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韩晓英《都市挣扎》改编为大型眉户现代戏,即将搬上舞台与观众见面【韩晓英:坚守一颗朴素的文学梦想】

魏锋专访(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青年作家韩晓英青年女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八届中青年高级研讨班学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市第七届政协委员、渭城区作协副主席。

20多年怀揣梦想坚持文学创作,面对现实和精神的双重漂泊,一步一步坚持着……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散文小说80多万字,出版散文集《襟袖微风》《鲁院日记》等,历时三年创作38万字的长篇小说《都市挣扎》2011年被陕西省委宣传部作为重点扶持作品推出,太白文艺出版社将该书列为“西风烈”(陕西百位作家集体出征)系列丛书出版发行,2015年入选《陕西文学六十年》,2016年10月同名电影《都市挣扎》已签约。日前,著名编剧阎可行根据韩晓英长篇小说《都市挣扎》改编的同名大型眉户现代戏已被列入2019年全省重点现实题材剧目创作计划。据悉,该剧由曾担任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的著名导演王化武执导,并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团青年演员王航 王萍领衔主演。

马俊民排练现场观看演出后强调: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匠心打造时代精品

韩晓英《都市挣扎》改编为大型眉户现代戏,即将搬上舞台与观众见面

附:韩晓英专访





微风读书会综合报道:2019年4月26日中午10点,咸阳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俊民,副市长王宏兵,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郭群星,副局长庞联昌、副局长马社强,市财政局李婷科长,秦都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欢利等一行到咸阳市民众剧团观看演出并交流座谈。

据悉,大型眉户现代戏是著名编剧阎可行根据咸阳本土作家韩晓英同名小说改编,由曾担任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的著名导演王化武执导,并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团青年演员王航 王萍领衔主演。被列入2019年全省重点现实题材剧目创作计划。

《都市挣扎》深度挖掘文化打工者生存状态与情感生活的心灵史诗,是一代文化打工者的命运和心灵映照,被读者誉为中国当代都市《大长今》。

本书饱蘸激情通过对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几个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家庭、事业、挫折和困惑的描述,表现从农村来到城市的青年男女的创业、奋斗历程和命运归宿,展现一幅时代的画卷。笔尖游走在这群既独特又普通的人物的心灵空间,通过他们的故事演绎出政治潮的风起云涌、商潮的浊浪滔滔、文化潮的困惑和性潮的苦涩。在风云际会中构建一个独特的空间释放他们个性的光芒,进而艺术地再现这个时代的人性及生存状态。

已故著名作家陈忠实写下如此评语:“从《都市挣扎》中,我看到了一代文化青年的成长、奋斗、挣扎和蜕变。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星则称该小说为:“一代文化打工者的命运和心灵映照。

2012年12月11日《陕西日报》韩晓英:把文学使劲爱,作者:魏 锋

该作饱蘸激情通过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于偏远地区在改革开放大潮冲击下,不甘于小城镇狭窄生活,为实现梦想来都市打拼,通过对几个青年男女爱情、婚姻、家庭、事业、挫折和困惑的展示,表现了从农村走进城市的青年男女的创业、奋斗历程和命运归宿,通过纷纭琐碎的现实生活,揭示和剖析饮食男女灵魂深处的焦虑、无奈和挣扎,一步步揭开主人公为实现梦想在社会底层的苦苦挣扎和隐忍坚守。从而寻求对当代都市人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展现一幅时代的画卷,笔尖游走在这群既独特又普通的人物的心灵空间,通过他们的故事演绎政治潮的风起云涌,商潮的逐浪滔滔,文化潮的困惑和性潮的苦涩,在风云际会中构建一个独特的空间释放他们个性的光芒,进而艺术地再现这个时代的人性及生存状态。

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和演员们亲切交谈!并热情鼓励,同时也提出了该剧存在的问题和一些建设性意见。

咸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俊民表示,该剧包含家庭、工作、情感矛盾,现实性强,演员精湛的演技给人很强烈的代入感。他强调,剧目排演要精雕细琢,精心打磨各个环节、细节,高标准、严要求将其打造成有地域特色、能代表我市文艺精品创作水准,代表咸阳走出去的精品力作。他建议该剧要贴近改革开放,融入新时代,践行新思想,不断增强剧目的时代感。为庆祝建国70周年;2020年陕西省文化艺术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三个重要节点参演做准备。目前该剧排演已经进入尾声,预计8-10月份将在西安展演。

他指出,民众剧团通过这次AB角的排演,要积极发扬传帮带作用,大力培养戏剧表演人才,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推动全市文艺事业持续繁荣发展。

男主角: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上海“白玉兰奖”获得者,一级青年演员王航,他是陕西省百名优秀文艺青年扶持对象,领衔剧目有《诗圣杜甫》《再续红梅缘》《项链》《丝路长城》《狸猫换太子》《珍珠塔》《刘海戏金蟾》《大河情》《曹操与杨修》《五郎出家》《秦琼观阵》《宋江杀惜》等,先后荣获荣获第二十九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艺术奖,国家戏曲小梅花金奖,银奖。

女主角:陕西省一级青年演员王萍,扮相俊美俏丽,嗓音清亮甜润,表演细腻传神,楚楚动人。她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是李梅院长的高徒,曾在秦腔《项链》《苏若兰》《火焰驹》《鬼怨》《牡丹亭·游园 》《秦雪梅·吊孝 》《点将责夫》、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碗碗腔《杨贵妃》、藏戏秦腔《图兰朵》、鼓山歌剧《孝义川》等剧中担任主要角色。

坚守一颗朴素的文学梦想

——访知名青年作家、小说同名电影《都市挣扎》作者韩晓英

原刊2016年11月2日《图书馆报》 文/魏锋

当一切公共话题都在以娱乐的方式登场,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的时代,总有少数人游离在车水马龙和锣鼓喧天之外,以其鲜明的方式发出自己独特而洪亮的声音。

襟袖微风,点燃文学梦想

1997年,韩晓英为实现理想放弃县城的工作带着装满学习笔记的箱子来到咸阳,一边打工一边创作,她曾尝试过好多工作,不管命运如何安排、自己在何处漂泊,在努力拼命工作的同时,还保留着收集素材和写作的习惯。虽然不知道自己的文学作品什么时候才能派上用场,可她对文学的痴迷和钟爱始终都没有改变。她白天忙于工作,晚上认真地读书、学习、坚持写作,并以一些平凡但又令人感到温暖的小事为素材,创作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作品频频见报,部分作品在征文活动中获奖。“那时虽然很辛苦,却非常充实。”韩晓英说,她很幸运,因为借助打工创业这个大舞台,让她对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襟袖微风》出版后在故乡彬县首发,在古都咸阳签售引起的热度,点燃了很多青年的文学梦想,好多读者来信告诉她这本书使他们热血沸腾。至此,她写稿、投稿的热情不减。渐渐地,她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成为咸阳市小有名气的女作家。

为了钟爱的文学,韩晓英凭借发表和出版的文学作品,先后任职于《检察文学》、《三秦广播电视报》和《咸阳日报》,业余时间一如既往地坚持着自己的文学梦想。

“都市挣扎,梦想在继续延伸”

韩晓英从文学创作中学会了坚毅,埋头创作三年,完成了38万字的长篇小说《都市挣扎》。该作品首次再现一代文化打工者的命运、心灵映照及生存状态,是一部现今中国主体人群以非主流方式融入都市的群体青春记忆。采访中,韩晓英告诉记者:创作长篇小说《都市挣扎》,调动了我将近十年的生命体验,写作过程,也可以说历尽挣扎,挣扎来自我生活本身的挣扎,也来自写作过程的挣扎。我更想说的是,在这个时代,每个人的内心都是脆弱的,特别希望给予那些处在边缘和弱势人群的关注和支持。

《都市挣扎》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一定反响,短时间内,作者先后收到包括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读者大量的电话、短信、博客跟帖、QQ留言。被读者认为是一部可以反复阅读、真正来自生活、充满声音的励志题材的都市情感力作,是中国当代都市版《大长今》。《三秦都市报》于2011年9月15日以《有多少人在都市挣扎》为题特别报道。同年9月20日又连续两个整版以《怀揣作家梦乡村女孩的都市挣扎》及《情系打工族青年作家的挣扎感悟》为题,特别报道。尤其是引发有关“我们都是挣扎着求生存”的共鸣式讨论。瞬间,“挣扎”骤成热词。《文艺报》《陕西日报》《华商报》《文化艺术报》《咸阳日报》《今日咸阳》、西部网、陕西文化产业网、松原文化网等均多次报道。当当网、卓越网销售并连载。2011年8月咸阳电视台新闻频道特别采访。同年九月,咸阳电视台泾渭涛声栏目组赴韩晓英老家彬县专程采访报道。2011年9月8日,太白文艺出版社举办“西风烈”项目重点图书影视版权推介活动,《都市挣扎》位列其中。2012年4月10日,《咸阳日报》开始连载《都市挣扎》。2012年8月韩晓英被陕西省作协推荐去北京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习4个半月,2013年元月在北京举办了《都市挣扎》研讨会,之后,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13年,陕西广播电台文化三秦栏目采访韩晓英,上下两集的专访在三八妇女节这天特别推出。2014年韩晓英被推选为咸阳市第七届政协委员,2015年7月她两万多字的随笔《我的坡我的塬我的家》在《延河》刊发,被评为最受读者欢迎优秀奖。2015年10月长篇小说《豳风》签约秦汉文学馆重大题材项目。2016年8月出版散文随笔集《鲁院日记》,10月19日在西安曲江贾平凹馆举办《鲁院日记》新书发布暨研讨会。10月21日由其长篇小说《都市挣扎》改编的同名电影推介招商签约仪式在故乡彬县举行。

不负初心,砥砺前行

“一次曾经的回眸/于感动中见证岁月的延伸/一次未知的眺望/在温暖里采集灵魂的绽放/文字是我唯一的拐杖/标点是我仅有的支票/我借用它们完成一次/与陌生和遥远的对白”。韩晓英在《鲁院日记》这本书中用非同寻常的经历,永不磨灭的记忆,从不同视角讲述了中国当代普通家庭一家三代人的成长追梦故事,善良中彰显生命的尊严,温情中尽现生存的压力,沉默中进行人性的拷问。这是一部直逼心灵的非虚构纯文学佳作,是一部零距离了解鲁院、走近鲁院这座神秘殿堂的最佳读本。

著名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说:她的作品可以看出她对这种初心坚持,就是向善、向上,追求美好。我看好她今后在小说之外散文的写作。

著名评论家、前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说:《鲁院日记》更多承载和表现的是韩晓英对文学的认识、体悟。《鲁院日记》是对她思想的整理。我们能看到她的性格走向成熟、学养走向丰满、人格走向完善。

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说:韩晓英是优秀的女性,了不起的女性。“鲁院日记”是两人的日记,是一个女人实现文学梦的艰辛过程,是一个家庭实现文学梦的过程。在她的质朴的文字后边,树起的是一个坚强的人的形象,一个不甘平庸的奋斗者的形象。这就是这些文字的价值。

太白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霁虹在推荐《鲁院日记》时说:《鲁院日记》虽然不是一个长篇大作,但是从这个文本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晓英在文学的正道上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她在不断的自知、自省、成长中。相对《都市挣扎》,《鲁院日记》更加注重抒写内心,文学气质多了很多弹性。通过《鲁院日记》这本书,我们已经看到韩晓英在文学上向前跨了一大步,对这样一位有悟性、努力、大大方方、精神抖擞、走在正道上的有真性情的作家,未来我们对她抱多大的希望都不为过。

陕西文学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王芳闻说:韩晓英的散文纯净、温暖、富有诗意,因为她对成长于人类农耕文明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她散文中有一个鲜明的特点,迷茫诗意,表现出迷人的力量。晓英散文里面,充满了那种哲思,对生命的思考和探索。

著名作家、咸阳市作协代主席董信义说:韩晓英把一股清新的文风带到咸阳,让我们看到一个女孩子对文化的渴望,对人生的期待。《鲁院日记》是韩晓英的文学里程,也是一次完成自我文学梦想的一次精神的集结,更是她自己灵魂的淘洗。

韩晓英说《鲁院日记》这本书只是她在长篇小说《都市挣扎》之后,签约长篇小说《豳风》创作期间的一个过渡,是给大家的一个汇报。与会的专家学者认为这是她文学创作的一种升华,通过这部作品,我们看到她的修养走向了成熟,人格走向了圆满,创作走向了新境。期待韩晓英在境界上有新的突破,让自己的文学创作视野更宽广,文学境界更高,从个人内心的写作,走向更高愿望的境地,实现文学的再次超越、突破。

采访手记:在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农村青年,面对重重困难和挫折,奋斗不息,坚忍不拔,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的平凡人的赞歌,同是出身农村的韩晓英,比孙少平小了20多岁,同样经历了这么一个奋斗的过程,背井离乡,到大都市去追梦,去拼搏,两人的共同之处都是在生活中不断发掘自己的价值,寻找自己心灵的归宿。孙少平必将超越时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永远的经典人物。分析起来,就在于他直面生活、直面苦难的信心和勇气。现实生活中的韩晓英也是如此,一个来自农村的文化打工者,没有任何家庭和金钱背景的支撑,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经受更多的磨炼。

采访中,韩晓英始终温柔优雅地微笑着,那淡淡的笑靥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两个多小时的谈话,让我们见识了一个作家令人敬佩的乐观和练达。在此,我们由衷的赞叹和祝福,当然还不乏庆幸——幸好世间有一群这样的写作者,否则,我们的精神家园,将是多么的琐屑、贫乏与灰暗。祝福韩晓英写出更多被读者喜欢的好作品。祝福她的创作之路更宽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