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的边界线
一年前意外发现离家最近的社区图书馆竟然就是张爱玲出生地,我将信将疑。
小图书馆是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一部分,门牌号写着康定东路85号,半新旧的建筑坐南朝北,离苏州河南岸很近。我家在北岸,到这里直线距离只有几百米,骑车去的话七弯八绕还要过一座桥,也只要八九分钟。我注意到社区文化中心外面街边的旅游信息牌上印有新旧两张照片,一张是童年张爱玲和弟弟张子静坐在家门口台阶前的黑白照片,显然是从《对照记》上翻印的,另一张是社区文化中心建筑局部彩照,仿安妮女王样式的红砖圆拱门廊后有几级台阶通向门厅入口,牌上说明文字称这条台阶正是旁边那张1920年代的老照片上姐弟俩留影处。
让我疑惑的是,社区文化中心的正门是新修的,没有台阶,那个古色古香的安妮女王式门廊在哪里?还有我看到的资料都说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生于上海公共租界麦根路313号花园洋房,它原是张爱玲的曾外祖父李鸿章给女儿的陪嫁地产,难道现在成了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从外观判断不出。唯一确知的是,租界时期的麦根路就是现在这条康定东路的前身,解放前一度改名叫淮安路。
张家洋房外的麦根路,1943年后改名为淮安路,现为康定东路。麦根路在租界时期是一条交通要道,通无轨电车。抗战爆发后,因为这条路太接近苏州河,电车改道,这条街也逐渐衰败。
进图书馆,穿过主阅览室,别有洞天。有个面积不大的房间挂了块“张爱玲书屋”的牌子,家具明显是按想象布置的,白墙上有张穿毛衣的张爱玲半身照复制件,侧脸低眉,妆容朴素。《对照记》里是这样说的:“我母亲战后回国看见我这些照片,倒拣中这一张带了去,大概这一张比较像她心目中的女儿。”我又看了一眼“张爱玲书屋”的介绍文字,说她的写作风格“优雅、矜持、执着与敏感”,前面三个形容词不太恰当,尤其是“矜持”,跟上海另一处张爱玲故居爱丁顿公寓(常德公寓)的介绍“写作风格朴素秀逸”一样滑稽。
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个社区文化中心果真是张家故宅,是因为不久前一桩事故。
起因是在另一家图书馆借书借不出来,管理员说我卡有问题,去年11月借的三本书逾期未还。但我清楚记得去年12月上旬就还了,那天下着冷雨,第二天赶着要出国,我匆忙把书还到离家最近的石门二路社区图书馆,当时社区文化中心在整修,我把书交给保安请他代我还,保安接下了,谁知没替我还掉。市图书馆管理员说书大概率还藏在社区图书馆的某个角落,建议我自己去寻。图书馆里头乱糟糟还是工地状态,工作人员有点不情愿地说,那你来找找看,上万本书堆在储藏室,你大海捞针找不到的。结果出人意料,我在储藏室的书堆中扒拉了不到十分钟就发现了那三本书。走出储藏室时,我注意到脚手架后有座拱形门廊,几级台阶通向一个入口——从这个角度看出来了,它是一座老宅。我走上台阶,登堂入室,面前是铺了红毯的红木楼梯。我意识到老洋房朝北的正门已不存在,康定东路85号那个现代样式的外立面是后来改建的,只有房子背面的南门还大体保留旧貌,它就是照片上那座有拱券雕饰的红砖门廊,隐没在弄堂房子和脚手架的迷宫中,需要一番探索才能找到。
昔日张家佣人房,张爱玲在《私语》里描述过她被父亲软禁时从窗子看出去的景象:“对面的门楼上挑起灰石的鹿角,底下累累两排小石菩萨”,屋前的石雕毁于“文革”,如今佣人房住进了许多户人家,门牌号是康定东路87弄。
这所房子立刻让我想到《私语》、《小团圆》和未完成的《爱憎表》里的某些段落。“……我们搬家搬到一所民初式样的老洋房里去,本是自己的产业,我就是在那房子里生的。房屋里有我们家的太多的回忆,像重重叠叠复印的照片,整个的空气有点模糊。有太阳的地方使人瞌睡,阴暗的地方有古墓的清凉。房屋的青黑的心子里是清醒的,有它自己的一个怪异的世界。而在阴阳交界的边缘,看得见阳光,听得见电车的铃与大减价的布店里一遍又一遍吹打着’苏三不要哭’,在那阳光里只有昏睡。”“我十三岁的时候独自坐在皮面镶铜边的方桌旁,在老洋房阴暗的餐室里看小说。不吃饭的时候餐室里最清静无人。这时候我确实认真苦思过死亡这件事。死就是什么都没有了。这世界照常运行,不过我没份了。真能转世投胎固然好。我没法想象这座大房子底下有个地窖,阴间的一个闲衙门。”
《私语》里写到的那座花园肯定是荡然无存了。战后1947年版《上海市行号路图录》显示淮安路313号的身份已变成“开美科学大药房”,临街的花园被“宝昌号”、“恒兴祥棉布号”和一家“可乐商店”占据,这些店家所在之处就是现在石门二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正门大堂那部分新建筑,与老宅连为一体。
进入老宅南门后所见的大楼梯直通二楼,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和继母孙用蕃曾经整日待在楼上抽大烟。张爱玲17岁时继母打了她一个嘴巴后锐叫着“她打我!她打我!”奔上楼去,父亲趿着拖鞋冲下楼来毒打女儿,想必是从这楼梯奔上奔下。
张爱玲被继母、父亲打的地方。
根据《张爱玲与赖雅》的作者司马新(郑绪雷)上世纪末的考证,我很快找到了张爱玲十七岁时被父亲囚禁半年,差点因痢疾拖延不治的地方,从房子外面看应该是一楼西面第二个窗子对应的小房间。现在屋里乱堆着杂物,一片狼藉,我反复比照这个房间与整座建筑的位置关系后,确定它就是一年多前见过的“张爱玲书房”,那时候这个长七步宽六步的小房间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地板像打过蜡一样,书橱里放了几本张爱玲著作,还有些旧式木家具、老照片的复制品和假花之类摆设。可是我记得《私语》里说这个牢房是有阳台的,“我把手紧紧捏着阳台上的木栏杆,仿佛木头上可以榨出水来”,这点不符合。张子静在回忆录里写,被软禁的姐姐每天早晨都在落地长窗外的走廊上做健身操,锻炼身体,偷偷为她将来的逃走做准备。“落地长窗外的走廊”也让我困惑。也许司马新的结论有误,也许这么些年后房子又一再地被整修过,离原样越来越远。
关禁闭的房间。
洋房的大阳台,张爱玲在《童言无忌》里写过她弟弟小时候在阳台上踢皮球。
张爱玲与后母发生冲突,牵涉到1937年的淞沪会战。张家所在的公共租界邻近苏州河,挨着战争与和平的分界线。日军攻入上海后,对岸的华界变成了战场(四行仓库就在河对岸离张家不到2公里的地方),张爱玲夜间听见激战的炮声不能入睡,父亲同意后去母亲处住了两个礼拜,回家后继母便借故责怪她。十七岁前后的一两年内她经历了一连串重大事件:中学毕业、战争、被父亲囚禁、离家出走,再加上连生两场几乎致命的大病,难怪《爱憎表》里“最怕死”一节着重写到“十七岁”这一人生关口,她感染了副伤寒住进医院,隐约听到有人低声说“才十七岁!”就以为是在议论她,疑心自己活不过十八岁了。后来才知道隔壁病房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子刚刚病死。
这座洋房,让十七岁的张爱玲在短时间内经受生死、禁锢和自由的几重冲击,认识到“我生在里面的这座房屋忽然变成生疏的了”。这句话里有她对什么是“家”、而“我”又是谁这一疑问的痛苦思考。而她自己的人生,更是很早就和“边缘”、“界限”、“身份”这些概念分不开了。
1938年春天张爱玲从父亲家里出逃,投奔母亲和姑姑,她们寄居的开纳公寓(开纳路195号,现为武定西路1375号)虽然和父亲家隔了半个城,也一样逼近租界华界分界线。实际上,开纳路属于英租界“越界筑路”性质,半自传体小说《雷峰塔》里写到过这个地段,这一点在现在的上海地图上也看得出来,开纳公寓所在的武定西路恰好是静安区和长宁区的分界线,也就是旧上海租界、华界分界线。
十七岁的张爱玲从一条边界线上逃脱后,又徘徊在另一条边界线上,自由和孤独同时笼罩着她:“常常我一个人在公寓的屋顶阳台上转来转去,西班牙式的白墙在蓝天上割出断然的条与块。仰脸向着当头的烈日,我觉得我是赤裸裸的站在天底下了。”
本文摄影: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