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姑娘在广州 | 一个体验达人的自白

作为一个热爱旅行的非专业旅行达人,从去年和 Airbnb 合作成为签约作者以来,我通过城市探索结实了很多有趣的旅行爱好者,其中有一个群体叫做体验达人。

那时我还在上海生活,上海的旅游体验活动已经开展的如火如荼,用珠宝作画、制作折纸艺术品、学老火煲汤、蒸小笼包、炖红烧肉、自制鸡尾酒、走进老城区、用胶片记录城市映像,从室内到室外,有些平易近人,有些新奇有趣,当时我就在计划着我也一定要开设一个结合城市特色的体验,成为一名体验达人。

几个月后,我将工作和生活重心从上海转移到广州,经过短暂的准备,我带着从上海学到的经验,成为了广州第一批体验达人,开展了某种意义上最具有广州特色的体验———叹早/夜茶。

从六月正式在 Airbnb 上线,到现在已进行三月有余,昨晚体验开始前体验者问了我一个问题,这同样也是我最开始思考过的问题,所以今天我决定写下这篇文章,作为一个更完整的回答。

1. 为什么要开展体验?

不可否认,最开始我对体验产生兴趣是因为抱有一种猎奇心理,但最终让我下定决心想要做这件事是因为我发现体验的实质和我自己对旅行的理解和态度,以及当时我已经形成雏形的“城市探索计划” 如出一辙。

关于我对旅行的理解和态度,这个话题太大,所以这里暂且不细说,不过相信从下文的字里行间各位能窥探一二,这里只先来简单谈谈我的城市探索计划。

在不同城市工作和生活以及旅行的经历让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可以对短暂旅行过的地方侃侃而谈,但对于自己的家乡和一直生活着的城市却知之甚少。人们愿意不断进军未曾踏入的土地,积极地扩充自己的旅游版图,却很少愿意停下脚步认真而深刻的了解一个目的地。

当时我在上海的南京东路工作,每天上下班时,整条街上游客络绎不绝,偶遇佳节,外滩更是水泄不通。但对我而言,上海真正的魅力在于一条条通往弄堂的狭窄的小巷,居民区上空飘荡的五颜六色的衣衫,法租界宁静的小路上两旁成荫的梧桐树,还有那些隐藏于闹市中的地道小吃。

城市探索,就是抛开那些人所共知的旅游景区,探索目的地更真实、更生活性的一面,真正深入和融入一座城市,从而形成对当地历史文化、市井生活特色的感知。不仅是旅行者需要城市探索,本地人和在当地工作生活的外来移民同样需要这种可以发现原汁原味的生活之美、增强城市认同感的城市探索之旅。

如果说传统的旅行给人的感觉是“走出去”,那么城市探索更像是在“原地踏步”,虽然广度的拓展有限,但是深度上却大大加深。当然,即使旅行者有意向深入了解一座城市,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相应的条件和方式,所以具有城市特色的体验就能够将体验达人和旅行者连接起来,让旅行者通过非常愉快的活动,形成对城市的印象。

2. 为什么选择早/夜茶这个主题?

一直以来都有 “食在广州” 的说法,美食也是广州的代表性标签(当然,广州远远不止如此)。 早茶作为广州最具有特色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几乎所有旅行者,无论外国人还是中国人,来粤必体验的活动。在我看来相比其他例如手作、咖啡的体验(当然每个体验都有自己的特色),喝早茶这个活动在体现广州特色上更鲜明,在受众范围上更广泛,在对体验者本身的需求上(只需要带着好胃口来)更简单,客观上满足了“可以体现城市特色”的需求,也是体验能够顺利开展的充分条件。

早茶在广州不仅是日常意义上的吃早餐,也不仅仅是品鉴美食,它更是作为一种社交活动的存在。正是这种社交的属性,才从早茶又延伸出了夜茶。从宏观的方面讲,开展早/夜茶的体验,是希望借此来展示和传播广州本地的文化和真实的生活形态;从具体的方面讲,也是借由这个体验活动本身具有的社交性,丰富旅行者,尤其是单独旅行者的旅行体验。我一直认为在异客他乡,可以和新认识的朋友同台吃饭,分享彼此天南地北不同的人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3. 早/夜茶体验的定位和特色是什么?

昨天我的体验者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其实你本身既不是广州本地人,来的茶楼也不是诸如广州酒家、陶陶居这种广州特别知名的早茶茶楼,你不怕被质疑吗?之前来参加体验的人有没有质疑过这个体验的正宗性?” 对于这个问题,我把它总结成体验的定位和差异点的问题。

最开始这个体验是设定是我和男友一起组织开展,我是北方人,他是地道的广东人,这样一方面可以打出“和本地人叹早茶的”亮点,也可以展示南北方人不同的饮食习惯差异。后面男友工作忙起来,不得闲经营体验,就开始变成我一个人来组织,我的重点自然也就向第二个方向倾斜,但这也更明确了我的体验的特色:即从生活在广州的北方人的角度,去分享我眼中的广州、我融入这座城市中发生的故事,以及结合我以往的生活和旅行经历,讲述不同城市尤其是南北方人在饮食文化上体现出的区别。

在 Airbnb上需要针对体验设置一个总体的分类,事实上早茶相关的体验就有好几个,除了我全都是“和广州本地人一起喝早茶”,其他的体验都选择了餐饮类,而我为这个体验选择的定位是“文化”。它的意义不在于吃广州特色点心,更重要的是从饮食延伸出的关于城市历史文化的分享,甚至也不仅局限在广州,是各个不同地域间差异性的交流和分享。

哈尔滨是全国最北方的省会城市,广州是全国除海南外最南方的省会城市,这种一南一北的碰撞本身其实是很有意思的。来广州和广州人喝早茶是常态,来广州和哈尔滨人叹早茶才更难得,不是吗?从这个角度看,我倒是认为我的体验还更脱颖而出了,哈哈!

更何况谁说东北人就不能很好的传播岭南文化呢?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的英语老师就算口语再好,也讲不过英国人美国人,但是如果论教学,通常情况下还是老师更厉害。我从来不认为不是本地人会对挖掘和传播广州的文化起到致命性的阻碍,相反,正因为我没有本地人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我会更加努力补上这个缺口,实地探访之余也会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有些内容可能比一般的本地人了解的更加清楚。

再说茶楼的选择,选择这家禄运茶居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是地理位置好,方便旅行者,特别是外国旅行者到达。其次,这里的食物真的还不错,坚持现点现做。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是一家开在社区里的茶楼,不同于名声在外的大酒家、大茶楼里充斥着大量的旅行者,这里的大部分客人都是本地居民,这样的氛围才是更纯粹的。

之前也有其他的体验达人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你在预订页面上已经写明体验地点,不怕旅行者自己过去,就不订体验了吗?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单纯去喝早/夜茶肯定比预订体验要更便宜,但是体验本身的价值在于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所以体验并不是为这一顿早/晚饭买单,而是为我这个人买单。

4. 会不会到头来白忙一场?

有朋友知道我开体验活动,就会问我收益如何。老实讲,如果单看经济收益,很可能是白忙一场!

我来简单算一笔账:一个人的体验是188元,最开始的设定是根据“一盅两件”的传统吃法,每位参与者包括我自己都选择两样点心、一种茶,大家彼此分享。最开始是我和男友一起进行,往往也只有一个体验者,这样每次最少会点6样点心,每种按平均20元算下来,再加上茶位费,基本上会花到150元。也许你会说,这还赚了一点啊,但平台会收取20%的手续费,188的体验到我手里只有150,再算上我的路费、时间成本,肯定是亏本的。

还有的情况是,一些体验者预订前是没有认真看说明,所以一上来就点多了几样,或者有时候来的是个高大的小伙子,我也真的怕人家吃不饱,所以很多时候还会花超了,哈哈!总之,单从经济层面,当只有一个预订者时基本上是不盈不亏,只有两个以上的体验者才会开始有些许盈利。若是算上时间成本,那就几乎完全是亏本买卖。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不赚钱,为什么我还要坚持做这件事?

因为这个经历本身真的很有意思啊!运营这个体验相当于一次微创业,从想法的构思到文案写作,从线上线下运营到实际提供服务,从客户维护到升级改进,都是我一个人来操作执行,算是提前为创业积累经验。

更重要的是,体验本身所带来的收获可以帮我开拓视野。前面说开设体验是通过交流进行文化和生活形态的传播,但这种交流是双向的,不单是我在向我的体验者“输出”,也是我从体验者那里“输入”的过程。比如和美国、深圳、福建、北京各个不同地区的客人交流,我也得住了他们的平时的饮食和习俗;看着家庭出游的客人可以感受到现代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和商务客人沟通也可以了解一个产业的分布和业务,总之和任何人交流总能收获一些以往并不知道的事情。作为一个作者,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我的写作素材;作为一个斜杠青年,所有的思想碰撞都可以成为我新的创业创意点。

任何一个创业公司,在初创期基本上盈利都是负数。对于一个企业,先投入、先付出,才会有回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对于个人创业又何尝不是如此?

用体验来赚钱可不可行?可行!但人数和规模达到一定要求才能实现(正如做民宿可以赚钱,但出租率要达到一定水平是一个道理),所以从长远的眼光看,我不介意前期多投入一点,多付出一点,口碑好了、流量慢慢扩大了,商机也就会越来越成熟,之后可以选择的渠道和方式也会越来越多。

但是所有一切的前提是,不要把开体验作为一个盈利的工具。虽然可以赚钱是一个非常大的吸引力,但是我依然认为能把一件事做好最重要的动力来源于对这件事本身的热爱和认同。我当然希望可以通过开设体验来补贴我的收入,但是我会提醒自己: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关于运营体验的一些想法就先写到这里,此时此刻我认为有必要把这个体验放上来,这样或许看这篇文章的人才能更清楚我再说写什么(确定不是为了打广告?)

(0)

相关推荐

  • 为祖国之巨变而自豪——评作家蜀水《广州叹茶》

             作家蜀水先生所写<广州叹茶>一文,以自己在广州茶楼吃早茶的亲身体验及耳闻目睹,反映了中国南方独特饮食文化的传承及新中国70年来的巨大变化,文章以小见大,从兴致盎然之&qu ...

  • 彭于晏《热带往事》电影背后的广州

    今年的端午档真是好片扎堆! 光是上映的影片就有15部!前有宣传霸屏全网的<超越>,后有八月长安编剧的爱情片<暗恋>,完全看不过来! 不过,说到网民们期待度最高的,还属彭于晏主演 ...

  • 作家蜀水《广州叹茶》及评论

     <广州叹茶> 文/作家蜀水 你的心是甜美的,所以你感受的一切都是甜美的;这种特殊的甜美,触动的不只是你的味觉,它触动的更是你灵魂的最深处!   --作者感想 一条美丽的珠江,孕育出一座美 ...

  • 东北姑娘在广州之民以食为天

    我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姑娘,虽然无论是瘦小的身材还是讲话口音都更像南方人.得益于香港影音业八九十年代的黄金岁月,作为看着TVB.听着粤语歌长大的90后,我对粤语和粤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这之后成为促使 ...

  • 东北姑娘在广州之最不像一线城市的一线城市

    自从有了"x线城市"的划分,"北上广"便成为每个年轻人绕不过去的字眼."x线城市"的划分标准有很多种,除了最常用的GDP和常住人口数,还可以 ...

  • 东北姑娘在广州之难道今天没有50度?

    "我的小腿有一种烧灼感,就像一盘肉被放到烤炉上." "广州的天气就是这样啦,今天36度呢!" "不是吧?难道现在没有50度?" " ...

  • 东北姑娘在广州之早茶的前世今生

    在伦敦,人们总是习惯以天气来开启话题:在北京,早上常用 "吃了吗您内?"来问候:而到了广东,打招呼的方式便换成了 "饮佐茶未?",意思是问早上喝茶了吗,足以见得 ...

  • 东北姑娘在广州之你讲咩?

    对于大部分在广东生活的外地人而言,第一个也或许最大的障碍来自语言.粤语也称为白话.广东话.广府话,保留了很多古汉语,又吸收了较多外来语,在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和普通话及大部分地区方言有着较大差 ...

  • 东北姑娘在广州之粤语是怎样炼成的

    前情回顾 有个写"鸡腿"广东话叫法的段落,原文中写到"按我的理解,鸡的前两只是手,后两只是脚,而男朋友说四只都是脚."经朋友评论到"鸡有四只脚?&qu ...

  • 东北姑娘在广州 | 无龙舟,不端午!

    今年的端午节撞档父亲节和世界杯,尤为热烈.现在端午过去已半月有余,除了粽子还让你记住了什么? 今年也是东北姑娘第一次在广州过端午,所以这期文章我们就聚焦广州的端午习俗--扒龙舟,也看看南北方在庆祝这个 ...

  • 东北姑娘在广州 | 从大公司换到小公司我经历了那些转变?

    我有一个名企梦 我从小是个表面低调,但内心张扬的孩子.成长的历程与大多数人别无二致,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是家长老师眼中成绩优异的"好学生",我的青春岁月里不曾行差踏错,或许是缺少了 ...

  • 东北姑娘在广州 | 广州是一座巧克力之城?

    我清楚的记得,大学毕业前夕被问及以后准备去哪里发展时,每当我将广州作为答案之一,总会得到一声叹息似的感慨 "广州吃得多,就是治安太乱了!" 大学期间我曾几次到访广州,这是国内屈指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