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常说这3个词组的人你要远离?|独秀日记

几天前,看到一个新闻说,中国在欧洲发行了几十亿国债。

有趣的是,利率非常低,百分之零点几。

甚至还有部分是负利率。

就是你买了这债券,过几年,这笔钱会变少、

但那边的一些大型资金管理机构却还抢破头了去要。

你现在要是去国内什么银行存钱,他们跟你说,你钱放我这里,过几年,没有任何利息收入,还会比现在放进去的数额还低(也可以认为,你把钱放我这里,不但没利息,我要收你点儿管理费),你大概会觉得他们神经病。

日本的房贷利率,现在是百分之零点几,咱是他们的7-8倍。

去年,丹麦还推出过负利率的房贷政策,意思是你买房,不但不收利息,还补贴你钱。

咱听着不可思议,但这很真实地在一些发达国家发生着。

为什么会这样?

很简单,若是你想着干点啥有钱赚,即使你没钱,你去借,银行基本都不要你利息,你只要按时还本金就行。

都想口袋里多点钱花,可就是没有什么投资渠道能赚钱呐。

我觉得即使借贷去学习提高自己,将来工作收入会提高,那我也敢去借,可是我这样做,将来一定找得到个更高收入的工作吗?不一定。

甚至你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工作。

算不到利润,就没有新企业,新商业,没有什么人员流动,你咋有机会?

我觉得借10万开面包店,有了持续增加的收入,那我还钱没问题。但咱这个地方,每年也都是这点儿人,本地人不会多吃一些,又没有一定量的外地人来往,那我能盼来更多的收入?不会。

一个城市,今年说要建个高铁站,明年说要弄个大桥,后年又多个广场和高速,道路硬化升级一下,这些在咱们看来,都习惯了。

每个城市都热热闹闹,甚至显得很嘈杂。

这种热闹,和蝼蚁般的忙碌,嘈杂,在一些人看来,就是浮躁。

很有意思的一个词,大部分时候都被认为是贬义。

我曾经也喜欢用它,直到我结婚成家之前,我时不时还用,现在回头想想,可能是那时候它让无能、懦弱、胆怯的我觉得,咱虽然没钱没权没地位没得美人抱,但咱是站在道德的高点啊。

青年、学生、学者、知识分子、批判者、公知都很爱用,因为他们觉得“沉静”才美。另外,自己感受到的一些不爽,也可以怪它。

房价太高买不起,浮躁的社会。

医院看病太贵,浮躁的社会。

娶媳妇太难花费太多,浮躁的社会。

孩子小小个就被逼去学习各种东西,浮躁的社会。

我那么认真地读书写文,却没人买我的书,没人读我的文章,那些在他看来--“写的啥玩意儿”的写手,却那么多人看,收入还那么高,浮躁的社会!

现在,这个词组,概括一点,指人们眼里心里只知道多赚钱,一门心思逐利,不爱读书了,不爱好好做学问,不懂得静静品味生活,也没有所谓的工匠精神。

不再爱慕用古法做各种东西。

不知道多去古镇古道仔细探索先人的大智慧。

不会拿着奶茶和咖啡静静而略有思索地冷眼看着这个“嘈杂”的世界。

不懂得喝咖啡时安静地读读国学。

......

一些到了北欧的国人,也总在强调在那边的日子才算生活--很古朴,很宁静,灵魂跟得上脚步。

总之,就是觉得精神高于物质,读书强过赚钱。

现在我觉得这真是个很适合甩锅的词,一个大型的坏词--另外2个是“都是证腐监管不到位啊”和"国人的劣根性"。

你想想,你所在的小区和旁边的小区,经常听到各种钻墙打孔装修,你该怪这很烦人?相反,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这意味着,有人(继续)看好这里,安家在此,有人员流动,有活力。

看新闻说,意大利南部地区莫利塞(Molise)好几年都没新人来,相反,还出走了很多,一些村子,6年来都没新生儿,那你再有历史韵味,再有风情,全村人全区人都不浮躁,有用么。

在企业家和商人看来,嘈杂和浮躁的市场里,却是机会。

嘈杂,说明人多人气旺,那需求就多样,交易的东西和方式就多。

浮躁,说明有人更有进取心,给社会和周围人以一定的压力,能促进更多人思考前进,有鲶鱼效应。

拍《美国工厂》,奥巴马还出钱了,看到这个电影,我更对国家有信心了。咱国内有十几亿人不但自己内部争强好胜,积极拥抱市场,眼光还瞄准了全世界,跟全世界非浮躁心态的人竞争。

几年前,大家还吐槽关于卡塔尔的一个采访,被采访的人说“我每天工作3小时,有时甚至加班到下午两点!现在的卡塔尔人已经很少有我这种务实精神了”。

我心想,多给咱几十年“浮躁”的时间发展,以后我们会一直领先下去的。

不如别人有钱,就开始拼所谓的人生境界,这才是浮躁?

---------------

全网统一自媒体号:独秀日记

---------------

特别说明:

1、文章并非纪实文学,我不一定是我,你不一定是你,切莫对号入座。

2、本文可免费阅读。

3、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关注,并转发给需要的朋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