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企业少缴公积金对谁更有利?

让企业少缴公积金对谁更有利?

全国楼市调控进入密集期,有关房贷、住房公积金等政策的变化总能牵动购房者、租房者的神经。1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三部门下发通知,将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政策延长至2020年4月30日。此外,缴纳单位可在公积金缴存比例下限5%到上限12%之间,自主确定比例。据悉,此举可为企业减负约300亿元。

通过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可能也是降低企业负担的一种选择,而且,通过测算,也确实减少了企业开支。但是,这些开支,到底减少在哪里,政策的出台,有没有真正产生实效,也值得关注。如果所出台的政策,达不到预期目标,不如不出台这样的政策。

众所周知,2016年出台的降低公积金缴存比例政策明确规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下限为5%,上限由各地区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程序确定,最高不得超过12%。缴存单位可在5%至当地规定的上限区间内,自主确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也就是说,12%是公积金缴存政策的上限。如果突破上限,就要把比例降下来,按照12%缴纳。

现在的问题是,能够将公积金缴比例放到12%的企业,都是些什么企业呢?此前是垄断国企,此后就是加进去一些效益确实非常好、员工也不是很多的企业。真正的实体企业,达到这一比例的并不多。这也意味着,公积金缴存比例新政,更多的是为那些效益好、有垄断地位的企业,真正的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并没有享受到这一政策的阳光雨露。实体企业、中小企业享受不到的政策,出台的意义在哪呢?

事实也是,公积金本来是职工相对稳定且可以支配的收入,更重要的,还可以免缴个人所得税。而现在,却把缴存比例降低作为一项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措施予以出台,看似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产生的“降低效益”,只是给好企业、垄断企业锦上添花,而不是给一般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雪中送炭。恰恰是,目前最需要的就是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锦上添花,只会对需要雪中送炭的企业雪上加霜。

更为重要的是,把一项并没有真正惠及到需要惠及的群体的政策,当作扶持政策、优惠政策对待,并列举出减负多少多少,会误导决策,让决策层误认为给企业减了多少负,产生了多少效果。实际上,就象出台降息降准政策一样,算算账,释放了多少资金,也提出了向实体经济华侨的要求,甚至是定向降准或降息,实际操作,却并没有真正流向实体经济,而是大多管涌了,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一点没有缓解,甚至更加突出了。降低公积金缴存比例产生的效果,与降准降息等资金管涌掉是基本一致的。

所以,与其出台这种并没有多少实际效果的降低公积金政策,不如继续在减税降费上下功夫,把能减的税再减下来,把能清的费再清理掉一些,特别是企业创办过程中的各种有偿费用,也可以作为清理收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中介机构的收费等。同时,对小微企业的税收,再扩大一些范围,也不会对财政产生多大影响。

我们说,会对员工利益产生不利影响的政策,可能不是惠及实体企业的政策,也很难认为是一项好政策,还是要尽可能少出台。政策也是资源,政策资源不能随便浪费。如果为出台政策而出台政策,不顾政策的效果,不顾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很难对实体经济产生真正作用的,甚至会误导和影响决策。

本文作者谭浩俊已入驻:

搜狐丨网易丨今日头条|

 天天快报丨一点资讯丨UC头条丨

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和讯博客

新浪财经|慧眼财经|云掌财经丨嗨牛财经丨

趣头条丨虎嗅网丨搜狐焦点丨

脉脉丨雪球丨同花顺丨

商务合作,24小时内回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