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恢复繁体字吗?112岁的周有光: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也有着雅俗共赏的古典乐文化,更包含着56个民族共同构成的华夏文明……而在众多的中华传统文化圈中,汉字简繁的正统性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简体字就已经被推广使用,至今已经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也就是说,最年长的一批简体汉字使用者,也有五六十岁了。

在2009年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潘庆琳提出了这样一个议案:那就是恢复繁体字。理由有三:美观、方便、正统性。

议案一出,关于汉字的正统性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很激烈的讨论风潮。赞成者与反对者各持己见,争论不休。

其中,赞成者认为繁体字简化的过程中,为了简化,会出现“一对多”的情况,这会导致一些字的字意出现混淆,造成初学者理解的困难;其次,简体字割裂了中国汉字的上千年的文化传统,使中国文字失去了其本身的象形意义。

再次,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电脑上打繁体字和简体字的速度是一样的,解决了繁体字比较多难以书写的难题;繁体字和简体字的使用也造成了与港澳台之间交流的隔阂……更有甚者,连个主次因果都没有弄明白,就举起繁体字的大旗,誓要与简体字一决高下。

而在这一众理智或非理性的呼声之中,中国语言学家,112岁高龄的周有光老先生却不盲从跟风,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回归繁体其实并没有必要,这意味着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回归繁体并不符合当今时代发展趋势

当今的中国一直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而这一切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简体字的基础上的。可见,简体字的使用并没有对时代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反而是在不断地推进中国文化与新时代的契合度。

这个时代并不排斥简体字的使用,而相反,简体字自从推广以来,就在逐渐地一步步融入了中国人的文化里,并获得了比繁体字更为广泛的大众认可度。

周有光表示,无论什么样的文化,脱离了群众的基础就是建造空中楼阁般虚无缥缈。而当今一切有发展价值的文化,其本质都是贴合群众的。就比如简体字,它简化了汉字的笔顺,使得汉字的书写更为便捷,相比繁体字,学习起来也更为容易。

周有光先生一向提倡简便与快捷,并且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与简体字的使用之间并不存在矛盾。与许多对于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痴迷的作家不同,周老先生更注重文字本身的表达与书写的效率,他乐于接受新事物,比如当时风靡一时的文字处理器。他不仅自己用,还迫不及待地想要教会自己的妻子用,妻子学会的第一个词语是:“亲爱的。”

化繁为简,对于周老先生而言,是为了减轻不必要的负担,从而把精力集中在遣词造句,创作内容上。这和王小波当年自己编写打字软件,和现在社会的移动支付都有着不言而喻的相似意义。

文字不能仅仅是少数人的“谈资”

周有光老先生认为,文化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走向大众,而不是仅仅服务于少数的知识分子。

很多文人都对繁体字有着自己深切的情怀,坚持用繁体字印刷,用繁体字书写。在过去的社会,文盲占到了中国人口中的绝大比例,而旧时代会书繁体字的也通常是极少数的知识分子而已,所以很容易理解那些作家对于繁体字所饱含的情感。

时光追溯到现代,简体字普及之后,新时代的人们大都开始学习书写简体字,简体字普及后,中国的文盲率也显著下降,会写字的人多了,会识字的人更多,而且都是简体字。所以可想而知,如若国家真的决定复辟繁体字,那么对于简体字有情怀的人明显更多。

国家并未禁止繁体字的使用。在如今的很多场合,我们也仍能看到繁体字的身影,这说明繁体字爱好者有使用繁体字的自由。也就是说,繁体字爱好者可以将繁体字的使用作为自己的一项小众爱好,而想要全国各地都席卷繁体字的学习风潮,则是纸上谈兵。

领会汉字的简明之美,了解汉字的进化之艰

汉字由繁体到简体的发展,是一种顺应历史的必然趋势。

社会是不断在进步的,中国的历史,由原始社会进化到了奴隶社会,又由奴隶社会逐渐进化到了封建社会,再到现在的民主社会;社会是这样,文化也是这样:文章体裁由过去的繁琐难懂的文言文,发展到后来的明清体,再到后来的白话文,直到现在,我们都使用现代汉语来构思行文。

文化是这样,文字当然也不例外,从最开始的甲骨文,到后来的小篆,再到后来的草书,书写工具一次次地变得更高级,书写规则也一次次地变得更简约,更人性化,于是,文化传播的速度,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快。

一个工具,你要不断打磨,直到最后符合你的使用习惯,才能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而那些曾经的古老汉字,都是发展路途的历史,我们也习惯将它们称之为“文明的瑰宝”,所谓“瑰宝”,就是要收藏起来慢慢品味的宝贝。它们变得没那么有普世价值了,但是它们相对的,变得更加有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

人类的社会想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舍弃一些东西,以此来给新兴事物留足发展的余地,而哪些该走,哪些该留,就要看它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小结:

周有光先生虽是个文人,看待问题却散发着理性的光芒,他喜欢独立思考,跳出框架看问题,他的思维总是理性而又不失缜密。他一生都乐于接受新事物,从痴迷文字处理器,到晚年每天都要看看最新的时事新闻,他的心态永远是年轻的。

对于文字的思考是这样,对于人生的思考也是这样。2002年,跟他相濡以沫70年的妻子张允和离世,他很难过,很久都没缓过来,但后来他开导自己:个体的死亡,是群体进化的必要条件。他突然觉得释怀了。

真是个可爱的老先生。

所以如果有人问起,应该恢复繁体字吗?这时,用周老先生的一句话来回答就够了:“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只有与时俱进,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0)

相关推荐

  • 当简体字遇到繁体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字形美,字音美,寓意美的特点. 现在我们使用的是简化以后的汉字,书写更加简便,也便于编码输入计算机. 但是汉字毕竟和 ...

  • 繁简之变:新中国书籍封面上的简体汉字与繁体书法字

    中国明清时期线装书的封面通常以文字为主,文字元素在封面上有较固定的位置.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压迫的历史危机背景下,一场渗透着中国知识分子救国图强情怀的汉字改革运动开展起来. 中国知识分子借 ...

  • 为什么当初要把繁体改为简体 汉字!

    简体字的演化有一个历史原因,50年代为了提高全民的文化水平,大力扫盲,那个时期在工厂.街道.农村到处都组建了扫盲班,识字和学文化是那一时期的热潮,但是遇到困难,繁体字笔画多,难写难认,扫盲的对象是大批 ...

  • 冯小刚:挽救传统文化,应恢复繁体字!易中天:你把这四字写写看

    导读 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在文化的传播与表达上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汉字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同样源远流长. 以现存最早的商代甲骨文算起,时间跨度便已至少有3600余年.而在 ...

  • 嘉禾馆汉字繁简体研讨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嘉禾馆汉字繁简体研讨 天吴.步堂.诚敬.冷公.升龍 .周薇.雨季 参与人员 天吴 现在都喜欢用繁体,真懂文字演变原理的,不会这么刻意.简繁皆可,何足道哉. ...

  • 112岁的周有光去世,发明汉语拼音,当了一辈子的宠妻狂魔

    2017年1月13日周有光先生刚刚渡过了自己112岁的生日,各大新闻网站都表示了祝福. 然而今天,先生已经静静的走了,享年112岁. 从小出生于破落显贵家庭,长大后考上圣约翰学院学习经济,和合肥张家小 ...

  • 112岁的周有光:我的长寿之道

    80岁之后,生命重新开始. 是周有光给自己定义的新生. 从1906年到2017年,他在这个世间度过了112个春秋. 周有光 也阅遍了新生后的32年春光. 他是毋庸置疑的长寿之人. 但很少有人知晓,这样 ...

  • 111岁的周有光:我的长寿秘诀

    '四朝元老'周有光,在112岁生日的第二天去世.对于这位传奇老人,我们很难用只言片语来概括他这不平凡的一生.周有光先生于常州出生,于苏州成长,于上海求学,后又游历日美国家,最终故土难离. 周有光先生的 ...

  • 高寿111岁的周有光先生自爆长寿秘诀竟然是这个!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2017年1月14日),原名周耀平,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著名语言学家. 111岁. ​根据111岁高寿老人 周有光 访谈内容整理: 长寿,人人都想. 但寿命长短,差距 ...

  • 111岁的周有光:我的长寿秘诀,也是我的幸福秘诀

    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活得更健康成为许多人关注的问题.绿色饮食.早睡早起.坚持锻炼等等,都是大家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荣辱不惊,不悲不喜也是其中最重要 ...

  • 111岁的周有光:我的长寿之道

    现在,能活过七八十岁已经不是很罕见,甚至已经出现了很多百岁老人,那么这些百岁老人究竟是如何活到这么大岁数的呢?这其中的百岁老人不得不提的是周有光,活到111岁,其长寿秘诀究竟是何? 长寿之星周有光 在 ...

  • 【养生】111岁大师周有光的养生之道:仅5句话!

    这个老人你可能也不认识他,但是汉语拼音都学过吧?那就是他发明的! 周有光,生于1906年,今年1月份刚刚过完111岁生日.更精彩的是他的人生经历,可以说,他的一辈子活了别人几辈子! 周老50岁前,专攻 ...

  • 111岁老人周有光的长寿秘诀:不补品不生气简生活宽胸襟!

    导读 周有光,他的人生经历相当精彩,可以说,他的一辈子活了别人几辈子!你可能不认识他,但汉语拼音都学过吧?那就是他发明的! 新注册公众号 欢迎关注 公众号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2017年1月 ...

  • 周有光:发明汉语拼音,与张允和相守70年,被上帝遗忘活到112岁

    1933年,周有光和张允和结婚 "语言是赐于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我们学习汉语就会接触到汉语拼音,但却很少有人会关注汉语拼音的发明者--周有光. 周有光于江苏常州出生,周家祖上颇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