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给女儿的12封信---第九封信:认出改变,拥抱改变
想知道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你必须先了解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各种改变。这个世界是变动不居的,你眼前的功课是找出一个方法处理这些改变。那些不愿意承认改变的到来、不肯接受改变的人会被时代淘汰,而得益的是那些能看出改变、拥抱改变的人。
每一件事都会改变
想知道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你必须先了解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各种改变。
所有的社会环境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有些人把这种改变看成社会开放的证据,有人则视之为锁国政策的象征。不论你的观点如何,不接受改变就像逆流而游,与这股力量对抗的你,迟早要灭顶的。
没有人可以违抗供需法则而幸存
1991年,全世界目睹了一个巨变:苏联的瓦解,一个因为共产主义已经行不通而无力再维持其政治架构的集权政府的瓦解,一种故意对基本经济原则——任何一本经济学教科书的第一页就看到的两个词:供给与需求——装聋作哑的意识形态的瓦解。
共产主义的失败其实是很合逻辑的。供给/需求决定所有东西的价格,要长时期维持一个扭曲的价格结构是不可能的事,即使在单一国家都不可能,没有任何政府或帝国可以成功抵挡供需法则。当我在80年代末期,骑摩托车经过苏联的几个城市时,放眼望去尽是愁容,当时我就知道共产主义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果然两年以后,苏联就瓦解了。
改变可以是催化剂
当我给投资人忠告时,我总是强调要“认出改变”。成功的投资者设法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能够以低到不可思议的价格购买股票和原物料,只用很少的钱冒险。
光见到价格便宜不应该是你投资的理由。假如某样东西一直很便宜,那么它就没有被投资的价值,它的股票不过是一张没有价值的纸。要让一只很便宜的股票上涨,一定得要有“催化剂”,就像化学实验一样,必须加入加速反应的物质。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改变”的功能就像催化剂,这种改变不但必须对国家有非常大的冲击,形式上还需要被认定在它发生之后几年内会引起实质的改变。
日本已经成为一个可以说“不”的国家
日本这个岛国在种族上很单纯,这个一致性带来好处,思想方式的统一是它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缺点在于这种社会很僵硬,缺少弹性。80年代时,我认为日本是一个一流的国家,无论我要任何种类的服务,不管能不能达到我的要求,他们都热切地回答:“是。”即使已经超过营业时间,他们还是热心地服务我,这正是为什么我觉得这个国家是第一流的。但是日本似乎不再是这样的国家了。
在千禧年我第二次环游世界时,才发现这种僵化已经到达无可救药的地步了。例如,在一家餐馆中,我请侍者给我一碗饭,侍者告诉我他不能给我菜单上没有的东西——即使每个人都在吃寿司:用米饭做的寿司。我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中都能用我的手机——除了日本(还有印度)。即使在非洲都能用,我的信用卡在日本却行不通,因为它是外国核发的。你看它僵化到什么地步!
不过我的确感觉到至少有一种改变就要发生了。日本的选民过去从来不曾对腐败的自民党说“不”,现在准备发一个明显的讯息给他们的政客了。因为他们对国家一直走下坡的经济衰退现象感到忧心。当时日本的股价很低,似乎可以做中期的投资,但是我必须说日本不适合做长期投资,因为这个国家有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出生率降低,而政客始终拿不出对策。除非有新的对策改善这个困境,不然一百年后就没有日本了。
日本的选择有:(1)奖励生育,(2)鼓励移民,或(3)忍受生活水准的降低。日本人目前不打算生孩子,又不开放新移民,所以他们只有看着生活水准降低——至少成人是如此。假如情况继续下去,日本的年轻孩子会对父母、祖父母留给他们的烂摊子大感愤怒。我开始研究Hello Kitty的股票,我预期某些改变会发生。
你在单身酒吧得不到什么东西——调酒师会比你学到更多的经验、赚到更多小费。你会注意到,老板不会在下班后,每天跟死党出去喝酒,这正是为什么他是老板。
永远对改变保持觉知
这个世界是变动不居的,你眼前的功课是找出一种处理这些改变的方法。我所谓的改变不是那种表面的,而是基本的、深层的、通常几十年才会发生一次的转换。世界现在正在转变,那是在21世纪有潜力能够变成超级强国的,不是美国,而是中国。当我在二十多年前横越中国旅游时,我就感觉到这个改变即将发生。我亲眼看到、而且真正感觉到中国的潜力:它有十三亿人口,它有超强的经济能力。过去一段时间这个改变已经发生,不久的将来就会将中国引导到一条世界强权的路上。
当我还是个小孩时,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现在我们是历史上最大的债务国,在许多地方都过度开发、过度扩展。当你们的祖父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飞行员复员,解甲归田回到奥克拉巴马州时,每个人都知道英国是最强、最富有的国家;曾几何时,不过一个世代之内,它失去了它的帝国,经济崩盘,甚至得实施金融管制,一败涂地。
我在想,你们能够适应发生在周围的改变吗?还是你会抵抗改变,一直怀念一去不复返的好日子?那些不愿意承认改变的到来、不肯接受改变的人会被时代淘汰,而得意的是那些能看得出改变、拥抱改变的人。
既然我们谈到老板:几乎没有理由要你去跟你的老板单独出去喝一杯,更不要说出去和他一起用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