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广东、江苏、山东三强之争还有多少悬念 ?
原本结果越来越难以预测的沿海经济大省经济总量之争,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似乎又要没有多少悬念、没有多少神秘之处的时候了,亦即广东当老大,江苏列第二,山东做老三,因为,彼此之间的差距开始拉大,而不是缩小。
曾几何时,山东一度位列广东之后,为全国经济总量第二大省,江苏则位列全国第三。随着江苏成功超越山东成为全国第二大经济大省,其与广东的距离也在不断缩小,到2015年,双方的差距已经只有2700亿。也就是说,按照前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江苏反超广东成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也未时不长。
然而,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江苏赶超广东的步伐似乎又放慢了,脚步也显得沉重起来,出现了耐力不足、后劲不强的现象,很难再看到超越的迹象。山东则更是双腿灌铅、步伐凌乱、行动迟缓,毫无赶超的斗志。虽然后面的追兵——浙江省,在经济总量上还与山东有着较大的差距,但是,发展的势头却让山东没有任何可以喘口气的感觉。
沿海经济大省之间的竞争,是否到了偃旗息鼓、鸣金收兵的时候,江苏、山东还有没有赶超广东的希望,为什么江苏和山东会突然出现后劲不足、增长乏力的现象,都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
从总体上讲,沿海经济大省出现经济下滑、增长乏力的现象,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冲击是分不开的。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又不难发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沿海经济大省之间的你追我赶,还是有一些经验可谈、规律可循的。其中,变与不变,是沿海经济大省经济增长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在变与不变之中,各地在不同时期通过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和发展景象。
广东能够一直占据头把交椅,毫无疑问依托的是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特殊条件反射,利用的是深圳特区以及与香港接壤的优势。正是因为有了对外开放前沿阵地这块“金字招牌”,广东也才能在地区竞争中一直保持优势,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如果不是对外开放,广东要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是不大可能的。特别是深圳的异军突起,更是让广东具有了更强的竞争力,也有了一定的经济辐射能力。如紧靠深圳的东莞等地,如果没有深圳的带动以及与香港近的地理条件,是不可能迅速成长起来的。
广东的一马当先,正是依靠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包括思想变化、思维变化、观念变化、思路变化,最终带来发展动力、发展潜力的变化。
山东能够在地区竞争中一度扮演全国老二的角色,靠的是两大优势,一是国有企业多、国有企业实力强,今天活跃在市场的许多山东企业,仍然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如海尔、海信等;二是重化工、重工业,如石油、煤炭、钢铁等。前者由于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其他所有制企业依据体制机制优势迅速崛起,国有企业不适应市场需要的弊端也越来越严重,发展的潜力也越来越小。自然,也就很难再在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中扮演主角。后者则直接与经济下行、经济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等有关,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最终,也就不得不放慢增长步伐,甚至出现难以运行的现象。
如果说二十多年前,山东抓住了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的机会,使一大批国有企业崛起在齐鲁大地上,从而使经济总量仅低于广东省的全国老二,可以看作是变的话。此后在其他地区都在改善企业所有制结构,积极寻求变化过程中,仍然死抱着国有企业不放,那么,危机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更重要的,山东的国有企业,很多还是重化工、重工业、高污染、高耗能等方面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需要进行结构调整的任务也很重,在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今天,自然也就只能差距拉大。
而江苏能够成功超越山东,并紧追广东不放,且在去年一度呈现出超越的势头,得益于走开放型经济之路,得益于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得益于提供良好的政策资源,得益于此后城市建设的大规模推进和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苏州工业园的建设,更让江苏的外向型经济走向了顶峰。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苏州、无锡等地的外向型干部,也成为了江苏全省、特别是苏北地区最主要的力量,从而在全省掀起了外向潮。
很显然,江苏在过去一段时间的成功经验,也来源于发展理念和思路的转变,来源于充分利用了紧邻上海的良好区位优势,来源于给了外商良好的投资环境。尤其是政府发展理念的转变,是江苏能够拉大与山东的距离、缩短与广东的距离最主要的方面,也是最成功的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环境营造方面没有江苏主动,没有江苏变化大。因此,在江苏快速发展、加速赶超的这段时间,广东的压力是比较大的,相对速度也是比较慢的。也许,正是认识到了这方面的差距,广东在积极改善发展环境的同时,紧密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实际,在全国又率先开启了经济结构调整之门,加快经济转型,特别是制造业,可谓用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将落后制造业淘汰,将先进制造业引进。也正是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广东才出现了华为、中兴、腾讯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和互联网公司等,经济活力才不断增强,经济增长速度也重新回到正常轨道。
相反,在这段时间,江苏却没有做出积极改变,尤其没有对已经固化的、且已经陷入结构失衡状态的情况进行调整,而是继续满足于“房东式”的外向型经济之路。结果,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外向型经济受到冲击,江苏的经济增长动力也就受到影响了,与广东的差距只能拉大。这,就是不变带来的后果。山东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自然比江苏更多更大,经济增长的潜力也更小。
这里特别要提一下浙江,虽然浙江的经济总量还无法与前三名相比,但是,其呈现出的发展后劲,却不容小觑。更重要的,在经历了前一轮的私营个体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停滞不前,特别是资本大量撤离实体经济以后,浙江的企业家们痛定思痛,开始“二次创业”。一些原本在外打拼的企业家,也开始回归故里,带领浙江老百姓进行“二次创业”。更何况,总部设在杭州的阿里巴巴,也在激活着整个浙江的互联网经济、小微金融经济等。这也意味着,未来沿海经济大省的竞争,悬念是:江苏还有没有继续赶超广东的勇气和能力,能在多大程度上赶超;浙江何时超过山东,入驻三强之列。至于山东与广东、江苏之间,已经没有什么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