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纯:每个人的不幸都源自人格障碍(《西游记》里的精神病们之一)

人鬼神仙佛,《西游记》是全宇宙、多时空的架构,太多角色,精彩纷呈,个性十足,差异极大,但共同特点都是:人格不正常。

《西游记》邮票

几个主角的人格障碍尤其严重,着墨尤多,因为实在太典型。

孙悟空是个典型的自恋狂,自恋狂是什么症状?

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听不得任何批评。自我中心,所有人都得为自己服务。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缺乏同情心。有很强的嫉妒心。

简单地说,自恋狂的心理是:所有人都得为我打call。

自恋狂是怎么造成的?孙悟空天生自带自恋基因,无父无母,天地生成的,胎里没带着任何束缚,没有父母家人施加任何规矩和影响。带头跳入水帘洞号称“美猴王”开始,天天听着各种猴子的“你真棒”“你最棒”“你是number one”,纵容溺爱成了习惯。

父母过度关注导致的自我中心的小皇帝小公主请自觉对号入座。

剪纸《西游记》

唐僧是没有自我的典型,跟悟空恰成鲜明对比。

没有自我的人,首先缺乏安全感。唐僧童年实在太凄惨,在妈妈肚里,听到父亲和家童被船长杀害;听到了母亲苦苦的哀求和哭泣;听到了凶手恶毒的恐吓与威吓。

出生第一天,就被母亲放在木板上,推在冰凉的湖水中。被金山寺住持救起收养,年龄比他大的小和尚,有疼他的,但更多是欺负他的,安全感持续缺失中。

唐僧为何软弱?为何动不动就哭?为何敏感多疑,为何特别在意别人如何评价自己?根源都是严重缺乏安全感。父亲起死回生,一家人团圆后,眼看着好日子越来越多,唐僧为何坚持回到寺院修行?因为童年悲惨遭遇让他对现实人生彻底绝望,必须逃避到一个另类空间。

渴望被爱,没有自我,自卑懦弱,活得辛苦,不敢拒绝,没有持续快乐,对现实无感的人,请自觉对号入座。

高马得绘猪八戒背媳妇

猪八戒比唐僧悲惨百倍,堪称全宇宙最悲惨。唐僧缺爱,八戒则是一直被伤害。据推测,八戒的母亲难产而死,三岁时父亲意外丧生,一个孤儿,从此生活在村民的歧视、嘲讽和威吓之中。青少年时期幸遇一位神仙,帮助他修道成仙,上了天庭,任职天蓬元帅。

然而,童年创伤导致的人格障碍,直接影响了与嫦娥的交往,违犯了天庭法规,被贬下界,投胎成猪。童年遭遇加上天庭重惩,造成了八戒的生无可恋。

优先满足吃喝玩乐等基本需求,没有更高追求,渴望被人接纳,在意别人夸赞,玩世不恭,自轻自贱,混吃等死,沉溺吃喝或游戏或烟酒,恨不得与世界一同毁灭,不想活又怕死。请自觉对号入座。

电视剧《西游记》沙僧剧照

沙僧这个人,一定有更多人同情,一定有太多人觉得可惜。因为太多人跟他一样,平庸。从小就被严格管束,父母管束,学校管束,社会管束,然后转化为自我管束。没有自我,规矩懂事,习惯被人安排指引,不敢自发主动,结果就是,一身大本事,埋没了,浪费了。

尤其是多子女家庭中的长子,跟沙僧就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沉稳、隐忍、宽容、克制、压抑,甚至有些木讷。

更悲惨的是,沙僧在蟠桃宴上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盏,被逐出天庭,贬斥下界,每天还遭乱剑穿刺,这种超乎寻常的严惩,把沙僧碾压成一个唯唯诺诺的奴隶,完全不再雄起。

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出生的人,尤其是家中长子长女,请自觉对号入座。

还有太多人格障碍患者:

红孩儿让人想到自有人替你管教的熊孩子。

为何下界的妖怪都是本事很大,智商却很低?

为何小金鱼非要到通天河实现诗意和远方?

为何侍香玉女和奎木狼下界成亲,嫦娥却宁可出卖元帅?

为何黄眉老佛冒死下界只为跟悟空比试高低?

为何赛太岁非要光明磊落地夺取国王宝座?

为何大鹏雕宁可辛苦作妖怪也不愿跟随如来吃喝享受?

…………

程十发绘西游记

人物众多,妖怪种种,不过从人格障碍角度划分,只有两类人格障碍,悟空代表一类人格,自我过于强大。唐僧八戒和沙僧绑一块儿代表另一类人格,没有自我。对应到现实中,两类人格大致可以以独生子女为界,之前的没有自我,之后的自我中心。

两类人格障碍患者各有具体的征状和表现,不过同样可以归结为两大类,没有自我的人格障碍患者,仇恨所有人。自我中心的人格障碍患者,所有人都得爱我。

中国人十三亿多,有几个能避开这两种人格?

为什么自己人之间摩擦和矛盾这么多呢?因为你不懂正常的爱,他也不懂得正常的爱。想爱而不会爱。爱得越多,壁垒越高。

其实,《西游记》中还有第三种人格,正常人格,如来,观音,须菩提。这种正常人极少。对应到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太少太少。他们是人格障碍患者的助益性力量,帮助悟空唐僧八戒和沙僧,逐渐矫正人格,发展正常自我。

遇上这样的正常人,有福了。师徒四人就是有福之人。

苏云来绘西游记故事

人格障碍如何修复?必须从精神分析开始,从童年创伤开始。吴老爷子居然从佛家角度,给出了精神分析的药方。师徒一行取经的过程,就是人格修复和完善的过程。

到达灵山,取到真经,就等于人格不管修复得如何,反正也就这样了,也就是说,有人更运气一些,人格修复比较成功,唐僧就是如此,佛祖如来给四个人一匹马做了归宿安排,唐僧是旃檀功德佛。

悟空是斗战胜佛,这就是满足了他的最基本需求,必须胜过别人。

八戒的人格修复最失败,可以说完全没有实质改变,如来授记他是净坛使者。八戒不乐意,他们都成佛,为何让我做个净坛使者?如来的解释是,因为你既贪吃又懒散,肚量又大,普天之下信奉咱们佛家的男男女女那么多,朝拜施礼上供奉的佛事时候四大部洲,时刻都有,你做净坛使者,但凡有敬拜佛事,你就有机会享受各种美味供奉,这不是正好嘛!”八戒就不再言语了。

关良绘猪八戒

因为温饱是八戒的最基本需求,从童年严重缺失开始,中间只是在天庭得到过满足,被贬下界之后再次陷入缺失状态,取经路上偶尔得到满足,还被师父和悟空等人笑话斥骂,从来没有得到过满足,如来一清二楚,这回终于满足他的最根本需求了,这就是八戒的人生追求。至于更高需求,那得是以后的事儿了。

沙僧的人格早早定型,他的人生就是原地踏步,每天重复同样的机械事务。这样的人,不能说无功,必须说无过,始终就是效忠,服务于别人,尤其是顺从上司和权威,所以,如来授予的是金身罗汉。

罗汉,就是修炼得再高,也仍然是弟子辈儿的,永远高质量地服从和效力于上级和权威,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权威,不可能发挥个性。这是沙僧自大人格定型之后,全力维护和追求的人生价值。

西游记皮影

师徒四人是超级好运。多数人格障碍患者,就是各种各样的妖怪,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如来观音须菩提顾不上帮他们。于是,太多妖怪的结局就很悲哀,不是死亡,就是继续被人格障碍控制,痛苦地沉沦下去。

对应着现实中的我们,就是没有好运的妖怪们,人格正常者本来就少,人家也顾不上帮我们。我们的父母,学校,同事,一是不懂精神分析,不懂得人格理论,不理解人格障碍与童年经验的关系。人家也没这个义务啊。

世上确实没有什么救世主,拜观音拜如来,悟空和唐僧等人能拜来真经,我们不行,进不了《西游记》,求人不如靠自己。

荣格先生说过,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都是在整合其从童年开始形成的人格。意思是说,不承认自己有病是不可能的,既然始终困扰着你,干脆承认了吧。埃里克森先生说,人格是终身发展的。意思是,修复和重建人格是可能的。好了,有指望。

民国间《四圣试禅心》烟画

唐僧师徒四人经过十四年,修复的修复,重建的重建。他们人格障碍极其严重,所以必须得有人帮助,这算慢的。有个“一万小时定律”,也就是十年,就能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用在人格修复和重建上,十年足够一个人成为一个只服务于自己的精神分析专家了,不为别人看病,就是只为自己。所以,我们有信心。

首先得承认自己有病,确诊人格障碍。不开心,不幸福,不上进,不成功,人际关系不好,拖延症,沉迷游戏,怕死不想活,等等等等,根源就是人格有病。不是自我中心,就是没有自我。有病就得早治。如何治?精读《西游记》。

《西游记》是个奇葩,数千年中国文化的第一大奇葩,有很多角度可以解读,把它看作人格障碍患者征状显现和修复过程,最符合吴老爷子的原意。他不懂得精神分析,不懂得人格理论,不懂得童年经验,他是通过观察和体验,直觉地展示了各种人格障碍患者的具体表现和痛苦。他批判制度批判文化批判传统批判家庭批判教育,原因是什么?就是这些东西非人性,不人道,合伙儿制造了太多太多人格异常患者。而且十分中国特色。

许醉绘西游记故事

把中国特色的人格障碍形象化地表现出来,并且道出了深层复杂的复合原因,吴老爷子是空前的,至今看来,也能说是绝后的。一部《西游记》,就是人格障碍如何形成,症状如何,如何修复,能否完善的生动展示。

数千年,数百年过去,有些事情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事情稳如泰山,毫无变化。时至今日,同样的人格患者仍然存在,继续诞生,因为同样的致病原因依然存在。

精读《西游记》,尤其要反复阅读与自己对应的人格障碍患者的症状、表现和重建过程,早看早有效。

分享一个好消息,人格不正常,一定是大器晚成。天赋较高者肯定后来居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