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笔礼:商家“古礼”是如何一步步被创造出来的?

最近类似这种打着“传统”旗号的“古礼”十分多,因为我对儒家礼仪那套向来不太感冒,但出于各人喜好的原则向来不置可否,毕竟“礼”本身就是由人创造出来自己感动自己的东西。
但是话说回来了,近年来所谓复兴复原的“古礼”,真没几个能看的。要么是《祭祀让女性走开?别让传统成为男尊女卑的庇护伞》这样散发着几百年恶臭的,要么是《面对韩国明朝遗民的祭祀,大明的内心一定是崩溃的!》这样别扭难懂的,要么是《其实,无论“明朝月饼”还是“唐朝月饼”,都是商家附会出来骗你的…… | 中秋特辑》这样商家附会的……
开笔礼,不仅沾了“古礼”,还搭上了“国学”和“教育”的东风,这几年真是红火非常啊……
太长不看版
1、“开笔礼”是近年被发明出来的产物
2、利益驱动多方推高了“开笔礼”的流行
3、“开笔礼”的作秀成分越来越高了
4、古人的“开笔”完全和'开笔礼"是两个意思
5、现在的“开笔礼”疑似脱胎于“破蒙”
6、“开笔”只能小孩子玩么?最后告诉你一个长大后也可以年年玩的传统的“开笔”!
“开笔”一词,确有其义,这个我们后面讲,先讲讲这个被创造出来的所谓“开笔礼”。
被发明的“开笔礼”
“开笔礼”的历史见于媒体最早只能算到2000年之后,刚开始的几年也只有一些孔教学院在举办,仪式也颇为简单。比如2001年香港的周沕桅学校▼

仪式开始,先由老师逐一带领学生上台向孔圣像行鞠躬礼,继向校监主笔行礼,由主笔执学生手以毛笔书写大字,书写完毕,学生离台前仍向主笔行礼,以示尊重。

《香港文汇报》2001.9
△ 自2006年开始荒废的周沕桅学校
也就是鞠躬行礼,然后写几个字,再行礼罢了。又如2003年广东新会学宫的“开笔礼”▼

当天下午2时多,100多位小朋友身穿博士袍、头戴博士帽,由一位小朋友手持大毛笔,列队走进大成门,步上大成殿月台,先向孔子像行鞠躬礼,然后在大成殿内孔子塑像前坐下,聆听由原新会一中校长曾里先生讲课。曾里向小朋友们讲授孔子生平,教导小朋友如何做人、立德立志,勤奋好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并在他的带读下,小朋友们高声朗诵《新三字经》。随后小朋友开笔执笔,学写一个“上”字,并解释上字的要义。最后,每位小朋友击鼓一下,取义“一鼓作气”,至此开笔礼完成。

《江门日报》2003.8
这则新闻里没有扛大毛笔的照片,另外找了一张2004年佛山的照片▼
这里就加入诵《三字经》和击鼓的环节,而击鼓的环节更是作了一些解(附)读(会),和如今复杂的寓意一大堆的“开笔礼”已经可见端倪。
而后就愈发加入一些乍一看跟古人很有关系,实则全是现代人心思的环节,比如广州番禺学宫举办的首次“开笔礼”▼

……有关程序基本上都是按照古代的程序一一照搬过来的,但也做了细微改动,目的是古今结合,有时代特点,如在参加开笔礼的服装方面,学宫取“开笔”有关寓意,特意定做了30套小博士服,而不是照搬古代秀才所穿的服装,更贴近现实生活。另外,启蒙老师在做关于尊师重教、孝顺父母的教育时,不是诵读古文……

《信息时报》2004.2

1、正衣冠:上午9时许,学童们换上长长的博士服,戴上神气的“官帽”。


2、平步青云:……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跨过正对学宫的青云桥,预示今后“平步青云”。青云桥横跨,泮池里养着数条鲤鱼,小朋友们绕泮池一周,取“鲤鱼跃龙门”之意。之后,小朋友们步入明伦堂,听工作人员讲述孔母诞孔子前夜梦到麒麟以及孔子学琴的故事,并在启蒙老师带领下向孔子鞠躬,接受启蒙老师的教诲。

3、状元巾洗脸

4、朱砂开智:由启蒙老师用朱砂在学童额头正中点上红痣,又称开天眼,寓意孩子从此眼明心明,好读书、读好书……

5、敲启智钟

6、启蒙描红……

7、金桂树下许愿:……让学童将条幅扔上金桂树,美好心愿将来就会实现。

这里除了孩子穿的很是不伦不类的“博士服”,着实难以看出时代气息来,反而散发着更为腐朽的气息,对着一群“广州20多名年龄在4至7岁间的懵懂小儿”聊官帽、谈平步青云、鱼跃龙门等等,能听懂么?听懂的只是这些孩子的父母吧,迎合父母急切的望子成龙的愿望,反而与所谓“开智”的目的相去甚远。
由于番禺学宫同时也是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所以当时就有许多人反对。

有人认为,在革命的摇篮里组织这样的封建仪式,实在对不起千千万万为共和国抛洒热血的先烈。

《兰州晨报》2004.3

文中与文末广告是平台提供给公众号创作者的变现方式,根据浏览和点击会产生分成补贴给作者。显示内容是由系统根据大数据自动匹配,每个人都不同,我也无预计大家能看到的。如有打扰,请多包容。

很好念的商业经
如果“望子成龙”是家长们的愿望,那就无怪乎有许多更为赤裸的商业作秀的力量杀进来,我查到的最早的一则“开笔礼”商业活动是中山▼

新龙基地产针对新龙基地产针对朗晴轩业主和客户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童开笔(智)礼”。……“学童开笔礼”活动是朗晴轩2005年“健康生活真体验”开篇、朗晴轩健康生活文化的一部分……朗晴轩业主和客户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童开笔(智)礼”。……“学童开笔礼”活动是朗晴轩2005年“健康生活真体验”开篇、朗晴轩健康生活文化的一部分……

《中山日报》2005.3
△ 中山朗晴轩小区
不难发现,早期的“开笔礼”只是盛行在粤港地区,直到2007年才开始向其他地区零星扩散,这一年南京、哈尔滨、宁波等城市都第一次引进“开笔礼”,而许多新兴景区也是第一次通过“开笔礼”表演来博取眼球、招徕游客。
△ 2007年,南京夫子庙小学的一年级新生参加“开笔破蒙仪式”
(从刊登的照片来看,南京这次媒体角度显然不如广东等地的媒体来得积极正面)
△ 2007年,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在孔庙举行“开笔礼”
△ 2007年,参加哈尔滨文庙“开笔礼”的孩子可以领到红蛋
在我这种对仪式感基本无感的人看来,祭礼之类的就是借着死人的名号演给活人看,而这种孩子的活动,就跟以前的六一晚会一样,借着孩子的名号让孩子表演给家长看。什么寓意啊,什么熏陶啊,全是安慰自己的……
为了迎合家长们的心态,“开笔礼”的主办方甚至会重金邀请一些高考状元来“走秀”。有人挣出场费,却也有人蹭文化知名度。
更不免打着各种“人生必要有一次”推动家长前来消费,如同违规售卖保健品一样,还会说出一大堆神乎其神的功效,仿佛参加了开笔礼的孩子忽然就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还能天纵奇才,侠之大者……
这样的活动自然不是免费的,从服装到道具,从场地到证书,哪怕算作是租借,也是价格不菲。好一些的,由学校组织,从教育经费里出,这种一般和当地孔庙合作,后者得利、前者得名。跟风的,由民间机构组织,有没有办学资格还得另说。总之实际发生的费用,没有个一百几百是跑不掉的,家里这样一个宝贝要去作一个“秀”家长总要见证,有些还会跟出席的家长数量收费。
△ “开笔礼”证书
(不同地方不同组织主办的证书也是五花八门)
△ 某民间机构的报价(2016)
△ 北京国子监的网络报价(2016)
△ 北京国子监的团购价(更早之前的,截图是百度快照)
与之对比就是各种极其不合理的设定,甚至是粗制滥造的道具。
(桌子都不肯给一张?)
谁在推动这场复古秀?
而从着装上也可以看得出来,早期的“开笔礼”反而更强调时代性和古今结合,所以服装多采用仿造博士服。
△ 佛山幼儿园"开笔礼"(《广州日报》2004.2)
如今的“开笔礼”反而将自己往穿越复古那儿包装,服装不管合制与否,都是要求更纯粹的“古装”。
如果说之前只是地区孔教的传播和一些家长的需求,那么如今“开笔礼”的推动者不仅仅有“复古”爱好者,还有许许多多的得益方,比如那些已经成为景区的孔庙,比如需要依此做出点宣传成绩的学校……
一件事若无历史根基,却硬要往历史上发展,并且势头还不错的话,那必然是有许多其他的欲望和需求在推动它。
△ 一些博物馆也加入这场荒唐的推波助澜里
(而博物馆工作人员与活动公司之间关系也引人遐想)
如今的“开笔礼”恨不能直接就是一场穿越古代的活动,什么有意义就往自己身上捆绑,反正这类活动有眼球、有人气、有钱途。
而各地、各组织对于开笔礼的程序演绎也是各异,基本就是在百度百科所写的流程上加入许多其他的节目。
△ “开笔礼”百度百科里所写的步骤
大约是因为以上这份流程里,主角完全就是孩子,令一些怀着其他企图而来的成年人得不到完全的满足,并且这份流程也缺乏足够的视觉冲击和持续时间。
(表演跳舞的)
(演示茶道的)
(玩cosplay的)
只能说,大人们的戏真够多的!
完全错解的“开笔”“破蒙”
很多地方是这么解释“开笔”的,孩子开始上学了,要么说是孩子开始识字了,还有的直接就说“破蒙”和“开笔”是同一件事。
“破蒙”确实有一套仪式,从内容上看比较看现在的“开笔礼”▼

“破蒙”又称“启蒙”。儿童开始识字时的礼仪。六、七岁时,父母为其请一老师,授以《三字经》或《诗经》等书数句,教其识字少许,又执其手教写红朱字一张,谓之“破蒙”。破蒙前,点上红烛,让其先拜孔夫子,再拜先生。在桌子的左右脚旁,一边置水一盆,畜活鲤鱼;一边拴一白公鸡。畜鲤鱼者,取鲤鱼跳龙门之意,拴白公鸡者,意为白凤吐文章,寓其将来善文。礼仪毕,鲤鱼、白公鸡皆放生。近代多流行浙江杭州一带。

《中国民俗辞典》1987.2
但是“开笔”绝对就不能从现代人的字面去理解了,它并不是识字或上学的意思,而是可以粗作诗文了,按照现在小学教育的进度,至少也得是二三年级才算做“开笔”吧!若放在古时候则怎么都是十几岁的事儿了▼

贾政此时在内书房坐着,宝玉进来请了安,一旁侍立。贾政问道:“这几日我心上有事,也忘了问你。那一日你说你师父叫你讲一个月的书就要给你开笔,如今算来将两个月了,你到底开了笔了没有?”宝玉道:“才做过三次。师父说且不必回老爷知道,等好些再回老爷知道罢。因此这两天总没敢回。”贾政道:“是什么题目?”宝玉道:“一个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一个是《人不知而不愠》,一个是《则归墨》三字。”

《红楼梦》第八十四回
当时贾宝玉应该有十五六岁了(没仔细算),才算开笔。另一部清代小说《南朝金粉录》则直接写“那时舍弟才十四岁,甫经开笔”,算到今天至少也是初中了!
两者不仅在意思上天差地别,连年龄之间也相隔甚远,在《儿女英雄传》里把两者的顺序和年纪说得更为清楚▼

小的时候关煞花苗都过,交了五岁,安老爷就叫他认字号儿,写顺朱儿;十三岁上,就把《四书》、《五经》念完,开笔作文章作诗,都粗粗的通顺。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从5岁开始认字到13岁开笔,这中间隔了8年,可见差距之大,更别说上面列举的绝非什么犄角旮旯的出处吧。更有些地方的高中课文里应该就有一篇《七十年前的开笔》,可证明直到临近民国时,“开笔”与识字阶段的“破蒙”仍然是有鲜明区分。
可见这些搞“开笔礼”的老师们是学艺不精,瞎起哄的复古爱好者们则是愚昧无知,而那些大谈只要主义好、精神佳,即便“礼”是假的也无妨的人,就是自欺欺人吧——不能因为狗肉好吃,就说挂羊头合理吧!至于那些个博物馆到底想干嘛,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某种反衬修辞手法吧。毕竟现在博物馆里鱼龙混杂,也各有名利和KPI的考量。
大人也能有的“开笔礼”
还有一种“开笔”是成年人也可以做的,那就是“元旦开笔”。又因为以前的元旦指的其实是现在的春节(见《废了春节的民国,到底意欲何为?| 春节特辑》),所以现在也叫“新春开笔”。
这个习俗来自于清代皇帝喜欢御笔亲书吉语,到雍正时期成为了清宫一项年俗,到了乾隆时期则有了充分的仪式化——皇帝会将装有屠苏酒的金瓯永固杯陈于案上,书写“天下太平”等。
△ 金瓯永固杯
△ 乾隆元年、二年和三年的开笔真迹
这里的“开笔”就不是作诗文的意思了,而是接近很多人理解的“动笔”的意思,并且是作为“年俗”的一部分保留下来的。
如果自己家做起来就简单许多了,一般可以在新春凌晨就可以做,初一的早饭后也是可以的,好像也有人放在西历1月1日做的——找一张红纸,写诸如“新春开笔,大吉大利”之类的话,长短不限,也可以写上这一年的愿望,特殊时期还有人写“打倒帝国主义”之类的……

感觉如果看完“春晚”还是不想睡就有活儿干啦!
△ 2015年,日本新春开笔大会(日期和具体风俗与我们的略有出入)
写在最后
我理解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理解家长对于孩子上学(或上幼儿园)第一天的纪念意义,这象征着人生新旅程的开启……但是你愿意这是一趟一开始就充满了荒谬、谎言和作秀的旅程么?
我也认同传统应该是发展的,甚至可以重新被释义,反正类似观点在这个公众号就写了很多文章了……但是藤蔓是攀附而生的,而不是空中楼阁,更不是建立在脱离、扭曲传统的基础上的。
现在的“开笔礼”都会教孩子写一个“人”字,一撇一捺,好学好教,寓意也是希望孩子可以像这个字一样稳稳地站在自己的人生开端吧!但是整个“开笔礼”的流程也好,还是“开笔礼”本身的发展,反而更像一个倒过来的“人”字,我们写作“丫”,双手乱舞,很是张扬,似是想抓住什么,却不见下面摇摇欲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