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夫专栏◎蕲王祠
著名作家厚夫授权 专栏
蕲王祠
陕北的绥德县是个古有“绥靖德北”之意的地方,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相荟萃,宛如一个立体的历史画册。秦太子扶苏墓,秦将军蒙恬墓,南宋时期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韩世忠的祠,都坐落在这块神奇的土地。它们不仅成了整个陕北历史乃至中华民族历史的有力注解,而且也成了后人抚古游览的好去处。在游历了绥德县疏属山巅秦太子扶苏墓和绥德县第一中学内的秦将军蒙恬墓后,我又乘兴拜谒了诞生在陕北大地上的民族英雄韩世忠的祠庙。
韩公祠,又名蕲王祠,坐落在绥德县城南5公里左右二郎山与雕山交界处的峡口一步岩上。从县城出发顺着两山间狭长的涧谷向南行走约六七华里的样子,山势突然陡起,一道苍郁的大山屏障拦住了视线,一条缘山而修的小路蜿蜒曲折,把人的行迹引向山顶。缓缓地爬向山口,在气喘吁吁之时举头仰视,二郎山与雕山宛如兄弟比肩,面色苍峻,神情凝肃,执手俯瞰苍茫高原。其间峡口上,一座庙宇轩然屹立,直扑眼帘,飞檐攀云,气势恢宏。这就是著名的蕲王祠。远远眺望,它虽不大,但却精致;虽经历几百年的风云岁月,仍保持完好。它在苍凉的黄褐色的土地上构成了引人瞩目的好风景,昭示着人们对历史的缅怀,对英雄的崇敬。
走上前去,这座建于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的蕲王祠,门楼上镶着清朝绥德知州江士松书写的“青云得路”四个古铜大字,两旁刻有一副对联,左书“十里烽台报惊天下”,右书“一步峡口直履名州”,字迹遒劲,形象地介绍了蕲王祠的地理位置,点化出山关的雄奇超拔。穿过门洞,一座精致的石牌楼挡住去路,上端横额分上下两段,上段写着“宋韩王故里”,下段写着“中兴佐命”。正面的石柱上嵌着一副对联:“恢复中原,志同诸葛;再扶宋室,功迈汾阳。”背面也有这样一副长联:“西北一天崇血食抚此山川郁郁隐护风雷,东南半壁仗孤撑至今江水滔滔如闻鼙鼓。”牌楼建于清朝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联语为当时绥德知州凌树棠手书,古拙浑厚,颇有功力。穿过牌楼往左拐,进入一个小而玲珑的院落。院中央是两尊巨大的香炉,燃着袅袅青烟;旁边挂着一口大钟,仿佛有警钟长鸣的意思。院落里依山而建一孔高大、宽敞的石窑洞,那便是韩世忠的祠堂。祠堂里正中是韩世忠的彩色坐像,他金盔银甲,左手握剑,右手挥帅旗,目光如炬,气势伟岸。看来家乡的父老们为打扮家乡的英雄韩世忠是费了一番心思的。我崇敬地叩首膜拜,以表达对陕北高原母亲培养出的这位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
韩世忠(1089—1151),字良臣,是北宋与南宋之间的绥德人。《宋史·韩世忠传》称他是“延安人”,绥德当时归属延安府管辖。他出生在北宋与西夏连年征战的时期,当时的陕北是宋夏战争的主战场,而无定河一带更是双方争夺的主要战略要地。韩世忠诞生在这块锻铸英雄和史诗的热土沙场上,可以说他是在传说与英雄神话的熏陶下成长的,他是耳闻目睹着这块苍凉的土地上男儿们如何用自己的热血壮志报效自己的祖国。在这样一块英雄辈出的土地上,上有古人,后有来者,韩世忠也崭露头角了。《宋史》上记载他:“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家贫无产业,嗜酒尚气,不可绳检。日者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殴之。”相传韩世忠少年时,就是在这祠堂旁的一步岩上,一步跃上巨岩,纵身跨上马背,降服烈驹的。可见他的胆量和勇气是何等过人啊!
韩世忠18岁参军后,由于从小崇文尚武,练就一身好武艺和一身好胆魄,因此在投身抗击西夏的战斗中,果敢勇猛,冲锋陷阵,屡斩敌将。一次竟把西夏军队中监军的驸马斩杀,敌军的阵脚大乱,北宋军队乘胜追击,把敌人杀得四面溃散。后来,韩世忠屡立战功升成勇副尉,一个下等士兵的出人头地硬是靠沙场上搏杀而来。韩世忠以陕北人的忠勇赢得了他艰难的起步位置。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方腊在东南组织农民起义,宋廷调集西北边防大军东行镇压起义,韩世忠以偏将的身份随老将王渊的部队南下,他又升成承节郎。宋金战争之火燃起之后,韩世忠又被调到北方前线抗金御敌。他既有单刀赴会之勇,平息边军之乱;又敢冲入敌阵,斩杀敌将。由于智勇双全,屡建奇功,韩世忠颇得皇帝赏识。
靖康二年春,金军铁蹄踏入开封,俘宋钦宗、宋徽宗北归,宣告了北宋的结束。天下勤王军大元帅康王赵构即帝位于南京(商丘),改元建炎,史称宋高宗。韩世忠在高宗时已升定国军承宣使,保驾南下。由于金人势力强盛,横扫中原,宋朝的勤王部队多有叛变,占地为王,而韩世忠忠心耿耿,铲除奸逆。宋将苗傅、刘正彦叛变,韩世忠与张浚进剿。而此时他的爱妻梁红玉和儿子韩彦直全在叛军手中当人质,韩世忠用计骗回妻儿,又与叛军展开攻战,面对敌人布好了弓弩伏击的危急时刻,他瞋目大怒,挺刀突前。敌人连弓箭都未来得及放出,韩世忠就率领将士跃进敌阵,杀得敌人大败。苗傅、刘正彦仓皇逃窜,最后还是让韩世忠擒获。由于护驾有功,宋高宗表彰韩世忠的忠义勇武,特此给他赐了一面亲笔手书“忠勇”二字的旌旗。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这年对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来说是危急的一年。这年正月,进入山东的金兵再度南下,攻下徐州,渡过淮河;2月初,金兵的前锋进指扬州。宋高宗来不及与臣僚们会商对策就慌忙过江南逃。随行的只有王渊、康履几个文武大臣和少数士卒。他们经镇江、杭州,再到绍兴、宁波,最后逃到海边,乘船飘摇到温州。而金兵尾追不舍,差点把宋高宗逮住。建炎四年3月,金兵追宋高宗至浙江宁波,渡江回师时为韩世忠的人马所困,金兵统帅金兀术所率领的金军覆灭于浙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黄天荡大战。
韩世忠这年41岁,已成“南渡十将”之一,与岳飞等人齐名,忠心辅佐南宋王朝。他以八千精兵扼守丹徒,自己亲身杀敌,驾着大海船截击十万金兵,使金兵遭到从未有过的挫折。他的妻子梁红玉亲执桴鼓,指挥部队战于金山,困金兀术十万之众于黄天荡,几将其生擒。金兵渡不过长江,想贿赂韩世忠,尽归所掠,韩世忠严词拒绝。后来,金兵利用一条旧河道,挖通了到长江的水路,才逃回建康。韩世忠、梁红玉夫妇相助,大败金兀术的事迹,成为千古佳话。
金兀术南侵失败后,立即退回开封,扶持降将刘豫为齐皇帝,用汉人的统治来对付宋朝军队。绍兴初年,韩世忠被调往福建镇压范汝为的起义,由于他不乱杀平民无辜,深得百姓厚爱。老百姓为他立生祠供奉,就连宋高宗也感叹地说:“虽古名将又能怎么呢!”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韩世忠在大仪(今江苏扬州西北)大破金和伪齐联军,收复淮北,时人均称韩世忠所建的武功是中兴以来的第一把交椅。两年后,韩世忠晋升少保爵,任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武宁安化军节度使。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把他作为封疆大臣,委以重任,镇守边关。他在楚州(江苏淮安)设府,夫人梁红玉也尝佑之治军。韩世忠的带兵特点是重义轻财,身先士卒,持军严厉。他的部队士卒严整,器械精绝,所部万人常若十万之众,金人畏之如虎,终其任10多年不敢南犯,而韩世忠力谋恢复,联络山东义士,伺机夺地攻城。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以后,卖国贼秦桧怂恿宋高宗与金兵议和,他们不思北上抗金,反而奴颜婢膝,屈辱求和。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4月,宋高宗和秦桧一伙用阴险狡猾的手段,以提升张俊、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副使的名义,召韩世忠回临安,解除了他的兵权。韩世忠抗疏反对议和,又以岳飞冤狱,面诘秦桧。秦桧以“莫须有”三字回答。韩世忠愤然抗争道:“‘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他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几位坚持抵御秦桧卖国政策的大臣之一。他所言不被采纳,于是自请解职,闭门谢客,最后在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忧郁而死,享年62岁。由于常年征战,沙场御敌,韩世忠身体内曾中过毒箭,刀痕箭瘢不计其数,尤其是双手十指,仅全四指,且不能活动。就是这样一个赤胆忠心的爱国将军,却让宋高宗和卖国贼秦桧之流罢职10年之久。他只好钻研佛教和道教,自嘲自己是“清凉居士”。一代名将就这样不得其用,活活气死。韩世忠死后,宋高宗为平民怨,追封他为通义郡王。赵构敕使徐伸护葬,由吴县和长洲县两县县令执役,筑墓于苏州西郊灵岩山西麓。
宋孝宗赵昚受禅后,顺应民意,派兵北伐抗金,力图恢复中原,对宋高宗制造的冤案予以昭雪,对已故的抗金名将予以改封。乾道四年追封韩世忠为蕲王,谥忠武,重新录用其子。此时,韩世忠已作古17年了。
韩世忠墓的神道碑,是宋孝宗敕令赵雄撰写,周必大书写的。“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十个大字,是宋孝宗的御笔,碑文记事颂德,长达1万3千余言,分88行,每行150字。碑文之言,碑身之高,均为吴中第一。明洪武十二年卢熊编纂的《苏州府志》载韩墓碑:“初勒文而未立,龟趺留木渎,嘉靖间明景南恩例,敕藏赵希泽于穹窿。相传磨韩碑为赵用者,其后始树碑,为楼三成以复之。”北碑于1939年倒于台风,碎为十余块,赑屃也斩首断尾。1946年才由灵岩寺当家法师妙真和尚集资鸠工,整修胶固,扶于道旁。虽是座无盘底的赑屃,丰碑岿然之势不如当年,但仍不失为吴中第一。
后人为兴修韩墓花了大量心血。一代英雄韩世忠死后有知,能知晓后人的崇敬之心,便也该瞑目的。《宋史》在评述韩世忠的生平时这样说:“古人有言:‘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宋靖康、建炎之际,天下安危之机也,勇略忠义如韩世忠而为将,是天以资宋之兴复也。方兀术渡江,惟世忠与之对阵,以闲暇示之。及刘豫废,中原人心动摇,世忠请乘时进兵,此机何可失也?高宗惟奸桧之言是听,使世忠不得尽展其才,和议成而宋事去矣。暮年退居行都,口不言兵。部曲旧将,不与相见,盖惩岳飞之事也。昔汉文帝思颇、牧于前代,宋有世忠而不善用,惜哉!”
韩世忠在世之时,经常告诫儿女们:“我的名字叫韩世忠,你们不要避讳这个名字,如果讳而不言,就是忘记为国尽忠了!”就这样一位念念不忘尽忠尽义的一代名将,就这样一位出生在陕北高原贫寒人家的高原之子,就这样一位性格憨直、勇敢忠义的老人,他带着永远的遗憾离开了人们,带着无比的惆怅走了,他怎会在这多事之秋的南宋王朝里瞑目而息呢?所幸的是陕北的父老乡亲并没有忘记漂泊在江南的英雄孤魂,几百年后,用修祠建庙的方式来召唤着他未眠的灵魂,来祭奠这位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谱写了一曲高亢动人的爱国篇章的高原赤子。乡亲们把祠庙的地址选在韩世忠当年驯服烈马的一步岩上,这本身就说明英雄在陕北人心目中的地位。他们把韩世忠抗金卫国的英雄事迹镌刻在石碑上,激励后人。
蕲王祠院内有历代石碑和角楼、戏楼等建筑,石碑以清人所题为多。清光绪十三年,头品顶戴叶伯英巡边时所题的“垂延宋祚”四字,深深地焊在石壁上,字迹严谨,功力深厚。史载,这位清廷重臣巡视边关时特地绕道拜谒蕲王祠,还提笔吟就一首凭吊韩世忠的诗。正殿大厅西壁下,刻着清代教谕阎秉庚在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来庙时所作的诗,其一云:“鄂王忠武同齐名,宗泽三呼有继声。江左战熊高宗世,故乡遗庙傍绥城。北来井畔宵通梦,南渡英雄口绝兵。回首中原归不得,骑驴室负保身明。”其二云:“江中桴鼓军声振,湖上提壶勇略消。王使英雄甘佞佛,可知二圣不还朝。一奸已足危社稷,诸将谁能纪技标。从此偏安终守局,故宫禾黍晚萧萧。”不知这些在清廷为臣的汉人们面对爱国名将韩世忠的事迹,该有一番怎样复杂的心情呢?惭也愧也,不得而知。
蕲王祠里有道士,晨扫庭除,把小院收拾得干净爽洁,有一种古朴典雅的风格。站立庭院,看着院内两尊巨大的香炉里香烟袅袅,沿梁缠绕,顿觉呼吸到一种天地间的自然之气,这分明是大自然的馈赠。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英雄之于人民,就好像雄鹰离不开天空一样,就好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忠实于祖国,忠实于人民,人民就永远怀念他。
道长已白了鬓发,长髯披襟了,他身着青色长衫,精神矍铄。他把我领到祠院门前,指着两棵“槐抱椿”告诉我,十年浩劫中蕲王祠成了“四旧”,没有幸免于难。原先祠院门前有两棵巨大的老槐树,遮天蔽日,均被砍伐,然而在几年之后,一个奇迹出现了。又有两棵椿树的嫩芽在残败的树桩芯中长出来,如今它已长到碗口一般粗细。望着两棵迎风而立的“槐抱椿”,我更加坚信了我的信念,韩世忠的英灵正泽庇着这块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保佑着家乡人民创造美好的幸福生活。道长还告诉我,有关部门正筹拨专款维修蕲王祠,并要铸造一尊韩世忠的铜像。我还得知,每年的农历7月7日,这里都有盛大的庙会。想必是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每年要用这种红火热闹的形式,来郑重安慰这位在沙场上征战一生、孤魂至今仍在江南漂泊的爱国老人的心,告诉他当年作为边庭之地的家乡,如今已是个红盛之地了。流连的当儿,道长敲响了院中的大钟,钟声噌吰,在山谷中回旋,苍凉而悠远。
登上祠院的墩台,南俯紫柏,北瞰二郎,但见群山相涌、层峦叠嶂,仿佛一个跃动着生命活力的黄褐色的海洋。绥德是古代著名的军事要地,蕲王祠扼立在连接南北的门户上,其地理之险要,令人惊叹。韩世忠,陕北高原的骄傲,你在千年之后仍瞋目捍守着你的家乡。我想,千百年来百姓们用晨钟暮鼓和绵绵香火来表达的,正是对民族精神和正义精神的永恒祈拜,并以此来激励更多的后来者学习你伟大的人格和勇武向前的精神。
离开了蕲王祠,踏上了归程,我脑海里仍激荡着隐隐的风雷之声,我知道这便是黄天荡撼天恸地的鼙鼓,它将伴随着我翻阅陕北历史一页页的精美画卷,探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之谜……
《走过陕北》是有关陕北人文、历史的散文随笔集,在这本对陕北具有典型意义的故迹寻访并与之倾心对话的散文集中,作者以现代人的眼光,对陕北有代表意义的地域或文物触景生情,讲述历史,倾诉情怀,用睿智的思考与优美的文字加以记录,被誉为“黄土地上的壮丽诗篇,人文赤子的深情恋歌”。
厚夫本名梁向阳,陕西延川人,系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路遥传》《当代散文流变研究》《心灵的边际》《边缘的批评》《行走的风景》等多部著作,曾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表彰奖、柳青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多项荣誉。
赞是一种鼓励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