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入侵公播音乐,是福音还是灾难?

"通过AI技术自制内容,是这个行业实现永续发展的唯一解决办法。"
前阵子,人工智能作曲公司安谱音乐发布了全球首家免费公播音乐平台——BGM Radio,为各类型公共场所提供免费、正版、一站式的背景音乐解决方案,并宣称彻底终结了公播行业的版权黑洞。这一举措,也成为AI技术赋能音乐行业发展的最新案例。
公播音乐是超市、商场、咖啡厅等不同营业场所使用的辅助性背景音乐,属于一种间接获利的商业使用。但因为版权意识的淡薄、音乐版权的分散、授权流程的繁琐,导致大部分商家都不知道也不愿意去取得音乐公播版权,进而造成了公播行业的版权黑洞,侵犯了歌曲的"表演权"。而且公播版权不像录音版权,可以由唱片公司进行一次性授权,公播音乐的版权必须跟全球各地的唱片公司、词曲及表演权协会分别进行授权。
而此次安谱音乐公司推出的免费公播音乐平台,通过使用AI制作的免费背景音乐,直接绕过了公播音乐版权的复杂授权体系。但与其说是对公播行业的版权黑洞的终结,不如说是AI音乐对公播音乐市场的一次入侵,部分解决版权授权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探索公播音乐市场蓝海
AI能否分得一杯羹?
根据Spotify旗下公播公司SYB在201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有2130万使用个人账户进行音乐商用的企业,但超过半数的人都未曾意识到这并不合法。全球著名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的行业调查报告也显示,小型企业的公播音乐侵权现象十分猖獗,平均每年将会给整个音乐行业带来26.5亿美元损失。
"版权黑洞"使公播音乐成为"耳朵经济"的一个盲区,也意味着公播音乐市场具有极大的挖掘空间。根据国际音乐产业联合会的数据,2013年欧洲音乐产业销售营业额中,公播音乐收益占比为15%左右,部分国家达25%。虽然中国的公播音乐收益占比远不及发达国家,但与欧洲相比,国内的公播音乐市场体量更加庞大。国内头部的公播音乐平台LavaRadio创始人陈曦就认为,在新的版权环境推动下,中国公播市场或将迎来井喷。
但中国的公播音乐虽然面对的是线下3000多万家门店、千亿级的市场,国内的几家头部公播音乐公司的发展过程却相当艰难,比如2013年创立的LavaRadio至今未实现盈利。
据报道,瑞迪欧作为较早入局公播音乐市场的公司之一,他们的第一个客户是北京的一家上岛咖啡厅,该店家能接受的价格是一年800块钱,然而最后光是制作成本就达到了970块钱。加上大部分商家对音乐版权付费意识的薄弱,最初的开荒阶段非常艰难,甚至采取了扫街的方式拓展客户。
随着近两年版权环境的整体向好,公播领域的侵权案例也在不断增多,但部分商家又从"公播音乐免费"的老误区,堕进了"公播音乐太贵"的新误区。而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商家习惯了将自己平日听的私人FM里的歌曲或者歌单在商业场所播放,引发侵权后会遭遇大额索赔,或者想合法授权,却也不知道如何拿到高性价比的授权。
而从授权效率和成本层面考虑,罐头音乐作为公播使用无疑具有一定优势。一般来说,它的版权由某一家公司所拥有或全权代理,制作成本也相对较低。而前面提到的安谱音乐公司,通过AI技术自制的这类公播音乐实际上就属于罐头音乐。
相关调查显示,人类与人工智能合作的创作是人类音乐家创作速度的20倍,所以AI的批量创作音乐能力显然比单纯的人力劳动有竞争力。另外,对一首曲子的节奏快慢、采样乐器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零售业态,也属于AI擅长的。
从版权风险来看,AI音乐的自有版权无疑可以最大程度消除侵权可能,而且成本更低、制作更快、授权更便捷,售价更便宜。对于当下饱受疫情冲击的商家来说,为了降低侵权风险,提高交易效率,同时避免高额费用的困扰,由AI制作的平价无版权隐患的音乐,或将成为商家优先考虑的采买对象
进军公播音乐
AI的潜在困境有哪些?
目前来看,AI音乐在公播音乐市场虽然有优势,但似乎还只限于"罐头音乐"这一板块。此外,它还面临着一些隐蔽的潜在困境。
事实上,靠正版公播音乐版权向商家收费,只是公播音乐公司最基础的盈利方式。作为一种增值服务,公播的背景音乐需要与客户产生情感连接,从而刺激消费行为。从品牌消费的层面来看,经营层主要是想通过音乐提升品牌质感和店面体验;从受众喜好的层面看,能最大程度引起消费者共鸣的还是当下主流的流行音乐。
于是,相较罐头音乐,商家还是会更青睐当下的流行音乐。而对公播音乐公司提出更高的个性化定制要求,尤其是品牌原创音乐,当前AI在这方面的竞争力并不大。比如像星巴克这种企业,音乐一直是它的品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前,星巴克就已经是美国第三大的CD销售平台,在数字音乐发展起来后,在2015年放弃实体 CD,与流媒体服务商Spotify达成合作,付费获取正版的公播音乐。
而从增值服务的竞争情况来看,除了专门做公播的垂直服务商,AI音乐也面临着各大相关玩家的入局竞争。
作为全球最大的流媒体服务商, Spotify一直在拓展其服务内容,并在2014年就开始入局公播音乐,投资了商用流媒体音乐公司Soundtrack Your Brand,主要为连锁品牌提供背景音乐服务,并于2016年与麦当劳达成合作。
Apple Music也于去年年底与商店背景音乐供应方PlayNetwork联手,推出了一项新服务——Music for Business。这项服务的特色在于它的音乐内容策划,Apple Music的音乐编辑们会持续不断地针对不同音乐类型更新歌单;同时,PlayNetwork的音乐总监还会从这些歌单中手动挑选曲目,帮助企业定制音乐播放策略;对于全球化的品牌,Music for Business会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歌单的编排,合理加入本土化元素。
相比Spotify、Apple Music这类流媒体巨头对公播音乐的布局,以AI自制音乐内容为核心的公播音乐公司并不具备反哺平台上的音乐人的能力,在音乐内容的流行度和原创度上没有优势,也没有跨界营销的资源,这些都是劣势。
在国内,除了安谱音乐最新推出的BGM Radio,做公播音乐的还有创立较早的瑞迪欧、LavaRadio和天音在线,以及较晚入局的AGM、100Audio、VFineMusic,它们几乎都实现了音乐定制服务,基本都可以自主选择场景、主题、情绪等标签实现自主授权。换句话说,非AI音乐的授权服务也在持续优化,变得更友好。
当AI开始入侵公播音乐
是福音还是灾难?
回溯公播权利的诞生,旨在保护词曲作者在公播场景的收益,而如今AI音乐的入侵,某种程度上就是对这一初衷的违背,进而对整个公播音乐产业带来连带影响。
对于行业来说,公播音乐所连接的是版权方和服务方,这两方是音乐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而以安谱音乐为代表的,提供AI自制的免费背景音乐的这种商业模式,很可能打破版权方与服务方之间现有的平衡。
对于服务方来说,这种免费背景音乐的提供,也可能会影响公播音乐的付费趋势,让本就艰难经营的传统公播音乐公司雪上加霜。陈曦在此前的一次采访中就表示,疫情让客户的预算减少,而公播版税成本却在不断增加,在未来的1-2年可能是这个行业的一个混沌期。此时AI的加入,无疑会加深尚未实现盈利的Lava Radio这类传统公播音乐公司的焦虑。
对于版权方和音乐人来说,这种直接绕过现有公播音乐授权体系的方式,对于提高音乐版权意识、推动音乐版权制度的完善都会有影响,直接影响这一块的版权收益。
据音著协2018年年报显示,2018年度音著协的表演权收入较2017年提高了19.72%,在版税分配中,2016年的机械表演许可使用费占19.3%。可见公播音乐的版权收入在音著协中占据重要份额,而AI音乐的这种免费的模式一旦推广,必然会对这部分的版权收益造成冲击。
当公播音乐不再需要向音著协寻求授权时,原制作此类音乐的音乐版权所有人就会失去公播这一变现渠道。而且,虽然目前AI音乐的主要目标客户群集中在公播音乐这类低成本领域,但毋庸置疑的是,AI对整个音乐行业的影响,已不能再同日而语。根据麦肯锡的报告,到2030年,70%的公司会采用至少一种人工智能技术。
仅就当下来说,蓬勃的短视频产业就是AI音乐可以进军的一块市场。目前短视频与音乐产业变现层面的连接并不紧密,有实力的短视频平台为了降低对外部版权授权的依赖,会进一步加大AI音乐生产领域的布局。人工智能创作音乐公司Jukedeck,就在去年七月被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收购。
换句话说,AI的应用、发展不会停止,人工智能在音乐创作中的角色必将继续演化,而我们的创意思维也可能因为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尽管AI入局公播音乐所释放出来的信号并不友好,但人类和AI一定不是零和博弈的关系。某种程度上,这也许能倒逼行业成长,传统的公播音乐公司或许会看到AI在这方面所带来的机遇,提升公播业务的创新运营。创作者也更需要追求音乐内容上的创新,并培养使用新技术进行创作的能力。而现有的版权体系也会在这种压力下,推进公播音乐版权的进一步完善,以更高效的方式去协调利益分配,提高现有的商业变现效率。
排版 | 安林
不想错过我们的推送,建议选择“设为星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