效果好。

Part.01

什么是DDH?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又称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小儿矫形外科疾病。DDH系指生长过程中,因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的股骨头与髋臼失去正常解剖关系,进而形成髋关节一系列包括骨性、软骨性以及软组织等病理改变的疾病。该病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男女比例约为1:4。随着患儿年龄增长,DDH的症状也呈现动态性、进展性变化。早诊断、早治疗意义重大,可有效提高儿童DDH的治愈率。

主要包括完全脱位、半脱位、髋臼发育不良,三种类型,如下图所示:

DDH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尽快实现髋关节头臼同心圆解剖关系,确保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潜能,避免生长紊乱。

Part.02

DDH发生的原因

DDH具体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公认的致病因素有以下几点:

01

遗传因素

30%的患者有家族史,且为多基因显性遗传。

02

原发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和关节囊、韧带松弛

胚胎时期,组成髋关节的各部分以软骨相接,弹性好但是硬度较低。一旦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一阶段生长障碍,就会造成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雌激素也可以使胎儿髋关节处于松弛状态,尤其是在分娩过程中很有可能发生髋关节脱位。

03

宫内位置及产后位置

研究表明,臀位分娩的婴儿发生髋关节脱位的概率大约为头位分娩婴儿的4倍。出生后新生儿的体位同样会影响DDH的发病,在我国部分地方习惯用“蜡烛包”样捆绑法,使两腿处于伸直内收位。髋关节脱位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Part.03

DDH患儿都有哪些表现?

DDH的临床表现,因患儿的年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新生儿和婴幼儿站立前期临床症状不明显,若出现下述表现提示有髋关节脱位的可能:

01

两侧大腿内侧皮肤皱褶不对称,患侧加深增多。

02

患儿会阴部增宽,双侧脱位时更为明显。

03

患侧髋关节活动少且受限。蹬踩力量较健侧弱。常处于屈曲位,不能伸直。

04

患侧肢体短缩。

05

牵拉患侧下肢时有弹响声或弹响感,有时患儿会哭闹。

06

患儿一般开始行走的时间较正常儿童晚。单侧脱位时患儿跛行。双侧脱位时,呈鸭行步态。

下列检查有助于诊断:

01

髋关节屈曲外展试验

双髋关节和膝关节各屈曲90°时,正常新生儿及婴儿髋关节可外展80°左右。单侧外展<70°、双侧外展不对称≥20°称为外展试验阳性,可疑有髋关节脱位、半脱位或发育不良。检查时若听到响声后即可外展90°表示脱位已复位。

02

Allis征 

患儿平卧,屈膝90°,双腿并拢,双侧内踝对齐,两足平放检查台上,患侧膝关节平面低于健侧。

03

Ortolani及Barlow试验(弹入及弹出试验)

Ortolani是试验髋关节的可复位性;而Barlow法是试验髋关节的易脱位性。需要注意,Ortolani或Barlow试验适用于4个月以内的婴儿。

04

患侧股内收肌紧张、挛缩。

05

超声检查

由于超声灵敏度较高,可较早的检查到髋臼发育异常,用于筛查和评价新生儿的髖关节发育情况。主要用于6个月以内婴儿。

06

X线检查

更适合6个月以上者,不建议3个月以内者进行X线检查。X线平片可发现髋臼发育不良、半脱位或脱位。

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

通过双侧髋臼软骨(Y形软骨)中心点连一直线并延长,称Y线。从Y形软骨中心点向髋臼外上缘作连线,称C线。C线与Y线的夹角即为髋臼指数或髓臼角。正常新生儿为30°-40°,1岁23°-28°,3岁20°-25°。大于此范围者表示髋臼发育不良。当小儿步行后此角逐年减小,直到12岁时基本恒定于15°左右。

Perkin 象限(关节四区划分法)

当股骨头骨骺核骨化出现后可利用Perkin象限,即两侧髋臼中心连一直线称为Y线,再从髋臼外缘向Y线作一垂线P ,将髋关节划分为四个象限,正常股骨头骨骺位于内下象限内。若在外下象限为半脱位,在外上象限内为全脱位。

Shenton线

即股骨颈内缘与闭孔上缘的连续线。正常情况下为平滑的抛物线,脱位者此线中断。另外,还可观察到股骨头骨化中心较健侧小,患侧股骨颈前倾角增大,正位X线平片上股骨颈越短粗,则前倾角越大。

h-f 测量法

新生儿和婴儿时股骨头骨骺未出现,可用h-f测量法来观察。h为股骨颈部上端外侧与Y线的垂直距离。f为股骨颈上端内侧处(A点)向Y线引一平行线,此线向内侧与坐骨支的相交点为B点。A和B之间距离为f。脱位时,h变小,f增大。

Part.04

DDH如何治疗?

本病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治疗越早,效果越佳。随年龄的增大,病理改变越重,治疗效果越差。特别是在前6个月,相比患儿开始学步行走后治疗更安全、更成功。

01

出生至6个月

此年龄段为治疗的黄金时期。处于此期的患儿一般不需手术整复,只需采用固定方法使髋关节处于外展屈曲位,即可获得较好的疗效。首选Pavlik吊带,维持髋关节屈曲100°~110°,外展20°~50°。24小时持续使用。定期超声检查,2-4个月后,更换外展支具维持,至髋臼指数<25°。也有用连衣袜套法及外展位襁褓支具法,维持4个月以上。

02

6~18个月

首选麻醉下闭合复位,“人类位”石膏裤固定(一般屈髋95°,外展<40°~45°)。同时内收肌松解,以减轻复位后对股骨头的压力,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3个月后更换外展位支具固定3-6个月。

对于石膏裤的护理,需注意以下方面:

1.保持皮肤干燥、凉爽,避免出汗过多,引起皮肤湿疹或痱子形成等。

2.注意会阴部护理,避免尿液、粪便污染石膏,保持会阴部干燥。

3.仰卧时垫高双小腿部保持躯干放平,避免由于石膏裤固定后下肢自然下垂导致患儿腰骶部不适。

4.避免从石膏裤下方伸手托患儿臀部以免减小髋关节屈曲角度。

5.尽量避免让患儿站立。

6.注意避免异物进入石膏裤内。

03

18个月~6岁

该年龄段手法复位难以成功,应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包括骨盆截骨、股骨近端截骨术等方法,降低头臼间压力,纠正过大的股骨颈前倾角和颈干角,增加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使头臼达到同心圆关系。常见骨盆截骨术式:

1) 改变髋臼方向  主要是Saler骨盆截骨术,适于6岁以下,髋臼指数在45以下,以前缘缺损为主的髋臼发育不良。

2) 改变髋臼形态  适用于髋臼大而股骨头较小。髋臼陡直、真假髋臼延续者,常用的有Pemberton截骨术、Dega截骨术等。

04

6岁以上(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存在争议。常采用放弃复位的姑息手术,如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髋臼扩大术、转子下外展截骨术等。

病例分享

10月龄患儿,双侧DDH。术前骨盆片显示:双侧髋关节结构关系异常,双侧股骨头偏小,形态异常,双侧股骨头位于Perkin方格外下象限;左侧髋臼指数约33°,右侧髋臼指数约32°;左侧CE角约-24°,右侧CE角约-8°。予:手法复位髋人字石膏固定。复位固定效果满意,恢复良好。

术后复诊情况

术后约6周,拆除石膏,更换支具固定

END

2018年10月26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平乐郭氏正骨流派传承工作室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工作站在罗湖落地。


2020年6月19日,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在罗湖区人民医院春风院区举行“平乐郭氏正骨工作站”揭牌仪式。“平乐郭氏正骨”第七代传承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平乐郭氏正骨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罗湖医院集团罗湖中医院名誉院长郭艳幸教授为该工作站授牌。

罗湖区中医院小儿骨科

罗湖区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小儿骨科全体医务人员秉承中医正骨之传统,运用现代医学之精华,对各类骨伤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辅以配制的中草药制剂,以最好的方法,最短的时间治愈患儿的骨折和疾病。我们总的治疗原则是:能简单、不复杂;能保守、不开刀;创伤小、痛苦小、花费少,疗效好。

我们的特色是治疗小儿骨折创伤,采取的“手法整复经皮钢针内固定”方法,我们坚持“能闭合复位绝不开刀手术”的理念,“痛苦小,花费少,疗效好”,在深圳地区经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受到了广大患儿及家长的盛誉称赞,也是我们小儿骨科前辈一代人甚至用生命总结、创新出的一种符合现代科学理念的微创治疗方法,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多次在全国小儿骨科专业学术会议上分享交流特色的治疗方法,受到了专家同行的高度好评。我们的优势在小儿畸形骨科方面,擅长对小儿各种先天性畸形、生长发育畸形的矫正,具备国内先进水平,据近20年统计,小儿骨科已完成多种高难度疾病的治疗,如: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先天性脊柱侧弯及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先天性肌性斜颈、儿童股骨头坏死及扁平髋、大脑性瘫痪后遗症、先天性成骨不全(脆骨病)畸形,多指(趾)并指畸形,儿童常见的膝内外翻畸形(“X”型“O”型腿)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