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中国之人”——趣解汉字“夏”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从立夏开始,气温渐升,雨水犹多,夏播夏收都得赶时抢晴。“立夏种半田。”不抢,哪来好收成?及至盛夏,人人对“赤日炎炎”避之唯恐不及,但农家仍然不敢“躺平”。这个炎暑之“夏”,又是依据什么构造的呢?
字源显示,远古贤明之士“近取诸物”,不出意外地把“夏”字的构造与节气特征以及农事联系起来。图画般的线条符号,充满农耕时代的卓越想像力:有画成一个赤脚的人在烈日下干活劳作的;有突出人的头部,再添上双手、双脚以及农具和占卜符号,表示观测天象,根据节气节令谋略相宜农事,勤奋劳作的;也有突出手脚忙碌,垦荒农耕的。总之,农耕时代相宜的节令气象,跃然如睹。这般农忙时节的景象,如同一组电影镜头,表示的就是四季中的夏季。
字形简化后,保留了人的面首之形和脚的特征,即“頁”和“夂”。这是不是一直饱受争议的汉字“讹变”呢?
字形作进一步抽象并简化后,“讹变”不可避免。即使这样,也提供了多种解读空间,可谓言人人殊。一说面首之形表示持久向南,脚趾之形“夂”是冬的省略,有止步之意,合起来会意为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呵呵,自圆其说就行。一说脚趾之形,恰如向右拉的牛扼和木犁,也表示农忙。一说像一个人在祭祀活动中跳舞,借用四肢伸展的人的伟岸之形来指称四季最热的季节。诚如是,何不直接用“大”来指称夏天?要知道,“大”的本义就是一个大写的人。还有的直接指认“夏”就像一个农人弯腰赤脚在水田里插秧。仔细看看,再比附一下,确乎像一个背负青天、面朝土地的农民在水田里,且插且退。汉字的魅力不正是包含了天、地、人之间相互感应的气象和气息吗?
“夏,中国之人。”在中原一带建立部族国家的夏代,正是以农耕见长。这也切合了“夏”的字源所提示的节气和农事特征。传说,大禹之子“启”在建立王朝时,取万物生长最为旺盛的季节也就是“夏”,作为部落的图腾标志,寓意幅员辽阔、繁荣昌盛。因此,夏也有强大的义涵。
上古时期,中国是中原之国的简称,中国又称作“夏”。同样,古代汉民族也自称“夏”。以一个“夏”字为纽带,其间绵延不断的历史文化渊源,可谓妙哉伟哉!(沙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