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继游评书:在中国研修股市哲学从“丁先生”说起

中国的证券化市场发展至今不过才25年左右,在这个短暂的25年里,我们基本上走过了美国证券市场上百年的道路,甚至我们提前了美国很多年做到了整天交易仅仅15分钟的先例。这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个必然。

前几天我在看K.K先生的《必然》,我深刻的记住凯文·凯利说的“四个轮子的车的出现是必然,但是SUV不是;手机的出现是必然,但是iphone不是。”其含义就是很多东西都是时代造就的,是必然的,不管你去追随了,还是你去阻止了,这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但是在必然之中也会出现偶然。

比如中国股市一定会出现股灾,流动性危机就是必然,但是熔断不是。或者说熔断出现也是必然,但是15分钟就结束不是。

所以,从中国快速的股市发展史来说,作为我们这些新兴的股民(从业25年的都算是新兴,因为对于美国市场我们太年轻)我们不能一味的去追求巴菲特的投资思路,因为他老人家从业都快有60多年了。

而在中国研究股市哲学,我们需要向导,中国到现在还没有所谓的真正的股市大家,缠中说禅不算(因为没有真正的著作以及理论留下来,留下的只是一堆博客)。而在这25年里,前面的几年就是混沌初开,到了大约94年之后,我们有了第一本技术分析的蓝皮书,这就是丁先生给我们带来的惊喜。

Vol.1在中国研究股市从丁先生的书学起

在这里宣继游所说的研究,不是让大家去看什么涨停板是怎么造成的,或者是10天教你抓牛股之类的书籍,而是真正的从技术的本源来阐述事实。

我要求的是事实,是原汁原味,所以现在国内市场上大多数的技术类以及宏观类的学习资料以及书籍还是以翻译为主。

而在这众多的翻译者中,丁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不敢说丁先生是鼻祖,因为我不是混迹于丁先生那个时代。

但是现在有迹可查的最早的大众股市技术类图书应该就是丁圣元先生翻译的《期货技术分析》,这号称是投资技术类的蓝皮书,也是投资技术类入门的圣经。

丁先生又是何许人也,可以作为这种殿堂类型的书籍的翻译者,而且能够流芳近20年呢?

丁先生全名丁圣元,拥有15年的金融市场实际工作经验,他在北大获硕士学位后,曾经先后从事外汇交易、股票和债券投资管理、金融市场研究和金融产品设计等业务工作。1992年曾在渣打银行(香港)、高盛投资银行(香港)研修货币、资本市场业务;2001年入选中国财政金融培训项目(FIST),在英国伦敦Invesco(景顺)基金管理公司全球基金、新兴市场基金工作并受训,现任职银河证券衍生产品部董事总经理。

说白点,丁先生是市场里的人,是真正懂市场的人。

好比前段时间冯唐先生翻译了一本泰戈尔的《飞鸟集》,于是受到了很多翻译界的权威的指骂,理由很简单,就是冯先生对于泰戈尔的译作附加了很多的个人色彩。于是冯先生公开了自己的雅思和托福的成绩,调戏到——谁来说,可以比比对于英文的理解以及对于中文的修养。于是瞬间市场鸦雀无声了。

丁先生就是如此……

Vol.2 懂和会是两码事

丁先生那个时代的北大硕士和现在北大的硕士本质的区别,就是90年代初期的北大是一个文学的殿堂。而丁先生又恰好是在1992年的时候再渣打和高盛工作和学习过。

那时候的渣打和高盛是真正的市场大鳄也是真正的外资企业,对于其英文的造诣也是要求很高的。而北大毕业的底子决定了他的中文底子不薄,最后就是从事金融,参加过交易的人去翻译技术分析的时候,相对来说也是更加的精准。

不是我吹捧丁先生,而是我个人觉得只有真正懂金融,真正在金融市场里混迹多年之后,参与过无数次的交易之后,这样的人去凭借自己的英文的造诣翻译出来的金融类书籍,才相对真实!

记住我这里所说的是相对的真实,因为看书这个东西,尤其是看一本外文版的原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看行情一样,完全是千人千面,但是如果一个懂得技术的人去翻译,一定比一个只懂英文的人翻译的更加客观准确。

所以,看的懂和会翻译其实是两码事,至少从近些年我看丁先生的书再去对比原著的时候,我个人觉得我和丁先生相差的不是一个级别那么简单。

Vol.3 体系的建立是有迹可循的

从丁先生的译作来说,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1、纯技术启蒙类,比如是《期货技术分析》、《日本蜡烛图技术》

2、大家的传记,比如《股票大作手操盘术》、《股票大作手回忆录》等

3、方法类,比如《专业投机原理》、《逆向思考的艺术》等

这里没有将丁先生的全部译作都标注出来,但是很明显丁先生也是想告诉我们这将是投资学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打牢基础的阶段,从最简单的最基础的技术,去让我们能够看的懂看的明白,让我们不再是聋子,不再是瞎子。

第二个阶段就是学习属于自己的方法,从专业投机原理到逆向思考的艺术,我们开始从点到面了,开始讲一个技术的点结合到各种各样的方法,甚至开始上升到思维的境界了,这时候,基本上已经开始能够形成一个小小的闭环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建立交易体系,有自己对于价值的判断基础了。

第三个阶段就是看人生冷暖,从别人的成败学习升华。每个人都不敢说自己的交易系统是完美的,所以我们要么经历市场的考验,一旦失败将惨不忍睹,所以丁先生教我们的是,去看看大家的成功和失败,从别人的成功中学经验,从别人的失败中找教训。当你将所有的错误都屏蔽掉的时候,其实我们就已经距离成功很近了。

Vol.4 投资心理学的实证

对于技术类的解读以及评书以后我可能只能说一些典型的案例,但是对于大众心理学以及投资心理的透视,我可能会多说很多。

今天下午我和我一位老哥就在电话里聊了很久当前的市场和局势。

大致的聊法就是在于现在的市场到底是该买进还是应该卖出?

我对市场的看法昨天就说的很清楚了,今天的走势如果继续向下,那么周中也就是周二下半页到周三的上半页可能将发生反转的走势,但是在昨天的文章里我并没有阐述我的思路。今天就简单的讲一下:

首先,这个想法建立在逆向思维的条件下,现在的市场,大众的思维就是还会下跌,今天新闻的导向如果是3000点是重要关口的话,明天就会回踩到2900-2930点去。如果新闻的导向以及大众分析的导向是要跌破2850点的时候,其实恰恰2850点上方就是安全的了。

因为股市有涨就有跌,没有永恒的下跌也没有永恒的上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看到的就是,目前市场里面的持股的都是空头,因为只有持股的人才有砸盘的动力,而在场外的都是真正的多头,虽然很多人觉得先跑掉的都是空头。

但是我们必须知道一个道理,资金永远都是多头(前提是在中国这个几乎没有做空途径的市场),那么持股的才是真正的空头。于是,当市场下跌到一定极限的时候,也就是指数以及个股对场外资金有足够的吸引力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多翻空,空翻多的局面。

这个点就是在股价或者是指数击破某个重要的心理关口的时候,在此目前很难判定是2850点还是3000点的关口。我们去中间值也是最容易到的位置也就是大约在2930点附近的位置。这一定是一个市场相对合理的点位,说高不算高,说低不算低。

在这样的局面下,外部的资金其实就是在等一个良好的建仓时机,而现在其实很多板块和个股已经到位了。但是大盘的指数还有被压榨的空间,理由就是大盘通常到合理位置的时候,大众会首先买入,但是距离恐慌到极限的位置,其实还相差一点点。

如果说暂停熔断的时候是政策底,那么市场底就一定是打破政策底的存在。这就是为什么昨天我说了要是大盘周一周二反弹,一定要注意后期还会下跌。要是周一周二下跌,无论多凶都是刺激后市技术性反转的要求。

因为恐惧会将风险释放的一干二净,风险释放了才是机会来临的时候,目前机构的总持仓大约在40%左右,机构手里有大把的现金,要是筹码的价格普遍打到了半年前的位置,你们觉得他们会不会大批量的吃货?

Vol.5 预测靠嘴,验证靠市场

我们必须要搞清楚,股市是一个反人性的东西,可能有人在看完上面一段之后说我是疯子,但是大家不要忘记,风险的极深处是机会,机会的极高处就是无边的风险。我们在贪婪和恐惧中,如果找不到一个心理的平衡点,就很可能被吞噬。

而被吞噬的最简单的表现就是账户大批量的亏损,丧失信心!

所以,大家去想想,去看看,现在的市场,大众心理是什么样子的……

好了,今天就简单的扯这么一点,还有那句话,就是当我说的RSI1低于20以下的时候,可以慢慢买,不着急。而对于满仓的同学,你们再等等,不着急。

我不想说什么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一样,之类的话,但是我可以说昨天的话已经说了收不回来了,今天的逻辑给了,我不知道市场怎么去判定,但是我知道,再这样跌,机会将非常的可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