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名家】著名书画家楼子海艺术作品赏析
楼子海,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名誉理事,浙江省书协、美协会员,金华市硬协武义分会主席,武义美协副主席兼龙潭国画院院长。书作曾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画作曾荣获中美协最高奖·优秀奖。由正规出版社出版书画作品集2册。3次荣获武义县"漠华文艺创作奖",2届评为武义县拔尖人才。
楼子海书画作品展观后
余巨力
凡是和楼子海老师交接过的师长或朋友,对他印象均很好。他是一位爽快负责、长期从事书画教育的热心人。去年,曾蒙楼老师盛情邀请前去武义观摩他的书画展,加深了对他为人为艺的了解,激动之余当场表述了自己的感想,在此略陈一二。
首先,是大作品大气象。展厅内他的作品几乎是6尺或8尺的整幅,一入展厅即气势夺人,局外人仅凭作品的奔放激情会以为他肯定是一位豪饮之士,好酒量! 然现实中他乃不沾烟酒的旷达之人。历史上,大幅的中国书画作品,古代仅见于摩崖石刻或高堂立轴,现代的公共空间、展厅效应催化彰显了这种形式。在当代的美术馆、博物馆等现代建筑空间内举办展览若没有大尺幅作品,往往觉得不够有力,压不住场子。就大作品创作本身而言,尺寸加大却容易涣散落空、神气索然,楼老师作品却无此弊,其作品既有抽象形式组织内寓其中,还有宏大气象内发于外。如他学吴昌硕行书,拟其气脉条贯、跌宕生姿;临《散氏盘》,纵横变化、协调整体;临殷商文字,笔意、墨趣、刀味兼具,形式感强又自由灵动。能从大处着眼,胸中藏有丘壑,万千气象源自心灵深处汩汩而出,这是展览给我的首要印象。
其次,是笔力重块面重。中国传统书画强调写意,大作品的点画线条不能没有金声玉振般的质量。否则,尽管作品尺幅大,还是会显得“瘟”,艺术张力自然无从谈起。楼老师擅写隶书,汉隶、清隶均有研习。隶书之道,重视笔画之中实,力贯其中波澜老成。因此,楼老师作品中的长线条不会因长而显空洞无物,反而在画中成了他的技术强项,如其画松梅的虬枝以及莲荷的长梗,遒劲耐品,有力地支撑了画面。另外,作品中那些重笔重墨的组合,使块面显得黑重,节奏感分明。这非常不简单,用大墨块需要魄力,也需智慧。黑块面放在什么位置、面积多大、形状如何,皆须细细思量。搞得不好画面闭塞而失败,抑或喧宾夺主,不知轻重要害欠修养。楼老师的作品笔力重块面重而能落在作品的“重音”上,是其作品主旋律之所在。
再次,是笔味拙墨味拙。隽永含蓄是中国书画艺术历来倡导的,即以有限的笔墨创造出有高度精神价值的艺术形象,表达无限的内在美感。若作品一味地追求大和重,则会伤于野,无当于大雅。楼老师无疑意识到了这一点,用笔放中见收,结字与绘物夸张变形中寻求自然天趣,用墨也多模糊的灰调,一定程度上增添了拙味厚味玩味。确切地说,是与大和重的阳刚的审美感受相反相成、相克相生,我想这也与他的自强不息、厚道德性相一致。
楼老师是武义人,武义的秀岳翠岗与美丽乡村滋养孕育了他,其朴实、热情的秉性与幼小时对家乡的亲切而美好的记忆每每在其作品中作为底色真实地流露出来。而他的本职是一位人民教师,善于学习和思考,关于书画也多有感悟,其梳理成文字的有《再议:书画源》、《写意从“隶变”开始——浅谈“写”:“隶变”的书画审美价值》等,从中可窥见他的书画实践探索有着理性的把控,相信会更趋深入。
当然,从目前作品来看,他似乎在做“加法”,有很多想法欲表现在作品中,兴高而意稍杂。今后,若能以“大、重、拙”为基调,多做些“减法”,从内容和形式上,匠心独照,抓住一二个点,作重点突破,创造出简练明晰有辨识度的,同时具备较高审美品格的艺术形象,应该是其自成一家的愿景目标,同道艺友们也将翘首以待楼老师更精彩的大作问世!
余巨力,浙江省书法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浙江省余任天艺术研究会秘书长、浙江省甲骨文学会理事、浙江省刘江艺术研究会理事、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著有《一鉴楼艺谭》。
庚子秋于书法教研工作室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