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增植书法选粹(中)

沈语冰 张天弓 沈之珍 李 松 曹 建 吴云斌 

 陈国成 陈志平 马 啸 杨中良 (排名不分先后)

往期回顾

心经 千字文 石门十三品 八大山人 石涛 髡残

弘仁 龙门二十品 扬州八怪 清初四王 初唐四家

宋四家 唐代绘画 赵佶 颜真卿 赵孟頫 羲献

明四家 金刚经 白蕉 黄秋园 沈尹默 林风眠

黄秋园 陈子庄 徐悲鸿  高二适 陆俨少  来楚生

宋文治 于右任 赵朴初 谭延闿 郑孝胥

  沈曾植(1850—1922年),清末民初著名的学者、书画家。字子培,号撰斋,别署乙庵等,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官至安徽布政司。在学识方面,精通史学、佛学、边疆地理之学,著有《无秘史笺注》、《蒙古源流笺证》、《乙卯稿》。沈氏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尤以书法及理论最为精湛。在书学上,沈氏首次系统而详尽地阐述了碑与帖的联系发展脉络。在实践上早年攻帖学,仿黄山谷时尚不能得势,中年学钟繇,后来穷魏碑,极章草,终使“抑扬尽致,委曲得宜”,进入了碑帖融合的独有理想境界,创造了奇峭博丽的沈体书法。其书法是以“无法”为“有法”,是“贯众法为我法”。在书风上可以概括为生辣、拙涩、不稳,求险等几个方面。曾熙认为沈曾植作品:“工外在拙,妙处在生,胜人处在不稳,”“惟下笔时时有犯险之心,所以不稳,字愈不稳愈妙。”

  沈曾植书擅各体,尤以草书为佳。初学包世臣,复取法于邓石如,晚年转宗明末著名书法家黄道周、倪元璐,因而其书风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其书多用方笔,风格挺健峭拔,沙孟海先生评其书曰:“翻覆盘旋,如游龙舞凤,奇趣横生。”清末官至安徽布政使,民国时以遗老自居。

  沈寐叟是一个相当有胆魄的创新大家,他以北碑传统为基点,在深入到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表现与线条表现)的深层内容之后,沈寐叟毅然决然,在以方笔作行草书方面作出了成功的尝试。他的方笔斩截、锐而不峭、厚而不滞,见出极强的驾驭功底。但更令人振奋的,还在于他以方笔顿挫带动行草书的连贯意识,把具体的连贯按照顿挫间隔成一组组意的连贯,在其中,既有古代章草的某种结体意识,又有努力求空间开张的横向宕开,更有方线条棱角、锋尖在不断交替过程中的勾连吻合之美,这些种种出众的效果都是在流畅的挥洒过程中自然呈现,而不是刻意做作而成的。书法一道,非限于书法而为书法也,必与其人之学问德业、事功成就、时代特征,息息相关。尤于书法本身,穷源竟委,集其大成,自创新面,实有不易。

沈曾植《草行楷团扇四屏》绢本 19.5×19.5cm×4 浙江省博物馆藏 01

沈曾植《草行楷团扇四屏》绢本 19.5×19.5cm×4 浙江省博物馆藏 02

沈曾植《草行楷团扇四屏》绢本 19.5×19.5cm×4 浙江省博物馆藏 03

沈曾植《草行楷团扇四屏》绢本 19.5×19.5cm×4 浙江省博物馆藏 04

沈曾植《行书杜甫秋尽诗扇面》纸本行书 18×52cm 平湖市博物馆藏

沈曾植《行书率更史事帖成扇》纸本行书 59×34cm 嘉兴博物馆藏

沈曾植《行书龚自珍破戒草诗扇》纸本行书 18.5×50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沈曾植《行书苏轼跋蔡帖扇》纸本行书 18×52cm 平湖市博物馆藏

沈曾植《草书王羲之帖扇面》纸本 17×47.5cm 桐乡君匋艺术院藏

沈曾植《行书节临李思训碑扇面》纸本行书 19.5×52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沈曾植 1921年作 富春图 行草 镜心

沈曾植《枚乘七发扇面》纸本楷书 26×55cm 嘉兴博物馆藏

沈曾植 扇面 纸本楷书

沈曾植 扇面

沈曾植 扇面

沈曾植 扇面

沈曾植 扇面

沈曾植 扇面

沈增植  私人藏手 札七通  (1)

沈增植  私人藏手 札七通  (2)

沈增植  私人藏手 札七通  (3)

沈增植  私人藏手 札七通  (4)

沈增植  私人藏手 札七通  (5)

沈增植  私人藏手 札七通  (6)

沈增植  私人藏手 札七通  (7)

沈增植  私人藏手 札七通  (8)

-----------------------------------------------------------------

14年来,我们一直做的是中国书画的大数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