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作家‖【织布机的情丝】◆陈太华
几年前回乡,在老家堆放杂货的老屋子里,再次地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传木制织布机。
或许是睹物思情的缘故吧,当看到了久未谋面的木制织布机,三伯父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的面前。
三伯父是一个典型的旧式农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三伯父不仅是生产队里犁田打耙的能手,他还是我们村方圆数里的织布能手。
我们村有百来户人家,大家都喜欢三伯父织的布。三伯父是一个讲究之人,别看他大字不识一个,对于织布,他可是很下了一番工夫的,经他一手织出来的布不会有一点点的瑕疵。布面光滑银亮,丝线均匀,纹理清晰,令人爱不释手。没有人不夸赞三伯父手艺精湛,技艺超群。
能织出这么好的布,当然需要一部上好的织布机了。三伯父的这部织布机立下了汗马功劳。
木制织布机的构造分为机架、拉杆、机梳子、籰子、锭子、机轴以及带动机轴旋转的牛皮带子等。木制织布机的机架,类似于传统木床一样的框架。一端是师傅的座椅,另一端是布满经线的机头(线柱子)。整个机身是檀木制成的,看不到一颗螺丝钉或铁钉,全靠榫卯之间的契合。既美观厚实,又坚固耐用。机梳子是织布机的核心零部件,机梳子的稀疏程度决定纺织布料的精密程度。传输带,采用的是牛皮制成的带子,结实耐用。每到盛夏时节,三伯父就把他心爱的织布机,拆分开一件一件地搬到院里晾晒,防止发霉虫蛀。农闲之余,他又把机架上的每一个“零件”拆卸下来,修理保养。
木制织布机构造虽然简单,但加工的工序却极为复杂。包括轧花、弹花、纺线、络线、经线、刷线、作缯、闯杼、吊机、栓布、织布、了机等数十道工序。
轧花,是把原棉花里的籽去掉,即剔除棉籽。剔除棉籽的棉花称作皮棉(生棉)。弹花,是把皮棉再加工,也就是使用一种专门的工具,通过“弹”的功夫,让皮棉膨松起来,顺便剔除了棉花里杂物。这时候的棉花雪白干净漂亮,一般称为熟棉。
搓捻子是把熟棉用手撕成一小团一小团的,再将这些一小团一小团的棉花放在一个平板上铺平,将双手平放在铺平的棉花块上,作前后擀面状,来回用力,小小的棉花块就被搓擀成一个个条形,比大拇指略粗一点约二十公分长的圆桶(棉桶),这个过程叫做搓捻子。搓捻子是棉线加工的第一步。接下来是纺线。纺线是通过纺机把搓成的捻子进一步加工成细线的过程。它需要操作员双手并用,左手摇动纺机的大轮子,然后大轮子带动小轮子。小轮子上安装有锭子。同时,右手拉拽固定在锭子上的棉捻子,随着纺机的转动,棉捻子一点点被拉长成线,一圈圈环绕在锭子上。一个锭子绕满了,取下来,再放上另一个锭子。
经线,是织布中的关键一道工序。
织布师傅首先需要计算好经线的支数。经线的支数,一般是根据机梳子的梳眼来决定,一眼对一线,一线对一眼。计算好经线的数目,接下来就要把一根根的纺线穿过机梳子。每一根经线都是固定在机头的锭子上。完成经线工序,余下便是织布了。
织布时,机身要有一定的倾斜度。师傅坐在织布机的机座上,腰间系着一条与织布机的机梳子紧紧相连的宽带子,双脚踏板上下交替,双手轮换着操纵机杼和机梭子,眼睛一刻不停地盯着来回运转的纺锤(纺锤,两头尖尖,中间空心。空心的部位固定着棉纺线球。纺锤左右横向不停地来回穿梳在经线里,把一丝一丝的纺线紧压在经线的缝隙间。作横向运动的纺锤释放的棉线即是纬线)。若是遇到了断纱或跳线头,师傅会立即停下机器,挑出断纱,细心接好线头。织布机的动力是来自人的力量,正是在人的各方力量的协调下,织布机才能正常运转起来。织布过程中,师傅需要做到脑、手、脚、眼睛并用,方可协调各项动作,方可完成每一样任务。
三伯父凭借一手好的织布手艺,赢得了爱情。三大娘年青时是邻村里一位优秀的姑娘,村里村外有多少男青年早把目光盯上了三大娘,可三大娘就是没有心动。因一次三伯父来邻村里织布,三大娘一眼就看上了三伯父,三伯父也是一眼看上了三大娘。有情人终成眷属。邻村那个优秀的姑娘,后来就成了我的三大娘。
早些年前,三伯父已经离开了人世。但他最心爱的宝贝——木制织布机却留在了人间。这架木制织布机历经百年的岁月,养活了几代人,成就了几代人的梦想。如今,它静悄悄地躺在那间黑暗的老屋子里,终日不见日光,落满一身的灰尘。真可谓物是人非啊。
在我国,棉文化的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木制织布机风风雨雨地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历程,完成了时代赋予它的光辉使命。到了现代,发明了多种形式的无梭织机,比如剑杆织机、片梭织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多相织机、磁力引纬织机等。无梭织机的出现,无意中加快了纺织革命的步伐。
木制织布机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产物。它的发明和创造,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音,也为中华棉文化的发展涂上了一笔浓墨重彩。无论时代发展到何时,曾经给我们带来温暖与幸福的木制织布机,都不该从人们的记忆中淡淡而去,而像三伯父这样的织布人更应该留驻史册,不被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