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妃子,在世时她过得清苦无比,被吓死后连葬礼都没有

小珏说历史——《清妃传》系列九十七 请勿转载

封建社会是家天下,皇帝作为最高的统治者,风光无限,按理说皇帝的后宫女子,生活也是无忧无虑的。但是在道光皇帝时,却并不是这样,这位皇帝不仅性格古怪,而且相当吝啬,与其说他的后妃是在享福,不如说是在受苦,就拿今天要说的常妃赫舍里氏为例吧。

这位赫舍里氏出身还挺不错的,长得也很端庄,在道光初年便被选入宫中。一开始,她的称号是珍贵人,因为得到皇帝的宠爱,在没有怀孕生子的情况下,又升为了珍嫔,一年之后又升为珍妃。

看起来,赫舍里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可是,就在册妃大典还没有举行的之前,风云突变,沉浸在欣喜之中的准珍妃却得到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皇帝下令:

所有珍妃册印,著由内阁移交内务府暂行存贮。

也就是说,煮熟的鸭子都飞了,这恐怕也是清朝为数不多的几例。可是,正在赫舍里氏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皇帝又突然下令珍妃降为珍嫔,证实了最终的结果,这一下珍妃册印就不是“暂行存贮”,而是被全部销毁了。

这是发生在道光五年的事情,此事还没有让人理清头绪,在道光九年时,一道更加无情的诏书下达,珍嫔再次降级,变成了常贵人。不仅回到了入宫时的起点,而且还改了封号。

到底是赫舍里氏犯了什么错吗?我看未必,因为不光她,在道光一朝,大部分的妃子都遭遇过降级的待遇,这在此前此后都是非常罕见的。原因之一就是道光是一个极其吝啬的皇帝,不光自己过得艰苦,为了节省开支,对自己的女人也相当刻薄。后妃们平时连一顿荤菜都很难吃到,这绝对不是开玩笑。

所以,在当时道光给赫舍里氏将为贵人之后,内务府马上做出反应,特地发了一份《为珍嫔著降为常贵人每日所食吃食分例等项照贵人例得给事》文书,强调吃穿用度必须缩减,除了皇太后与皇后外,其余嫔妃平时连肉都不给吃,更不用说贵人的待遇了。

当时的道光皇帝,专宠全贵妃,也是后来的孝全成皇后。至于别的女人过得好不好,他都无暇顾及。对于全贵妃的专情没有问题,但对于别的女人的无情,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刻薄。

这种清苦的日子,这种无依无靠的生活,常贵人赫舍里氏又过了二十年之久。直到道光驾崩,咸丰继位之后才有所好转。咸丰帝没有那么吝啬,他给父皇的妃子们一一尊封,常贵人也不例外,她成为了皇考常嫔,生活待遇方面也大大好转了。

但是,一场国家的灾难,却带走了这位不出深宫的可怜女子。这是在咸丰十年时,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他们一路横行,打进了京师。咸丰帝仓皇出逃,从京师跑到了承德避暑山庄。然而他也只顾得上自己的老婆孩子,就将一大群先帝嫔妃都扔在了京师。

常嫔此刻正在哪里呢?她刚好就在圆明园,而这里正好是灾难的中心。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这座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立即处于熊熊烈火之中。常嫔赫舍里氏并不是被火烧死的,她看到来来往往的外国人在抢掠财富,蛮横无理,这个从未出过宫的女人竟然被活活吓死了。

英法联军对于这样一个女人的死,不关心也不理会,他们在意的是园中的财富。所以赫舍里氏的遗体,就一直在圆明园废墟之中。咸丰帝在承德听说了此事,大为震惊,毕竟是皇家的女人,死得却如此凄惨。他下令有司负责妥善处理。

然而此时英法联军并未撤走,京师还处于惶恐之中。官员们吓得要死,甚至连常嫔的彩棺都不敢运过去,最后还是偷偷用大红绸缎包裹着这位女人的遗体,送到了田村暂安处。

皇帝自己不敢回京师,便指示办事人员对于常嫔的后事,不要大肆铺张,简单安葬。那时候哪有条件铺张?常嫔最后就是草草下葬,连一个葬礼都没举办。后来在同治继位时,为了弥补皇家对她的愧疚,又特地追晋为皇祖常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