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悟堂|河道水环境治理策略篇——人工湿地技术
《净水技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追踪行业热点与焦点,让你每天比别人知道多一点
关注
河道水环境治理主要遵循四大原则:(1)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原则;(2)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原则;(3)城市水系尺度和整体性原则;(4)自然自我修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通过遵循以上四大原则基础上,面对日益凸显的水环境问题,我们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渐研究出了多种能有效治理水环境的方法和策略。
水质综合修复技术之人工湿地技术
针对目前河道水环境较差的现状,采用湿地处理技术是现阶段非常流行且有效的水质综合修复技术。它是将被污染的河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生长有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的湿地上,污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过程中,经过水生植物和土壤的作用得以净化。
湿地处理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湿地主要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其中人工湿地是主要的应用方法。人工湿地又分为表流型人工湿地和潜流型人工湿地。人工湿地的原理如图2所示。
人工湿地原理示意图
01
表流型人工湿地
表流型人工湿地要求水面位于填料表面以上,水深一般为0.3-0.5m,在湿地中种植挺水植物(如芦苇等),向湿地表面布水,水流在湿地表面呈推流式前进,在流动过程中,与土壤、植物及植物根部的生物膜接触,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反应,污水得到净化,并在终端流出。
表流型人工湿地示意图及实例图
02
潜流型人工湿地
潜流型人工湿地是较多采用的人工湿地。它是以亲水植物为表面绿化物,以砂石土壤为填料,让水自然渗透过滤的人造景观。在潜流型人工湿地中,污水在湿地床的内部流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丰富的根系及表层土和填料截流等作用,以提高其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水流在地表以下流动,具有保湿性能好,处理效果受气候影响小的优点。另外此方法利用了植物根系的输氧作用,对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去除效果较为理想,但控制相对复杂,脱氮除磷效果欠佳。
潜流型人工湿地示意图
致谢
【本科普内容受“上海市科协科普项目(项目编号:18dz2306700)”和上海市水务海洋局“水务科普年度活动”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