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我不想给你做保姆了”

亲兄弟明算账,

才是关系长久的关键。

可“明算账”这回事,

又往往会因“亲”而难以实施。

文/婉兮

滑动可翻看《妯娌》目录

1、第一次见面,我就和妯娌结仇了

2、未来妯娌是泼妇,婚还结吗?

3、妯娌图爱,我图过日子

4、我吃过的苦,你凭什么不吃?

5、妯娌演了一出宫斗剧

6、最理想的结婚对象:有车有房没有娘

7、一个被彩礼坑惨的儿媳妇

8、妯娌献殷勤,我好慌

9、婚礼前,婆家人干了尴尬事

10、妯娌办婚礼,我受尽委屈

11、我的女儿,绝不能走我的老路

12、新婚之夜的秘密

13、凤凰男的心愿

14、有公公没婆婆,是种怎样的体验?

15、疯狂的单亲妈妈

16、妯娌的爸爸没了,我必须去送吗?

17、结婚前,我逼老公看了《双面胶》

18、妯娌的私密事儿

19、老公是懒汉,我该怎么办?

20、我要是于翠巧,早就离婚了!

21、许安的温柔

22、穷人的自尊心,有没有必要?

23、小时候是兄弟,长大是亲戚

24、沈砚君的烦恼,于翠巧怎么会懂?

25、沈砚君的难言之隐

26、一个女癞皮狗的前半生

27、泼妇与贵妇之间的距离

28、打工夫妻的心酸一夜

29、当一个底层女人要崛起

30、妈妈得了乳腺癌

31、没界限、爱计较,但我是个好妯娌

32、妯娌的心机,难以启齿

33、找个合适的保姆,比找老公还难

34、完美丈夫的歪心思

35、请妯娌做保姆,是福是祸?

36、当两个女人惺惺相惜

37、做保姆第一周,于翠巧愤怒了

38、我是凤凰男,我就一定渣?

39、妯娌做起和事佬

40、沈砚君的新欢和旧爱

41、大哥和大嫂,是完全不同的人

42、保姆难为

43、给大嫂的妈妈做保姆,太憋屈了

44、富婆与小白脸,不可言说

45、于翠巧的老公,到底好在哪里?

46、妯娌爱贪小便宜

47、当保姆不把自己当外人

48、和丈母娘相比,我爹好可怜

49、沈砚君和许平的根本矛盾

50、老婆太理智,好事还是坏事

51、结婚,多少是要有点爱情的

52、我们对凤凰男的刻板印象

53、都是一家人,分什么你我?

54、沈砚君,你老公出事了!

55、沈砚君,你也会吃醋啊?

56、许平那样的凤凰男,我恨不起来

57、于翠巧,没你这么做保姆的!

58、这是最真实的于翠巧,你怕不怕?

59、大嫂,我不占你便宜了

60、我努力半生,就是为了不娶“于翠巧”

61、不做一家人了,安心做保姆吧

62、你的老公,被富婆看上了!

63、沈砚君,你变了

64、和前男友重逢,是种怎样的体验?

65、贫贱夫妻的恩爱,没了

66、好险!许安差点背叛老婆了

67、大哥的丈母娘家,我不能住?

68、前男友的深情,不值钱

69、大嫂,我真的不想做保姆了

70、于翠巧得到的深刻教训

71、许安,让你爸爸来带娃!

72、独居的公公,跟寡妇好上了

73、黄昏恋里,有没有爱情?

74、于翠巧:我为什么反对公公再婚?

75、公公的黄昏恋,难了

76、父母永远是输家

77、丈夫先斩后奏,把公公带回家

78、妯娌之间,谁又比谁更高级?

79、试探老婆的许平,栽了

80、我嫁的是他一个人,又不是他全家

81、女人的白月光和朱砂痣

82、如果父亲是渣男

83、我年过三十,依然害怕父母离婚

84、婚姻里的“双标党”

85“许安,能不能有点男人样”

86、妯娌过春节:你出钱来我出力

87、情敌相见,分外眼红

88、当于翠巧变成“沈砚君”

89、这样的娘家人,一个都嫌多

90、和娘家人撕破脸,真爽

91、于翠巧的幡然兴趣

92、许平的心病,越来越难治

93、妻子的日记里,藏着残酷真相

94、于翠巧的人生转折

95、60岁的父亲说,他要离婚

96、“31岁,我劝母亲离婚”

97、一个恋爱脑的成长史

98、“因为父母,我不愿离婚”

99、“怀孕还敢做护工?想钱想疯了”

100、“大嫂,我不想被你瞧不起”

101、夫妻间的脓包,终于戳破了

102、老婆,我希望你爱我

103、“沈砚君,你大姨妈来了没?”

104、“孩子留不下,我们就完了”

105、“许平,我们好好过日子”

106、离婚,任何时候都不晚

再度踏进董月的家门,于翠巧竟莫名生出些熟悉感和亲切感。

屋子里的陈设并未改变,和上次一模一样。就连茶几上的果盘中,都放着几乎一模一样的三个香蕉。

董月道:“人老了,牙口不好,只能吃些软和的。”

于翠巧将这句话默默记在心里,第二天来时,便拎了些橘子和龙眼:“这些水果都不算太硬,董阿姨,您尝尝。”

董月倒也领情,笑呵呵道了谢,晚饭后便和于翠巧分食,一边吃,一边夸她会挑水果。二人看着电视、吃着水果、说着闲话,恍恍惚惚间,于翠巧只觉得此画面似曾相识。

又或者,那是自己幻想了多年的,与母亲相处的画面。

于母自然不是这样的。

老太太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大字不识几个,对“女人”的所有认识,便是生儿育女、相夫教子。且处处以儿子为先,“有了儿子,才算是完成任务。”

偶尔打电话来时,老太太也会叮嘱女儿,赶紧再给许安生个儿子。

“你上次小产,也应该养好了,抓紧时间。有了儿子,什么都好说。”

于翠巧哑然失笑。

小产至今,母亲并未前来探望,只在电话里随意关心几句。但那关心来源于担心,她害怕女儿伤了身子,不能再为许家开枝散叶。

如此,难免又要造成娘家人的心理负担。

这次,于翠巧一口啐了回去。

“儿子很好吗?那你看看你儿子是个什么怂样!30多岁了,一天天的游手好闲,媳妇娶不上、房子盖不起,这就是你心心念念的好儿子!”

她被伤了心,对母亲自此敬而远之,连开店的事儿,都懒得告诉娘家人。

可纸终究是保不住火的。

李彩霞来店里看过一次,回到老家后,免不了添油加醋一顿说。没过多久,哥哥于定强便施施然来了,美其名曰,要帮妹妹一把。

当初向母亲借钱,于翠巧雄心万丈。

那时候,她刚刚参加完大哥大嫂的婚礼,对城市的认识浅显而直观,只认为城市遍地黄金,随便低一低头,就能挣得盆满钵盈。

她计划着先用一用父亲的赔偿金,待自己混出名堂,自然会拉哥哥一把,再把母亲也接到城里去,一家人守在一块过日子。

彼时的她,对娘家依然无限依恋,将母亲和大哥视作一诺之外的至亲之人。

就连许安,都要屈居二人之后。

可如今时过境迁,她对娘家人的热情和依赖,已被磨灭得干干净净。

所以面对找上门来的哥哥,于翠巧只不咸不淡打招呼,买了快餐招呼他一起吃,开口亦是明知故问:“哥,你来找我有事儿?”

于定强对那二荤三素的盒饭不大满意,正用筷子从芹菜粒中挑肉沫,瓮声瓮气道:“我是来帮你的。”

好一个“帮”字。

将于定强的目的和自我定位赤裸裸展现出来。看来,他并没有把自己当作是从妹妹那里领工资的雇工,而是能够颐指气使的兄长。

于翠巧冷冷一笑:“有劳你操心,不过我这不缺人手,要不你上别处看看?或者玩上一两天回家去。”

她干脆利落地打发于定强,不愿给他任何希望。

于定强见妹妹有了做小老板的架势,便也把态度收了收,将姿态低了低。

“翠巧,这么个铺子,你一个人哪里忙得过来?我来了,多少能帮衬帮衬,让你轻松些。俗话不是说了吗,打战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若放在从前,于翠巧会一口应下。

一家人嘛,粘合在一起,力量会远远大于单打独斗。但在城里闯荡过后,她的想法越来越接近沈砚君。

没有分寸和距离,“一家人”就是彻彻底底的灾难。

遭到拒绝后,于定强在妹妹的店门口大闹一场。

但于翠巧不为所动,任凭他撒泼打滚好话歹话说尽,她依旧面不改色不为所动。看热闹的人多了,她便高声呼道:“老爸的赔偿款,你全部独吞,现在还有脸来我这里打工?”

她终究是和沈砚君不同。

撕开伤口露出伤疤这回事,她毫不畏惧,并没有丝毫“家丑不可外扬”的顾忌。

这层顾虑一抛开,人便坦荡起来,反而赢得围观群众的同情心。

见大家纷纷指责自己,于定强脸上也有些挂不住,对妹妹说几句狠话,便狼狈离开了。

反倒是许安于心不忍:“其实,留下也没什么。店里活儿多,你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你又不肯让我帮忙……”

他是真的心疼妻子。

包子铺开张,于翠巧的繁忙程度有增无减,他看在眼里,自然希望她减轻负担。

但于翠巧把眼睛一横:“请神容易送神难,你不知道这个道理吗?就算真要雇人,我也绝不雇亲戚!”

说话间,脑子里呈现出的画面,却是她在白慧家中做保姆的时光。

她自嘲一笑,只觉得过去的自己太傻。赚钱这种事,与亲情本就有些相互违背的意思,若有可能,最好不挣亲戚的钱,也不要被亲戚挣钱。

亲兄弟明算账,才是关系长久的关键。

可“明算账”这回事,又往往会因“亲”而难以实施。

孕期近半,沈砚君打算请保姆。

虽然白慧已经出院,可到底是孱弱病人,坐镇指挥还好,亲力亲为却无法做到。加上她反应大口味刁,所以一直蔫蔫的,胎儿还有些偏小的趋势。

无奈,白慧亲自给于翠巧打电话,希望她暂时关闭包子铺,过来帮着照顾女儿。

“翠巧,价钱好商量,主要是我力不从心,你嫂子这边,情况又实在是麻烦。”

白慧张嘴,很是为难。

毕竟上一回,是自家姐姐把于翠巧逼走的。

如今对方开了店、创了业,再贸贸然叫回,多少有些不合适。

但她又隐隐抱着希望。

于翠巧为人热情,把亲情看得比什么都重,如今家人有难,想必能两肋插刀。

可这次,白慧的如意算盘失算了。

于翠巧甚至没有迟疑,便干干脆脆拒绝要求。

“婶儿,实在抱歉,我这边真的是走不开。店里生意忙,老顾客也多,如果关店,只怕我的客源就断了。这样吧,得空我会过来给大嫂做饭。保姆呢,你们就另请一个,好不好?”

虽是拒绝,但也有理有节,让人根本无法挑出毛病来。

白慧的嘴巴张了张,最终也只能客客气气道:“没事儿的翠巧,事业要紧。”

毕竟在她和女儿的行为准则里,分寸感和距离感至关重要。她们无法像从前的于翠巧那样,理直气壮地“亲如一家,不分彼此”。

董月得知,对于翠巧翘翘大拇指:“你是对的。”

于翠巧轻轻一笑,没再多说什么。

可一有空,还是紧赶慢赶往大哥大嫂家中跑,把自己的拿手好菜做了个遍。

-未完待续-

-作者-

婉兮,90后写手,不偏激不毒舌,有温度有力量。微博 @婉兮的文字铺,个人公众号:婉兮清扬(ID:zmwx322),已出版《那些打不败你的,终将让你更强大》,《愿所有姑娘,都嫁给梦想》。

婉兮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