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积累】一字一诗一成语(86)
这是“乘肥马,衣轻裘”的“乘”字,是个会意字。甲骨文①的下部是一棵树,树顶上站着一个人,表示乘于其上。金文②也是这个意思,其下是“木”(树)形,其上是“人”形。小篆③下部的“木”形犹在,但其上的“人”形则不太像了,不过人的左右两只脚倒是很像攀援树枝之形。④是楷书的形体,中间的“北”字之形是由小篆中人脚之形变来的。
“乘”字的本义就是“驾”,如《易经·系辞下》:“服牛乘马。”由“驾”又可以引申为“登”或“升”,如:“倶乘高台。”(《列子·黄帝》)也就是说:都登了高台。因为“登”有“凌”义,所以“乘”字又能引申为“欺凌”之义,如:“三国必起而乘我。”(《荀子·强国》)也就是说:三个国家一定会共起而欺凌我们。
请注意:当“乘”字作量词用时,那就必须读为shèng(剩),如:“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隐公元年》)这里的“乘”字就当量词“辆”讲。这句话的意思是:郑伯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这个地方。在古籍中还有“乘矢”、“乘壶”的说法。难道说还能乘坐“箭”和“壶”吗?不是的。所谓“乘矢”,就是四支箭;“乘壶”,就是四把壶。因为古代“乘车驾四马”,所以“乘”字在这里都是“四”的代称,毫无乘坐之意。
诗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鉴赏要点:
1、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
出处:《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裴松之注引《辂别传》:“辂寻声答之曰:‘夫善《易》者;不论《易》也。’晏含笑而赞之;‘可谓要言不烦也。’”
误用:那年高考时,七月流火,虽有充分准备,我还是内心忐忑。
说明:新闻报道的要求不但要新颖及时,更重要的是要言不烦,简明扼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