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传《十七》进击的汉武帝(1)试探
当一个帝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尤其这个人还是一个特别有想法的人,不管他是雄才大略,还是志大才疏,当他发现他的帝国已经完成了财富积累,至少可以初步支撑他的一些想法之后,想不发生点什么都不可能。原因只有一个,青史留名,光照丹青。这是所有中国人的最高级别的念想儿。这事儿一直到今天,都在鼓舞着无数的后来人。不信你看那些写字儿的,画画的,建纪念碑的,弄形象工程的,都在在历史的那张纸上涂上几笔。以至于后来发展到极端,竟然弄出来一句狠话:既然不能流芳千古,那也要遗臭万年。我们从中庸走向了两极。
经过了刘邦刘启,刘恒爷仨的奋斗。大汉朝现在国库丰盈,兵强马壮。尤其在拿下云南,缅甸之后,初步解决了一部分战马的问题。让大汉朝至少有了一个自认为可以一战的骑兵部队。至于到时候能不能真的管用,那要经过实战的检验才成。
在整个中国古代史当中,历代王朝如果真的想要兵强马壮,马才是最最主要的。因为在冷兵器的对抗中,骑兵的冲击力和机动性是任何步兵都无法抗拒的。如果没有城郭的保护,野战对抗,哪怕是有了后来的铁车环绕,强弩环伺,但是也无法解决骑兵部队的优势地位。后来汉人的任何北伐,与草原对抗的战略和战役当中。所有的胜利几乎都与我们有了强势骑兵有关。这是冷兵器时代战胜草原骑兵的唯一办法。
汉武帝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他选择的马邑之谋却走偏了方向。用后来的视角看,当时选择河西走廊出武威更恰当,因为至少可以解决大部分战马问题,弄好了可以起到隔断匈奴右翼的功效。另外出击河西走廊还有一个缩短军事运输的有利条件。从长安到河西走廊,要比到大同好走的多。即便不选这个上策,哪怕是干掉河套,打掉匈奴的冬季牧场,哪怕是暂时的占领,也至少可以起到压缩匈奴生存空间的作用。因为到河套那时候还有秦直道可以用。运输可以事倍功半。问题是,精明的汉武帝偏偏选择了下下策,截击匈奴的游牧线路,意图在匈奴人的转场过程中,消灭他的有生力量。我们用脚趾头都能想到,那些流动的牛羊是匈奴人的命根子,他们所有的财富寄托都在那漫山遍野的牛羊身上。所以冬夏季牧场转移,匈奴人一定是有重病保护的。从后来的作战效果看,这样做的结果实在不咋样。
当然,从大同攻击另一个后果就是汉武帝拿到了大部分军权,捎带弄死了大行令王辉,那属于政治上的博弈了。如果政治军事都没怎么准备好,何妨等一等又能怎样?我不是汉武帝,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至少从作战效果来看,一直到霍去病加入,大汉朝所谓的胜利,都是象征意义居多。基本都是费力不讨好的那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