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样的标题?才配得上今天的文章
二哥税税念五周年(2016-2021),文末有抽奖送书活动
10多年前,我从西财税务专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某大型国有制造业上市公司税务岗。(说的好听是税务岗,其实那个时候财务部哪有专门的税务岗,也没啥筹划,其实就是搞开票,搞申报)
当然,爱学习、肯钻研的人到哪里都是一样。
那时还没有微信公众号,为了记录和督促自己的学习,我在自己的QQ空间开辟了一个小专栏,名字叫税税念(谐音:碎碎念)。
税税念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一切都和税有关,和一个财会人的日常有关,零散又带着那么点点专业。
QQ空间并不开放,小小的专栏除了我自己几乎没人查看,更别说和读者互动交流,所以,税税念更多的角色其实就是一个电子笔记本。
我曾无数次暗下决心要用我的学习心得把这个笔记本填满,但是学习这个事情其实本身就是反人性的,自律对于当时这个年轻人来说更是困难重重。
除了加班,那个时候的二哥其实更喜欢把年轻的时光留存在夜啤酒、烧烤、麻将、KTV和在茫茫人海中找寻二嫂这些事情上。
你的时间用在哪里,你的成绩就在哪里。以前总觉得这句话鸡汤,现在回首,鸡汤真营养。
税税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然等同于废了,但与此同时呢,班加了不少,酒喝了不少,业务能力也提升不少,更为关键的是二嫂也顺利到手了,这也算是不负韶华,人生幸事。
婚结了,娃带了,人也稳定了,工作上自然要被委以重任了(男会计稀缺,机会还是挺多的)。
2012年的初春的一天,我被部长叫到办公室,说总账会计“罢工”,身体和精神都趋近于崩溃,现在正值上市公司2011年报披露的关键时期,时间是一刻也耽误不得,作为财务部的中坚力量,我必须扛起这个担子。
那天最后的具体工作安排我是记不清了,但从部长办公室出来,我觉得脑子里面被塞满了大饼,大到我已经有一种干完这个年度年报我就是下一个部长的错觉,大到有了这个工作舍我其谁的感觉。(真的,大家想做管理,必须学会思想工作,太厉害了)
熬夜、熬夜、熬夜!
加班、加班、加班!
接下来的时光,这些就是我工作所有的关键词。
心中有力量,工作就有干劲!虽然,上市公司的合并报表对我这个学税的人来说就像天书了一样,但是在新鲜感的的刺激下,一切的困难都是枉然。
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看不懂抵消分录就把CPA会计教材翻烂,搞不懂Excel就把公式一个个在底稿试,试到对为止(其实只要肯学,都是相通的,知识是死的,学习能力是活的,大概半年不到,我就干的很流畅了)。
表不离手,每一次进步都是满满的成就感,每一次被认可都会鸡血满满,什么税税念,早被我遗忘在昏暗的角落里了。
那个时候我心里只有报表、报表,底稿、底稿。
当然,谁都逃不过新鲜感的死循环。
干了四年总账,疲了也倦了,有一天我终于理解2012年的那个春天领导口中的总账会计罢工,身体和精神都趋近于崩溃是个啥意思了。
很长一段时间我看着数字就想吐,走进办公室就压抑。一听到集团的电话就反感,我觉得我再不换岗于己于工作都是灾难。(这个期间其实我已经从总账会计成为了小部门负责人,部门也有4个人,但是我发现对于组织管理这个事情我不仅不擅长,更关键是我根本不想去努力接触,这个才是最要命的,打心里不喜欢是掩盖不住的,但是你要成为一个领导者,不组织不安排、不会打鸡血画大饼肯定不行,所以这种强烈的冲突才是我决心改变的真正原因。)
深思熟虑后,我还是想遵从内心。我觉得自己以后还是只能单纯的做做类似培训、教学类的工作,单纯的做好一门专业技术类的工作,我管理好自己可以,但是让我管理别人,我真的内心就是抗拒的。
2016年,我从央企辞职,换了一家公司,在这里我终于可以单纯的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了,这个单独的事情就是负责公司税务方面的工作。
但是我很快发现中途几年的缺席,让我突然对自己的专业感觉很陌生,加上16年正是我国推进全面营改增的一年,我意识到我的知识储备已经全部out了,很多知识点还停留在营改增之前。
我很焦虑,天天刷朋友圈看一些新政策的文章,也关注了很多公众号,看了很多视频。
后面越看越感觉怎么都是一些营销文章,东拼西凑,博眼球的居多,进去一看内容也都是千篇一律,深度呢不及书本,广度呢也触及不到真正实操,想找一个贴近实操,真真实实把企业税务工作写细致的号,却一直找不到。
最后我就想既然没有,为什么自己不来做一个呢?
一来我是专业出身,二来我也有这么多年的实操经验,深度上写不出什么高大上的资本税收、并购重组、合并分立涉税事项,但是对于日常税务实操,我还是有很多经验分享的。
所以二哥税税念就这样诞生了。
1、
二哥,这个生活中大家对我的称呼,倒不是真二,就是一种真性情。税税念一语双关,也是我之前就用过的名字,组合起来刚刚好,不正式,非官方说税的地方,碎碎念的地方。
接下来的时间,我自己所做出的所有努力,老读者都有所见证。16年到现在,五年了,我坚持写了上千篇原创文章(整理出来都可以出几本实操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