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宝《中医食疗学》学习笔记2-10 秋风送爽道食疗
1、秋季气候特点
由夏到秋,气温下降,人体为了适应种种变化,生理代谢也会发生变化,饮食过于生冷,会造成消化不良,易生各种消化道疾病。
所以在秋冬季的食疗养生中,我们首先强调“秋宜温”,也就是说秋天应当避免吃凉性和寒性的食物,应当多吃一些温性食物。
另外,秋天燥气主令,人体常出现口唇、鼻咽干燥,干咳,皮肤干裂,大便秘结等现象,即 “秋燥”。秋燥主要靠预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
如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润肺去燥等功能。很适宜有内热,出现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结的人食用。
2、秋季食疗养生原则
(1)滋阴润燥为主。
秋季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佳,秋燥易伤肺,可适当食用芝麻,蜂蜜,百合,杏仁等具有润柔的作用的食物。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同时,适当多食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来补偿炎夏能量消耗所带来的机体养分的匮乏。
秋天进补要掌握适度的原则。可适当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选择既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重点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中国传统有贴秋膘的说法。前者如鱼,瘦肉,乌鸡,禽蛋,奶制品,豆类;后者如山药,藕,芡实,红枣等都可以在秋季食用。
另外,秋季还可以搭配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百合,银耳等,这些食物具有丰富的营养,对人体非常有效。
(2)调理脾胃是关键。
夏秋交接,气候变化,此时,人体消化功能较差,马上进补难以消化食物,尤其大量进食各种肉食,可增加脾胃负担,影响脾胃正常功能,可能出现恶心,食欲不振,伤食,腹泻等症状,即“虚不受补”。因而,在进补时,应当以不伤脾胃为原则。
在秋季进补时,如果大量进食肥甘厚味,会生湿化热。尤其是煎,炸,烧烤等食品不仅容易损伤脾胃,还会助燥为虐,加重秋燥,此时,宜食麻以润其燥。应当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多吃蔬菜瓜果,如冬瓜,萝卜,西葫芦,茄子,绿叶蔬菜及各种水果等。
另外,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的积蓄,应多吃一些有散发功用的辛香气味食物,如芹菜等。
补肺润燥,要多用芝麻,蜂蜜,水果等含水分较多的甘润食物,一方面可以直接补充人体水分,防止气候干燥对人体的影响和伤害;另一方面,通过这些食物或药物补养肺阴,防止机体在肺阴虚的基础上再受燥邪的影响。
早晨饮淡盐水,晚上饮蜂蜜水,既可以补充水分,又可以防止便秘,是养生保健的小窍门。
总之,秋季进补饮食养生要注重甘润温养,既不可过热,又不能太凉,以不伤阳,不耗阴为度。
秋季养生适宜的食物主要有: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大米,小米,玉米,荞麦,大麦,小麦,糯米,糙米,高粱,豆腐,豆浆,扁豆等。
2)肉蛋奶的选择:羊肉,牛肉,鸭肉,鱼类,猪腰子,猪肺,鳖肉,乌骨鸡,鲍鱼,鳝鱼,蛋类,奶类等。
3)蔬菜的选择:豆芽,菜花,菠菜,胡萝卜,茄子,莲藕,甘薯,马铃薯,山药,芋艿,芹菜,小白菜,莴笋,洋白菜,南瓜,菱角,百合,香菇等。
4)水果的选择:橘,柚,葡萄,柿子,梨,苹果,枣,香蕉,山楂,草莓等。
3、秋季疾病的饮食防治
秋季的饮食养生还应注意疾病的防治。
冷热更迭的秋季,早晚温差大,秋雨频袭,此时,呼吸系统疾病最容易复发,有体弱过敏性疾病的人,对温度变化敏感,适应能力较弱,容易诱发上呼吸道的感染而产生疾病。这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暖防寒,少食辛辣食物,戒烟少酒。
随着秋季气温的下降,有胃病的人,还应注意胃部的保暖,少食冷饮和寒凉的蔬菜水果。同时,老人,小孩是秋季容易感冒的易感人群,要注意随温度变化增强自己的体质,选择合适的衣物,同时增强锻炼,保证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
另外,秋季病菌繁殖较快,食源性疾病多发。食物应当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同时还应注意食品卫生,进食时细嚼慢咽,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
本节小结:秋凉燥邪是主令,尤当润燥以防病。饮食滋阴调脾胃,养肺方得三秋安。
食疗小贴士:杏贝蒸梨
材料:雪梨,杏仁,川贝
步骤:
1、切梨。将梨有蒂的一端横切一段作为梨盖。
2、掏梨。将剩余部分梨核及部分梨肉掏出,注意底部不要掏穿。
3、放入配料。将川贝,杏仁,清水放入梨中,并盖上梨盖。
4、入锅蒸煮。将准备好的梨放入锅中打火蒸煮。慢火蒸煮50分钟。
5、出锅品尝。将梨内蒸出的清汁引用,食梨杏仁及川贝。
功效:清肺化痰,止咳生津,用于咳嗽,痰色微黄,或无痰少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