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坛上随记2021中秋
今天中秋节,一大早就碧空如洗,莫言说“中秋是最美好的季节”。疫情不消停,很多人不敢出游,就好好在家吃吧,于是今早南门坛上菜市场周边,车拥人挤,买菜的人貌似比平时多了一倍,很多中青年也来凑热闹。
福果园老板娘一边拣菠菜,一边说:“想去买两条黄鱼,摊位上竟然只剩一条,海鲜老板说今天很多人买菜不问价钱。”新丰乐菜场对面、君子弄102/104号新修铺面是活禽店,外面站满了等候杀鸡的顾客。这家店前年开业,起先只租了104号铺面。数月前发现,老板又租下了东邻102号铺面,应该是生意兴隆、扩展经营了。南门坛上改造之初就有过争论,正方认为改造后的历史文化街区,将会有大量琴棋书画高雅文创项目入住,外地游客纷至沓来。反方认为改造后依旧是个大菜市场,主要人流还是本地人来买菜,标志之一是新店铺租给杀鸡杀鱼。
摇手湾的人流也像回到了五年前,只是两边少了地摊卖菜。丰乐桥堍原丰乐蛋行在门面改造,匠人说坛上改造房子有补贴的。丁家角北口有个老阿姨卖毛豆、番瓜和芋艿,问芋艿啥价,答“三块”。今天中秋节,常熟人有吃糖烧芋艿的风俗。两个老伯坐在丁家角南口花圈店外喝茶,原住新建路7号的老头推着轮椅走过,停下来和他俩聊了起来,我就站在一边听,他们说的有点小问题,但他们并不回避我。老头的门面要求还没解决,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穷人只能消地光”。
有个老街坊走过,右手托着一付大饼油条,老伯调侃:“哎哟,今天改善生活啊!”回答:“老太婆烧香去了,没有给我泡粥。”又一个老街坊走过,比我上次看见他,多拎了一只痰盂,看他那苦恼的表情,所有的人都暂时闭了嘴。上塘街72号、陆尹一老师老宅里传来“嘀嘟嘀嘟”的锤打声,走进去一看,有个老伯在敲一块小铁皮。问他:“要做什么东西?”拿出一块严重锈蚀的铁皮给我看,原来是简易蚊香支座。我奇怪了:“买的蚊香盒子里都有啊。”他说:“我买的没有。”
老年茶馆外坐着两个老头,相貌看上去就很老,一问,果然,分别是86岁、90岁。正在这时,一辆“人力三轮车”惨烈的“嘎吱”一声,刹停在我旁边,只见90岁老头在桌上的不锈钢盆内掐灭烟头,站起身、登上三轮车、扬长而去。喝2块钱的茶,却乘5块钱的三轮车,我惊奇地问86岁老头,答案:“他家就住在一号桥堍,家里有钱,还有退休金。”难怪,每天一大早来此,只是习惯要和老朋友们聊聊。
缪家湾口,我盯着塑料盆里的几粒“田螺”看了好久,最终确定那是“福寿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被各地禁售、禁食。问摊主:“是不是福寿螺?”答“是的。你们城里人也认识啊!”不解释,继续问:“哪里捉到的?”答:“河里。”再问:“田里有没有。”答:“没有。”第一次看到活体福寿螺,可能是因为知道它的危害,竟然觉得有点恶心。
君子弄57号、配电所外墙上新砌了一块“常熟历史建筑”牌子,一看竟然是“常熟书厅旧址”,这不是乱装斧头柄吗?按照《常熟市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汇编》记载,常熟书厅旧址门牌是59号,就是现在的君子弄社区服务站。我赶紧走过去问住在常熟书厅旧址内的季老先生,他正坐在夹弄里剥毛豆(制作熏青豆的发包活),他属猴、今年78岁,退休前在影管处管档案。他说:“我也发现砌错了,问社区的年轻人是哪个部门来装的,回答不清楚。反正是卖野人头的,随他们去搞。”我说:“那幢楼不是老房子。”他说:“嗯,造房子时还借书厅堆放建材,建成后先是银行,再是蓝天商场开过几年,后来是君子弄社区。会不会是门牌号变了才砌错的?我这(夹弄)原来是57号,现在是51号。(君子弄)东段门牌没变,西段缩了3个号,问谁都不知道为啥。”怪不得,老丁家原是47号(向阳院),现在门牌41号。
得意楼西侧铺面,有铲车正在清理建筑垃圾。路边靠墙放着两盘很粗的低压动力电缆,得意楼正门外还有一盘,我问装修师傅:“是不是要用电炊具?”答:“是的。”又问:“南边夹弄里不是有天然气阀门吗?”答:“没有气,也不准用。”原来,南门坛上改造铺设了地下天然气设施,但天然气总管还远在十字路。其实电炊具很好用,除了需要猛火爆炒的菜,火力和温度稍微有点不足。改造后的得意楼,一楼大堂、二楼包厢、三楼接待用,我说:“得意楼空心楼房,空调用电也厉害。”答:“再加台变压器。”我说:“国庆不会开业了。”答:“估计要到年底。”
转到凌云桥拍鱼婆,见她正在用泡沫板把鱼盖起来,满脸不高兴的样子。戚家弄里有老伯骑小三轮车卖“十月芦”,十元三根,可能是刚被驱赶吓着了,握刀剁芦稷的手在发抖,有顾客安慰他:“算啦,让你进里面卖已经不错啦。”全家福楼下菜店,整理箱里泡着削干净的芋艿籽,卖7元一斤。我总觉得这种芋艿籽不太好,想吃的话还是买毛芋艿自己刮。
芳馨棋牌室外墙上也新砌了一块“常熟历史建筑”牌子,“新都大戏院旧址,建于民国……”对面新宜轩外,有个喝茶老头在大声说话,他是莫城人,76岁,没有劳保,当年乡下人根本想不到要劳保,十几年前曾让他一次性交几万块钱买社保医保,又没舍得,还好老太婆每月有两三千退休金……早晨的太阳光透过树叶撒在君子弄,来来往往的买菜人络绎不绝,逆光拍了一张。王老先生在帮莫城赶来的老伯修收音机,故障原因是电源线脱焊,我看他用的是两节燃气灶电池,就问:“你这收音机多少钱买的?”答:“40块钱,好多年了。”我说:“你一年的电池也要用掉40。”答:“是啊!现在的干电池太贵了。”没有继续往下说,不能给王老先生拆台。
小庙场原城南小学(米业小学)大门已被封堵,于是墙根就成了烧香处(小庙旧址),今天八月半,来此焚烧香烛的人络绎不绝。来南门坛上买菜的,是为家人的口福;来小庙烧香的,是为家人祈福,南门坛上人流如织、香烟缭绕,是最常熟的市井烟火气。
君子弄南侧门牌缩了3个号
中秋早晨君子弄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