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越大想得越小——优秀投资者如何思考和决断
这是庐山面目的真面目第544篇原创内容,2020年第53篇。
本篇的主题是关于投资。
前段时间,第一次收到出版社赠书。这应该是一件非常值得纪念的事。
作为一个以终身学习为主题的公众号,能够得到出版社的青睐是如此令人开心。特别是这个出版社,是我心目中国内前三的出版社之一——机械工业出版社。在此对出版社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事先声明,我并非是因为拿到了出版社的赠书,而写作本文。而是这本书本身既符合我分享的主题,也带给我很多收获。
这本书名为BIG MONEY THINKS SMALL,中文名翻译为大钱细思,我更愿意称呼为:钱越大想得越小。
作者是乔尔·蒂林哈斯特,国内投资圈称呼他为T神,现任富达低价股基金掌舵人,被誉为彼得·林奇接班人,拥有30余年基金管理经验,迄今已连续28年管理富达400亿美元基金,以年化13.8%的回报率大幅超越指数。
看到这里不禁感叹,28年获得13.8%的年化收益率,已经足以封神。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为本书做序。当年是彼得·林奇发现和招募乔尔加入富达基金,可谓是乔尔的伯乐。彼得·林奇称呼乔尔为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这样的称呼让人觉得彼得·林奇对于后辈的称赞毫不吝啬美誉,如果去掉之一,彼得·林奇本人才是唯一配得上这个称呼的人。这让我不禁钦佩起彼得·林奇的胸怀。人只有优秀和自信到一定程度,才会毫无保留的称赞和欣赏他人。
国内投资人为本书做序的包括中庚基金首席投资官丘栋荣、金石致远CEO杨天南、点拾投资创始人朱昂。安澜资本执行董事陈达为本书撰写了导读。
1
何为钱越大想得越小
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投资特别是炒股不看宏观经济等于瞎子在雷区里裸奔。
本书鲜明的指出,如果你认为宏观经济能告诉你股市会如何发展,那你就把逻辑关系弄反了。
股市一般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会告诉我们未来一段时间的宏观经济会如何。
而不是反过来。
宏观经济数据和特定公司及其股价之间的关联是微弱和不稳定的,其中的逻辑关系常常令人费解。数据展示了过去的信息,而股票价格反映的却是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
但现实中大多数人总是想要从宏观经济中搜寻投资的启示。
例如紧盯利率,在加息、降息的传闻和判断中躁动不已。
并不是说投资不需要懂利率,恰恰相反,利率反映了市场的血液——钱的价格。但研究利率未必对投资股票有什么帮助,特别是在短期。
如果研究宏观经济可以指导投资,那么投资收益最好的人一定包含许多一流的经济学家,特别是主要研究宏观经济的大牛们。
事实上,著名经济学家里做投资比较成功的,只有凯恩斯,而且还是在不断亏损和试错之后,才取得了成功。
早期凯恩斯凭借自己在宏观经济上的卓绝造诣做自上而下的投机与投资,结果惨败在大萧条的最前线;后期开始关注微观的公司本身,做“想得小”的投资,才获得了成功。
与其同时代且齐名的哈耶克,诺贝尔奖金在股市中亏损殆尽。其他众多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没有谁在股市获得了成功。
本书作者告诉我们的是,大资金想得都很小。什么升息、降息、M1、M2,别把投资想那么大。
当然诸如GDP这种信息仍然需要关注,但不值得花费太多精力。
与其陷入整体经济所产生的汪洋大海一般的信息,不如多研究专属于某家公司的信息。
我曾经与日新投资创始人郭祥虎探讨过这个问题,他的答案我非常满意:日新投资之所以有时会和客户分享宏观经济,是因为很多客户非常关心。但这与我们做好投资,并没有非常紧密且直接的关系。
2
投资的心理
市场最大的危险来自投资者对现实的误解。这一误解是金融市场一直在繁荣与萧条两者之间无限循环的根源。
荷兰郁金香狂热、英国南海泡沫、1929年大崩盘、日本金融危机、科技股泡沫和次贷危机,都是误解的产物。
在群体性行为的影响下,大家都在不理智的投资,这样可以使自己看起来并不孤单。对这一类人来说,有陪伴的错误好过独自正确。这样的人不会理智思考,也无法透过现象看到事务本质,他们只热衷于壮观的场面以及夸大的言辞,夸夸其谈的谬论在这些人群中更容易传播。
有效市场假说,是一个极具误导性的理论,尤其是对于投资者来说。
在作者看来:完全公平的、对等的信息披露是不存在的,但相对公平是可以做到的;
所有人对信息的解读完全一致是不存在的,但大部分人对信息解读比较接近是可能出现的;
完美预测市场走势是不存在的,但合理判断市场是有可能的;
试图正确评估价值是投资者需要做的事,但并非所有买家都是投资者;
投资者应该只在股票被错误定价时才进行交易,但大多数人不会遵守这一原则;
交易成本并非像假设的那样不存在,只是比较低而已;
理论假设并不参考税负问题,可是现实中不会有谁在交易后不交税。
书中总结想要在投资中避免犯错,需要做到五个方面:
理性投资;投资熟知的领域;与诚实、有能力的人合作;避开容易过时的商业模式或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正确估值。
投资中容易犯下的错误主要有五类:
因为感性而做出的投资决定;自以为是;将资本托付给了错误的人;选择了因业务模式过时、恶性竞争和过度负债而容易破产的公司;追逐高价股,容易发生在具有生动故事的股票上。
锚定效应、可得性法则、叙述谬误、过度自信,都会对投资产生普遍影响。
只有具备训练有素的直觉、理智决策、成为好奇的怀疑论者、独立思考、乐观地解决问题,才能战胜心理偏差。
作者在书中指出:我所认识的每一位成功的投资者都具有好奇心,并且他们都奉行终身学习。
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与践行终身学习,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