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膳 | 专家推荐立秋养生清热滋阴祛湿健脾——山药薏米芡实龙骨汤

立秋

立秋已至,暑气未散,气候仍是闷热潮湿,正是长夏。中医认为“五脏应四时,脾与四时之外的'长夏’(夏至—处暑)相通应。”

长夏之季暑湿盛行,极易伤及人体阳气。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其性重浊黏滞。《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湿,首如裹。”常伴头重如裹、身体疲惫、四肢酸楚、肌肤不仁等症状。或由脾阳虚弱,湿困于脾,机体运化无权,致水停湿聚,出现腹胀腹泻、水肿、湿疹、白带量多等症。

推荐药膳:清热滋阴祛湿健脾——山药薏米芡实龙骨汤。

山药薏米芡实龙骨汤

材料:

淮山药150克,薏米即薏苡仁(生熟皆可)50克,芡实50克,莲子50克,猪龙骨500克,生姜15克,葱,料酒,盐适量

做法:

1、将薏米,芡实,莲子提前泡发1小时,猪龙骨洗净、切块备用,山药洗净去皮切块,生姜切片;

2、猪龙骨放入盛满热水的锅中,放入葱姜,倒入适量料酒,大火烧开撇沫,焯水捞出备用;

3、将薏米,莲子,芡实,猪龙骨一起放入砂锅内,注入清水,大火烧开,即改小火,熬煮半小时,加入山药后再煮半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清热滋阴,祛湿健脾

 山药:味甘,性平。入脾、胃、肺、肾经。本品不热不燥,补而不腻,作用和缓,是一味平补脾肺肾的要药。《本经》记载:“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据现代医药研究,山药含粘蛋白质、尿囊素、胆碱、精氨酸、淀粉酶、蛋白质、脂肪、淀粉及含碘物质等。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山药中的B族维生素的含量是大米的数倍,矿物质中钾含量极其丰富。食用山药品种众多,品质以铁棍山药最佳。

 薏米: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的功效。薏米营养丰富,对于久病体虚、病后恢复期患者,老人、产妇、儿童都是比较好的药用食物,可经常服用。不论用于滋补还是用于治病,作用都较为缓和,微寒而不伤胃,益脾而不滋腻。

芡实:味甘、涩,性平。入脾、肾经。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

莲子:味甘性平,入脾,肾,心经,具有补脾,益肾,养心的功效。

猪龙骨:猪脊背骨,味甘,性微温,入肾经。具有滋补肾阴、填补精髓功效。

健康指导

      刘梅,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类专业,针灸学硕士研究生。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现师从广东省名中医郝建军教授,曾师从上海市名中医唐汉钧、马贵同教授。临证运用传统中医药结合针灸治疗呼吸系统疾患、心脑血管疾病、脾胃病、皮肤病、月经不调、失眠、眩晕、心悸、颈椎病、腰突症、肿瘤术后调养及各种亚健康调理。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周六下午

出诊地点:健康调养治未病科

      每周一膳:  传承中医药文化药食同源理念,尽显岭南饮食文化特色,利用食物(谷蔬果肉等)性味方面的偏颇特性,能够有针对性地用于某些病证的治疗或辅助治疗,调整阴阳,使之趋于平衡,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作用,助力疾病的治疗和身心的康复。

供稿:刘   梅

编辑:李   娜

修订:林向东

审核:佘玲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