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弥兵团等一下,黄百韬兵团是否能免于覆灭?
按照国军统帅部拟定的徐蚌会战的作战计划,淮海地区被整体性放弃,要求黄百韬第七兵团、李弥十三兵团、邱清泉第二兵团、孙元良十六兵团撤退到徐州一带,依托徐州外围的永备国防工事,与华野进行战略决战,以求击败华野一部甚至全部。因为从当时的局面来看,这四个兵团加上李延年、冯治安、刘汝明三个绥靖区,国军在这个地区的兵力是处于优势地位的,有这个把握。
这个计划刚开始执行,就被解放军打破了。因为华野粟裕这时候也在算,准备在淮海地区消灭黄百韬第七兵团,收复两淮,解放海州,也就是粟裕原来所说的小淮海战役。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国军刚开始按计划撤退,就出现了混乱,导致黄百韬兵团为了等待海州的44军,加上黄百韬对渡河准备不足,未能按照原计划准时撤退,被包围在了碾庄,最终被全部消灭,麾下五个军也全军覆没。
当时黄百韬兵团的驻地还在新安镇,李弥兵团的驻地在碾庄一带。因为海州的44军突然改变计划,徐州剿总要求黄百韬兵团带着44军一起撤退,于是黄百韬只能等一下。这样,在新安镇与徐州之间的李弥兵团就很重要了,如果李弥兵团先撤了,黄百韬兵团和徐州之间的交通就容易被解放军切断,就被孤立起来了,加上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已经南撤,黄百韬兵团就容易被围。
所以,在撤退的时候,黄百韬曾经特意跑到李弥兵团去找李弥,希望李弥兵团不要这么着急往徐州撤退,能等一等,掩护一下第七兵团与徐州之间的联系。但李弥这时候只想赶紧往徐州跑,根本不想等待。所以,李弥跟黄百韬说,这是剿总的命令,我也没有办法呀!黄百韬见李弥不愿意等待,只好回去了。最后果然导致黄百韬兵团被孤立在淮海地区,刚撤退到碾庄,就被全部包围了,徐州与碾庄之间也果然被解放军切断了。
那么,如果李弥兵团不撤,仍然保持原战线,海州的李延年部也不撤退,就在淮海地区坚守,在解放军包围并且攻击黄百韬兵团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因为这时候国军的战线看上去就比较完整,从海州到徐州这一线都有国军部队,不太容易被切割。如果解放军按照原定的小淮海计划,围攻黄百韬兵团,李延年和李弥从外围增援,邱清泉兵团和孙元良兵团再从徐州往新安镇地区增援,是不是就有机会免于淮海战役的全面溃败呢?
其实也很难。黄百韬兵团原本下辖四个军,除了他嫡系的25军,还有粤军63军和64军,以及王耀武带出来的100军,44军是在撤退时临时给他的,原计划是要在撤退到徐州之后,划归二兵团邱清泉指挥。而李弥兵团名义上有三个军,也就是8军、9军和39军,但39军被范汉杰带到东北去了,此时实际上只有8军和9军两个军,总兵力只有六七万人。如果李弥兵团和黄百韬兵团在一起,那么就是大约十七八万人。
李延年在海州原本是两个军,44军被临时命令改为从陆路撤退,他带着从海路撤退的还有一个军,刘汝明绥靖区名义上也是两个军,但实际上只有三万多人。也就是说,如果李延年和刘汝明兵团不撤退,那么在淮海地区和黄百韬留下来并肩作战的又可以增加六七万人,这样就可以增加到二十三到二十五万人的样子,这就是比较大的部队了,即便是被华野包围,也可以抵抗一阵子,等待救援。
如果是这个局面,那么华野必须集中全部兵力来围攻,包括苏北兵团、豫皖苏地方部队等等,都必须全部投入进去。如果是这样,华野能够投入进去的部队就要全部投入进去,后方反正这时候也没有敌人了,也不用保留,此时的华野能够动员参战的全部兵力大约在45万人左右,与这个地区国军的比例接近二比一,虽然吃力,但还是有希望啃下来的。
问题在于,如果黄百韬、李弥、李延年、刘汝明都不撤,就在淮海地区坚守待援,那么国军还能抽调出来增援的部队还有多少?实际上就还是只有那些部队,从华中地区抽调黄维兵团,加上邱清泉第二兵团、孙元良十六兵团,冯治安绥靖区留守徐州,那么能抽调出来用于增援新安镇到海州一带的部队,实际上就还是邱清泉第二兵团和孙元良十六兵团,黄维兵团仍然有可能被阻击在蒙城一带。
如果出现这种局面,那么就是国军统帅部预订的徐蚌会战换了一个地方进行。因为在这种小范围内,国军部队不是在运动战中被包围的话,就地集中坚守,其实战斗力还是可以的。考虑到华野包围杜聿明集团之后有天气原因导致的长围久困造成的粮食供应不足带来的士气下降,那么以华野当时的兵力,即便是能把45万人全部集中起来,去围攻淮海地区的25万左右的国军,确实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久攻不下,确实有可能最后被迫放弃。
因为整个淮海战役的过程,其实都是解放军在运动中包围了国军,然后才能加以歼灭的。比如第七兵团是开始撤退之后,63军落单,从而第一个被消灭。然后是黄百韬兵团落单,又被消灭。之后杜聿明集团也是从徐州撤离之后,在半路上被包围的。如果就是在徐州死守,可能也不会那么快。所以说,如果黄百韬兵团不动,李弥兵团不动,李延年和刘汝明都不动,结果就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