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老鸭汤常用中药汤料,清热解毒的地胆头
因饮食、工作压力、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原因,人们容易上火,引发咽喉炎、咳嗽等。
在田边,路旁,山谷或近水湿地随处可见的植物中隐藏着数不尽的宝物--中药,其中在岭南有种很常见的中药,叫“地胆草”,多分布于我国的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
地胆草一名最早见于道家著作明皇储朱权之《庚辛玉册》中,其佚文被《本草纲目》转载于蒲公英条下面。地胆草在我国至少有500余年的药用历史。1852年英国植物学家Seemann在《巴拿马运河植物志》中记载了该药物,由此可见国外使用该药物至少也有150年的历史。《广东省中药材标准》也收载了它。
《广州植物志》记载地胆草:“治湿热”,《生性药性备要》谓其:“散疮,凉血,消毒;治肠风下血。”《本草求原》称其能:“解暑热,治牙痛”,《南宁市药物志》也说它能:“治斑痧发热、胃痛、咳、痢。”
地胆草的干燥根部——地胆头性寒,味苦,在清热解毒及凉血利尿上很有效果。中医认为,地胆头是一种专治感冒的草药,主要对人的流行性感冒、咽喉炎和咳嗽等症状的恢复有帮助,用于治疗感冒、扁桃体炎、眼结膜炎、黄疸等。作为药食两用的中草药,地胆头经常出现在两广地区的餐桌上。
做法:
1、先将水鸭宰杀,去除羽毛及内脏,洗净,斩大块,放进加有陈皮(或柑、橘、柚叶)的沸水中稍焯,捞出冲洗干净血沫;
2、节瓜刮去表皮,洗净,滾刀切厚块。
功用:
地胆头(地胆草根)性味苦甘寒,善于清热、除湿、解毒;绿豆性味甘寒,长于清热解毒、消暑、利水;
白扁豆性味甘微温,功善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赤小豆性味甘酸平,功能利水消肿、解毒;
节瓜性味甘平,善能健脾开胃、生津止渴、祛湿、通利二便;
搭配性味甘凉,功擅补中益气、和胃消食、利水、解毒的水鸭,佐以性味苦辛温的广陈皮,既可健脾理气、燥湿化痰,使汤补而不滞,又可去除水鸭的腥臊味。
做法
1、先将水鸭宰杀,去除羽毛及内脏,洗净,斩大块,放进加有陈皮(或柑、橘、柚叶)的沸水中稍焯,捞出冲洗干净血沫。
功用:
地胆头性味苦甘寒,善于清热、除湿、解毒;
荷叶性味苦平,长于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
搭配性味甘凉,功擅补中益气、和胃消食、利水、解毒的水鸭,佐以性味苦辛温的广陈皮,既可健脾理气、燥湿化痰,使汤补而不滞,又可去除水鸭的腥臊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