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将中小学语文课本拍成了纪录片,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上课会走神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还记得语文课本中这些耳熟能详、倒背如流的诗句吗?这些诗句中描述了中国三个颇负盛名的景点:武汉的黄鹤楼、九江的庐山、苏州的寒山寺。

如果没有去过实地,没有看过实景,我们平常人尤其是中小学生都很难理解这些诗人眼中的景色。

武汉·黄鹤楼

九江·庐山

苏州·古典园林

为了帮助学生们在看万卷书时能行万里路,央视以中小学课本和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名著为线索制作了纪录片《跟着书本去旅行》,重踏名人的足迹,带领学生们实地实景地了解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故事、身临其境地接受教育。

目前这档节目已经在央视播出已有一段时间,制作精良用心,十分推荐给中小学生看。

小编看完节目后,也对其中的一些文化知识印象深刻,如果你对这档节目还不了解,就先跟着今天的文章过把瘾吧!(文末有观看地址)

诗画中的“冰雪奇缘”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杨万里《稚子弄冰》

译文: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来敲。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早上从盆里拿出来的冰,敲出来是什么声音呢?

节目组带着孩子去到了吉林省西北部的查干湖,让孩子们亲手敲一敲,亲耳聆听“玉磬”一般的声音。

孩子们都喜欢冰,也热爱滑雪等冰上运动,那么古代有冰上运动吗?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合画冰嬉图》由清代张为邦、姚文瀚绘制。此图描绘的即为一场皇家“冰嬉盛典”,其主要画面显示的是花样滑冰和冰上杂技的场景,将当时冰嬉者的高超技艺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姿态各异,各显绝技,鱼贯而行,组成一条蜿蜒盘转的巨龙,十分壮观。

《合画冰嬉图》局部, 张为邦、姚文瀚,清代

按照清朝典制,冰嬉活动最多有1600人参加。上千名宫廷官兵身着戎装,在冰面上各显其手,时不时来上几段“杂技”,以示其技巧娴熟。如在冰上进行射箭、打球和单双人的表演,有点类似今天的花样滑冰。表演形式多样,技术也很高超,有金鸡独立、蜻蜓点水、紫燕穿波、凤凰展翅等项目。

当然,冰除了可以变身“乐器”,提供独具一格的娱乐场所以外,还可以用来观赏噢!翻开小学课本,我们能找到这篇《冰城》!

到了查干湖,书中的文字都变化成了实景。孩子们走到这些冰雕面前,用手触摸,用眼观察,然后提出自己的疑问。

为什么冰里有气泡呢?

原来冰并不是一次性就冻上的,上半部分是冰,下半部分在水下,因为有生物和水流,就会有气泡会向上逸出。而且水在结冰的时候,会释放热量,在释放热量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有气体溢出。书本上枯燥的知识,在生活中得到了真实的观察。

看起来单调的冰雪世界,其实还蕴藏着非常美丽的自然奇观。

在寒冷的冬夜,气温降到零下20度左右,江面会出现雾气,天亮前后就会结成明显的雾凇景观。上午十点左右,雾凇在阳光的照射下,婆娑落下,宛如雪天精灵美不胜收。

唐代的特色年味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该纪录片是每周更新的,因此在2020年的春节,还为观众们带来了新年特辑噢!节目还特地邀请了两位文化专家,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康震老师和中央民族大学的蒙曼老师,陪我们一起聊聊过去宫廷里怎么过年?

皇帝在过年的时候给臣子们发什么礼?

是不是和现在的老板一样,要给他的员工们发年终奖,发红包呢?

原来真的会!


但由于皇帝赐予的黄金在唐代不是通用货币,所以并不能折现后用来买东西,因此只能用来收藏噢!

在物阜民丰的唐朝,人们十分注重化妆品的制作和应用,养颜和美容方成为人们互相馈赠的礼品以及皇帝对臣子、妃嫔的赏赐品。因此对比赐钱,唐代的皇帝会更愿意在腊日赐予大臣们面药口脂,也就是现代社会的化妆品!

杜甫还特别为此写了一首诗:“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正是当时习俗的体现。

除了过年送礼的习俗,古人过年会放几天假?

从唐代开始,新年假期便是放7天。

唐玄宗在颁布的红头文件《假宁令》中写道:“元正、冬至,各给假7日。”

意思是说,春节放假7天,冬至放假7天,一年里有这么两个“黄金周”。

唐朝春节是按“元正前后各三日”放的,以大年初一为中心,腊月二十八到除夕,然后初一到初四,刚好7天假。和我们现代的春节假期总数一样,都是7天。

关于对春节假期的期待,古人与我们欣喜的心情如出一辙!

诗人白居易在《岁假内命酒赠周判官、萧协律》写道:“共知欲老流年急,且喜新正假日频。”后半句用白话翻译就是:春节放假很勤,正合我的心意。

除了春节,居然连寒假数量也是出奇的一致。

在唐代,有的人是可以提前休假的,例如私塾先生和学生,一般腊月二十就能放假,正月二十才开课,放假整整1个月。

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北京铜锅”

说起老北京人秋冬季里最爱的美食,非铜锅涮肉莫属,与朋友或家人围炉而坐,在寒冷的天气里,似乎随着沸腾的锅底,感情也随之升温了。

汪朗先生在与其父汪曾祺先生合著的散文集《活着 就得有点滋味儿》中有一篇《京城羊肉爆烤涮》,描写了北京人对涮肉的喜爱。

寒意渐浓的晚上,邀上三五好友找家一家涮肉馆,煽上一个炭锅,点上两盘羊肉,要上几瓶“小二”,边吃边喝边聊些闲话,其乐也融融。

那么,你知道铜锅涮肉究竟有怎样的历史?又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

火锅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根据南京出土的“四足双层方陶鼎”,当时的人们会使用一种叫“陶鼎”的器具烹饪食物,有点类似于现代的小火锅。

文物虽有残缺,但仍能看出它“上下两层”的结构。据分析,先民们可能是在下一层点着火,上一层的锅中烹煮食物。直至明清时代,火锅才算真正流传起来。

节目中,孩子们跟着领队见到国家级涮羊肉技艺代表传承人陈立新师傅,由陈师傅来给孩子介绍涮羊肉的铜锅构造,了解铜锅的原理。

中国人不仅在饮食上讲究文化,饮食用的工具也蕴含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和铜锅结合,形成了独有的文化餐具。看着眼前的景泰蓝铜锅,再读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是不是更有代入感了?

景泰蓝制作技艺

景泰蓝制作技艺

景泰蓝制作技艺

如古玉般温润,如锦缎般富丽,集绘画、雕刻、青铜、瓷器等中国传统工艺于一身,这就是景泰蓝。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景泰蓝,也是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该工艺在明代景泰年间成熟,清朝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发展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而著名。

而将景泰蓝和铜锅相结合,足以凸显出中华火锅美食不仅源远流长,更蕴藏着满满的艺术气息。

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景泰蓝,还知道了这些形状和花纹的寓意。葫芦形状代表着福禄,牡丹寓意富贵,云头纹象征着吉祥如意……

《跟着书本去旅行》这一节目做到了让观众朋友们宅家也能拥有“诗和远方”。

如果你家的小朋友正处于中小学阶段,不如让TA在学习语文课本内容的同时,跟着节目,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文化之美吧!

电视开播时间:2019年12月9日起,每周一至周五18点54分在CCTV-10科教频道播出。

部分内容来自于童年智造《央视居然把中小学大语文课本拍成了纪录片!用镜头带娃来一场云旅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