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现代艺术总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分,宋朝词人也如是。而柳永,就是宋代最著名的非主流。柳永在宋朝词坛的争议非常大,一方面,他以一人之力拔高了宋词的音乐性和观赏性,从平民百姓到青楼歌妓纷纷成为了他的粉丝;另一方面,代表“文艺主旋律”的士大夫阶层对他大加批判,认为他的创作低俗,坚决不让他进入体制内。
他的词到底有多俗?看一首代表作就知道:“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鸳衾图暖。须臾放了残针线,脱罗裳,恣情无限。”除了柳永,宋朝没有第二个词人胆敢如此直白地描写青楼女子接客的场景。怨不得苏东坡反对学生模仿柳永:“不意别后,却学柳士作词。”几天不见,你小子怎么还学起柳永了呢?
柳永也能创作很雅的词,比如著名的离别词《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但如此凄婉动人的雅词,却仍被宋朝词话归为俗词。
时人认为柳永俗,还因为柳永太喜欢推翻传统。在他之前,宋词的曲调和格式基本上来源于唐朝宫廷曲,篇幅很短,格式很严。而柳永讨厌这些传统套路,致力于“慢词”、“长调”、“新声”,也就是把篇幅拉长,将曲调变慢,并且自创新的词牌。他创作的这些新词虽然更好懂也更好听,但在那些固守传统的士大夫看来,“言多近俗,俗子易悦”,正是媚俗的表现。
主流抵制,同行批判,但谁也没能挡住柳永的走红。宋仁宗尤爱柳永的词,每次喝酒,都让宫里侍者唱柳永的词。唱一遍还不够,“必使侍从歌之再三”。一位西夏官员曾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言外之意是,柳永不仅红遍大宋,甚至还红到了西夏。
虽然柳永才情甚高,但他的人生理想并非填词,而是入朝为官。柳永是官三代,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官,两个哥哥也通过科举走上了仕途。而柳永从二十多岁开始考进士,一直考到五十岁都没通过,不得不四处举荐自己,力争为官的机会。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有人评说,这首《望海潮·东南形胜》笔法壮阔,有反柳永惯常的写作风格。事实上,这是他专门写给杭州知府的“投献词”。这首词前半部分歌颂杭州风景,后半部分歌颂杭州官员,可谓极尽拍马之能事。类似之作,柳永也曾献给过扬州、成都和长安的官员。
柳永数举不第,不是因为科举成绩差,恰恰是吃了填词的亏。作为非主流词人,他被士大夫和阅卷官视为异类,即使考中也会被除名。五十一岁那年,他愤而改名,再次赶考,这回终于得中,被派往地方担任低级文官。可惜,官场同样由“主流”士大夫把持,所以他直到去世也没能平步青云,最终还被罢了官。
柳永因为仕途坎坷,缺乏经济来源,甚至死后也没银子下葬,灵柩在寺庙寄放了二十多年。直到后来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出钱,才得以安葬。
有野史传闻,柳永穷困潦倒之际,有时会靠歌妓资助,在我看来这是符合史实的。柳永词集《乐章集》中收录作品两百多首,其中有几十首都是专为青楼女子创作的商业作品。这些新曲既替底层女性抒发了心声,也供她们演唱以招揽生意。如此多才多艺的帅哥,受青楼女子喜爱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