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为什么产生不了新流派?

 京剧艺术,是生长在东方文明古国中华大地上的一片茂盛的森林。每一棵树,就像一个剧种;每一个树枝,是一个流派;每一片树叶,是一个演员。没有树枝的树,即光杆的树,是缺乏美的树,甚至难以称之为树。
 中国的“国剧”京剧,以徽班进京200年计其历史,可以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大约50来年。第一阶段,发芽阶段;第二阶段,成苗阶段;第三阶段,枝繁叶茂,流派纷呈阶段;第四阶段,即近50年。
 中国京剧最近50年,基本上没有出现有影响的新流派。上海当家的,是言派和麒派。这一点,看一看他们的新戏《曹操与杨修》和《狸猫换太子》就清楚了。河北省,承传着奚派。在北京,梅派、马派传人遍地。实际上,这两个流派,已经成了京剧的普及派。
 包公戏,几乎成了裘派的一统天下,高派只剩下了辛宝达一根独苗。小生戏,叶派发达,姜派式微。很值得一提的,是程派。从舞台上的大梁到戏校的学生,都不乏其派。后起之秀,多而质优,很是值得京剧骄傲。然而,我们掰着手指头数一数,当今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这些流派——梅派、程派、马派、麒派、言派、奚派、还有裘派、叶派等等,有哪一派是近年出现的新流派?
 
我深究其原由,以下几点,不可不正视:
 第一,缺少剧目。京剧200多年创作的剧目,总计有5300多出。按照这个数字来平均的话,每十年要有260多个新剧目诞生。我们现在每年究竟能创作多少个新剧目?50年前京剧艺术出现的有影响的有生命的流派,有十几个。这说明,平均要有50来个剧目的支持,才能产生一个流派。京剧艺术的流派,是京剧艺术质量的一个参照系数。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
 第二,艺术是个性的表现,艺术创作是个人的劳动。它和科学发明有着同样的道理。如果完全取消了各有千秋的戏班制而改为清一色的戏曲学校制,共性取代了个性。可能等到演员在学校毕业了,已经过去了创造新流派的基础年龄段。
 第三,青年演员们较普遍地存在着浮躁心态,热衷于短期行为。只想通过几出戏甚至于几口唱来得奖、出名,耐不得寂寞,不能静下心来,去下功夫追求和创造自己的新剧目并通过这些新剧目来形成自己的新流派。而今天那些频繁的大奖、大赛,又助长了这种短期行为和浮躁的心理。更令人奇怪的是,那些如牛毛般的奖和赛,又从不把演员创造自己的新流派作为奖和赛的内容。这实质上是否定了青年演员创造自己新流派的重要性。
 第四,创、演分家。不是京剧唱我,而是我唱京剧。流派,只有主角在创作当中有意识地体现我之特色才能够形成。今天的演员,按照编剧的剧本和作曲者的曲调来念、唱,按照导演的意图和武打设计者的套路来做、打,演员们都成了一个个身上拴满提线的木偶,他们怎么能够创造出自己的新流派!在这一点上,“样板戏”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唱腔上,一个音符也不能动;表演上,一个姿势也不能变,甚至于连演员衣服上补钉的位置、大小、颜色、形状都不能走样!这哪里是艺术,简直是绳索!过去的一部《玉堂春》,梅派有梅派的表演,程派有程派的唱腔。今天的一部《红灯记》,100个剧团来演, 也是一个味,不会走“样”的!
 第五,今天的中青年演员,较普通的已经不具备创造自己新流派的素质。这种素质不是在“学”上。今天的中青年演员,“学”的功夫很好,程派、裘派的传人们,真是学派学到家了。我们所说的素质,是指在演员们的“创”上。今天的中青年演员,有多少能够自己主导编剧、作曲创作出新的流派剧目?没有新的流派剧目,哪来的新流派?这个问题的出现,与我们戏曲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的淡化有很大关系。
 第六,京剧的流派,是一个艺术综合整体。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都有自己的特色。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美学思想作为艺术实践的指导。像梅派,讲究中和之美,继承了历史上宫廷雅乐传统。所以,看起来,听起来,都很稳重、舒展、大方、流畅。而程派,则讲究对比之趣,无论是唱念,还是做舞,无处不体现对比,如急缓、抑扬、收放、刚柔等等,仅仅在某一个方面有一点特色或者在某一点上有一手绝活,不能称其为流派。当今,廉价的流派桂冠到处飞,京剧界上了一点年纪的演员,几乎都成了一派,此为不可取。
 第七,京剧艺术的历史实践告诉我们:流派的创造,要根据创造者的自身条件来定位和发展。这已经成为一条艺术规律。演员形成自己的流派,切记要扬长避短,甚至要化短为长。周信芳,本来嗓音缺乏明亮。但他却将此化短为长,形成了一种“云遮月”的朦胧美。同时,他又在唱之外的做、念上开拓,刻意夸张,终于创造出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麒派京剧艺术,成了一座高山。有些人,不根据自身条件,盲目去学习某一流派,甚至根本不清楚某一流派的历史和素质要求,南辕北辙,削足适履,结果是可想而知。
 其实,每个演员都存在着形成自己流派的基因,都有成为一个流派创始人的可能。人们也在期盼着京剧新流派的诞生。中国要想出现京剧新流派百花齐放的局面,不是不可能,但任务艰巨:一,我们需要对历史反思,认识失误和差距是痛苦的;二,要对京剧艺术现行的教育、体制等进行深入的改革,这也是不容易的;三,演员自己,要从浮名虚誉中跳出来,要从短期行为中跳出来,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远大志向,要有一种“不成流派枉为艺”的劲头。
 (《光明日报》1999年第10期)
(0)

相关推荐

  • 文武昆乱不挡、又美又潮的梅派大青衣(下)

    1993年,剧团里几位青衣演员相继离开,史依弘抓住机会,在梅派经典戏<贵妃醉酒>中大放异彩,获得认可. 一年之后,22岁的史依弘凭借<扈三娘与王英>,一举拿下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 ...

  • 浅谈戏曲之现状

    关于中国的戏曲,在欣赏之余,也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思考.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q ...

  • 【转载2】程砚秋

        三.张火丁对<荒山泪>的继承     张火丁有多么崇拜赵荣琛,就略去不说了.     战友京剧团期间,在李文敏教学汇报演出中,张火丁终于有缘见到心中的偶像.机不可失啊,合个影先,她 ...

  • 回顾 | 凌珂在泰州演出《四郎探母》

    梅郎故里 戏曲圣地 3月30日晚 在泰州大剧院 首届中国泰州"百梅争艳"戏曲汇 "梅花奖"精品剧目展演  完美首秀  艺术家董圆圆.凌珂.李海燕 联袂演绎的&l ...

  • 程派又迎后来人丨我院二级演员焦晓霞拜师著名京剧程派表演艺术家迟小秋

    12月20日,我国京剧四大流派之一的程派艺术大家庭喜迎新弟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迟小秋先生正式收徒,我院二级演员焦晓霞拜入程派门下. 出席收徒拜师仪式的领导及有关人员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巡视 ...

  • 京剧当代四大青衣

    京剧当代四大青衣 世界上还没有一种文化形式和艺术形式,像中国戏曲这样拥有如此巨大的文化覆盖和渗透的能力.有人说,京剧有帝王气象:可见这份气度令诸多艺术形式望尘莫及. "四大名旦"是 ...

  • 如何催生京剧新流派?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随着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的开展.各类京剧大赛的举办以及京剧申遗的成功,京剧的传承和发展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重视.然而新时期以来,京剧界不再有新的流派诞生,这无疑成为京剧从业者和广大 ...

  • 让京剧新流派难产四大因素

    1979年初春,北京京剧院成立.今年,这一京城文化的金字招牌将迎来30岁生日,从4月1日起,声势浩大的院庆纪念活动将拉开帷幕.而立之年的北京京剧院名角众多,目前是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在北京乃至全国的演出 ...

  • 喜剧没有新流派

    中国的喜剧很久没有产生新流派了. 放眼望去,新世纪崛起过"四大天王".借着话剧改电影东风的开心麻花,把脱口秀扎根本土市场的笑果文化,真正中国传统特色的则是如今桃李满天下的德云社&a ...

  • 炉石传说哨所新流派 炉石变塔防游戏?网友:出个建筑种族吧

    在老皮发布的真人炉石CG中,除了两个传说随从之外,还公布了新版本的一个新的套路:哨所流,哨所不能够进行攻击,但是效果非常强力,随后国外主播Eduquesa公布了一个可以配合哨所的中立传说,让我们一起来 ...

  • 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王婷老师在顺义区开展“京剧进校园”师资培训新举措

    近日,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戏曲演唱能力提升培训班"在顺义区教师考试研究中心举行,此培训得到了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的大力支持. 京剧系一直强调京剧要服务于社会,要大力配 ...

  • 名角扎堆京剧院 新流派“难产”40年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北京京剧院的前身是四大名旦各流派剧团经几番组合成立的北京市京剧团和由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组成的北京京剧团.该团名角众多,在 ...

  • 新流派难产,专家谈原因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长按二维码,赶快购买吧! 观点一:个人风格缺乏发展空间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认为,体制与流派的产生关系最为密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解放后 ...

  • 他是?紫砂舞者,书画大家,“叛逆”的新流派!

    他是一个书生, 一个沉静的舞者, 一个用紫砂 写下无数诗篇的传人. 传统派说他现代, 现代派说他传统. 于是,他在这些角色里穿行, 叛逆者.卫道士, 不一而足. 1 从陶记事 一代大师 吴鸣 中国陶瓷 ...

  • 当代紫砂新流派、创作巨匠——国大师吴鸣

    吴鸣,字怡陶,正高级工艺美术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陶协陶瓷艺术委员会会长,<江苏陶艺>主编,江苏省书法家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