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陪伴者”参考论文
中国儿童青少年威盛中国芯HTC计算机表演赛(简称表演赛)是为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的指示,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倡导下由工信部、卫计委、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残联、关工委、儿基会、中国优生优育协会联合主办,高新技术企业威盛电子携手HTC共同赞助,并由威盛电子承办的全国公益性赛事活动。从1990年第一届赛事开始,表演赛已经走过了25年,25年来,一直致力于帮助教师、学生提高信息素养,推动现代化教学方式的实现,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随着表演赛的茁壮成长,所惠及的师生也越来越多。25年的历程,是开拓,是创新,也是沉淀,在一次次挑战中我们展露笑颜,在一次次历练中我们风雨同舟,在一次次感动中我们更加坚定了前行的方向。我们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衷,用照片定格着精彩的瞬间,用文字激荡着澎湃的心潮。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六期专栏里,您将有机会与我们有更加亲密的接触,参与表演赛的诸位老师们会将他们最真实的见闻和最严谨的思考见诸笔端,同时也真诚期待您加入到我们表演赛的行列中来。
还记得那是在一次为中国儿童青少年威盛中国芯HTC计算机表演赛举办20周年庆典活动的筹备研讨会上,我了解到了威盛中国芯 HTC成长数字营项目(简称成长数字营)。成长数字营是随着表演赛的深入发展在各地建立的公益教育基地,与表演赛相辅相成,都旨在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在研讨会中,我与表演赛全国组委会的朋友交流了我两年后要实施的烛光行支教活动的计划和想法,而这与表演赛全国组委会希望在各成长数字营分站推行教育扶贫-科普进校园公益活动的理念不谋而合。
2012年,我策划多年的烛光行自驾支教活动,因自己的退休得闲终于成行了,而我受表演赛全国组委会委托,在各成长数字营分站开展的实地支教也正式拉开帷幕。回顾两年多来的历程,在五个阶段,自驾约3万公里的出行中,我在全国23个地区的60多所学校上课200余节,惠及15000多名学生。烛光行项目能够如此成功开展,不仅得益于家人和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更得益于像中国儿童青少年威盛中国芯HTC计算机表演赛全国组委会这样一些志同道合的有公益情节组织的帮助。
我到过成长数字营内蒙古、新疆、黑龙江、吉林、甘肃、四川等各省市的数字营分站学校,在这些学校开展过机器人科普课、网页制作课、网络信息搜索和表演赛的参赛指导课等课程,并且应许多当地相关教育机构及教师的邀请参与了题为“信息技术教育与中国儿童青少年计算机表演赛”的专题交流活动。
在交流中,我谈到表演赛赛事内容一直秉承着为全国儿童青少年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初衷,比赛设置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赛事项目既体现了普及教育的基础性,也体现了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先进性。与以往那些以比赛为目的的赛事相比,以教育为目的的表演赛对参赛的师生而言更具有凝聚力;与以往那些以商业为目的的赛事相比,以公益为目的的表演赛更受师生欢迎;与以往那些为了升学加分的赛事相比,以提升学生能力为目的的表演赛更能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与以往那些跟着高考指挥棒走的赛事相比,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的的表演赛推出的创新课程和项目更受师生青睐。
在与各地教师的接触中,我有很多感动,也生发了很多想法,我结合当地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情况和教师们自身的想法,从自己几年来伴随表演赛一路走过的经历出发,与教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事实证明,教师们是可以在指导学生参加表演赛的过程中找到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的契机的。
为了推动和引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表演赛赛事项目与成长数字营推出的系列创新教材一一对应。创新教材的推出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异彩纷呈的信息技术学习机会,也为以成长数字营为基地的教师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在这种表演赛赛事项目与成长数字营创新教材相辅相成的作用下,全国一批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成长起来了,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全国一大批热爱科学技术的优秀儿童和青少年成长起来了。参考论文
在烛光行活动开展期间,不管到过的学校是不是成长数字营分站的学校,表演赛全国组委会都会委托我送上邀请专家或一线教师编写的创新教材,他们还委托我在去过的地区或数字营所在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交流活动,希望为偏远地区的学校带去尽可能多的信息技术教育的新理念,以推动当地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在每次与老师们的交流中,我都会为老师们送上组委会带去的一句话:“带领孩子来参赛吧,让你们的学生感受一下不一样的竞技舞台!”
近年来,得益于威盛电子、HTC高科技企业的赞助和支持,表演赛在创新和突破的路上走得更远了。表演赛组委会为我们搭建了两个相辅相成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公益大舞台,25年来,在这样的舞台上,他们致力于让信息技术教育惠及全国儿童青少年的公益事业;在这样的舞台上,他们一直陪伴着孩子们在欢乐中成长;在这样的舞台上,他们一直陪伴着一代代信息技术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在这样的舞台上,他们一直在陪伴中推动着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在这样的舞台上,他们一直在陪伴中引领着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论文链接:http://zimeitichuangzuo.com/index.php?c=show&id=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