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哥俩“露天”就餐,传授了“绝活儿”,兄弟情让人敬佩感动
一场雨夹雪后,气温骤降,天气放晴,一阵阵寒风迎面而来,没穿棉衣的我打了个冷颤,小区不远处,两位老人正在露天就餐,仔细看了看,像是在附近摆摊儿的大爷们。
薛大爷(戴蓝色帽子,穿迷彩裤子之人),今年75岁,李大爷(穿绿色棉大衣之人),今年65岁,二老虽说相差10岁,但从30多岁时就成了铁哥们儿,有苦同吃有福同享,不离不弃,老了不能外出赚钱,二老就商量着结伴摆摊儿,每天形影不离,使彼此的兄弟情更加深厚。
薛大爷主要售卖香烟和饮料,到了冬天也会加上糖桂花,本地有炸年糕的习俗,糖桂花是必用之品。薛大爷育有二子一女,大儿子是县城的中学老师,二儿子在银行工作,闺女工作在教育局,可谓事业有成、婚姻幸福,楼房、轿车家家齐全,过的都很宽裕。
李大爷卖烤红薯,说起这个小生意,李大爷说烤红薯这个“绝活儿”还是薛大爷所教。李大爷育有一子二女,两个闺女过的都不算宽裕,儿子做生意赔了不少钱,薛大爷见李大爷因此犯了愁,就将自己经营十多年的烤红薯“绝活儿”传授给了李大爷,薛大爷说,烤红薯虽是一个不起眼儿的小生意,但纯利润不低,多时一天卖过3000多元,少时卖过近千元,1元钱一斤的红薯从村民家中收购,烤熟后卖5元钱一斤,火候掌握好的话,烤出的红薯甜而流油且不掉秤。李大爷说,这一年帮儿子还清了近5万元的外债,当然其中少不了老两口的勤俭持家。
老哥俩自从结伴摆摊儿,为了陪着李大爷多卖上几块钱,二老每天中午坚持在摊位前露天就餐,卤虾酱炒黄豆粒儿,还有几刀白菜叶子,是薛大爷让老伴儿炒好从家中带来的,老人说哥俩能吃上半个月,这也是二老多年不变的唯一一个炒菜。
“来,老哥哥,走一个。”李大爷端起用半截矿泉水瓶做成的酒杯。薛大爷说,儿女都很孝顺,给老俩口在城里买了两居室的楼房,让他们在家安享晚年,自己在家呆有2个月,闷得直生病,终有一天,大爷为自己琢磨了这个卖香烟、饮料的小生意,大爷说,摆摊不是为了卖上那几块钱,而是想跟李大爷拉拉家常,风里来雨里去只想陪着李大爷。
李大爷从村里小卖部买了15元钱一桶的散白酒,够二老喝上一段时间,饭前薛大爷又从附近买了4个肉包子,有饭、有菜、有酒,这桌简单的饭菜是二老兄弟情最好的表达。
“嫂子炒的这个豆粒儿真香,有点儿辣味儿更是下饭,哪天让家里老婆子做顿懒豆腐,咱哥俩美美地喝上一顿,对了,你最爱吃她炖的大杂骨了,等下月你生日那天,让老婆子炖上一锅,拉着嫂子去家里吃上一顿,顺便坐到一起唠唠嗑。”李大爷一手拿着肉包子一手夹着豆粒儿说道。
李大爷端起“酒杯”再次喝了一口。大爷说,二人用的酒杯都是顾客从薛大爷那里买的矿泉水或饮料,喝后扔在地上的,节俭了一辈子的老人捡起,要么卖废品,要么剪掉上半部就当做哥俩的酒杯。
一年四季,无论严寒酷暑,二老早已习惯露天就餐,几十年如一日风雨同舟、甘苦共济,彼此之间的兄弟情早已胜似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