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 | 看清「以前」,走向「往后」
公众号停更了将近一个月,今天开始恢复不定期更新。
今天先讲讲我的近况和最近的一些思考。
4 月底,我一个人过了几乎是这辈子最不想过的一个生日,然后大概从那一天开始焦虑。
我是个骨子里十分自私的人,虽然没放荡不羁,但也爱自由胜过爱生命。
我没有太多物欲,也不想拼命加班用不断上移的发际线换来更多的收入。
我辗转在不同城市,追求归属感,却又没打算在任何一个地方长久停留。
我对家庭没什么责任感,一直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
不想买房,不想结婚,也不想以降低生活质量为代价努力赚钱。对我来说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背上背包就能毫无牵挂的说走就走,迎接未来的无限可能。
但那天我睁开眼,意识到自己二字开头的时光所剩无几,我陷入了深深的焦虑。
有人说很羡慕我这种有点佛系的生活状态,但自从点燃了焦虑的火苗,一切超脱都开始崩塌。
我开始回顾活过的二十几年,正视了一些事实:
没有很优秀,也没有很努力。
有时候我会很苦恼,我相信自己是有些想法和才华的,不过总是时运不济,缺少一个伯乐。
比如家里条件再好一点就可以有更高的起点,差一分就可以去更好的学校。
现在看来,每次差的那一点点,或许是另外一种侥幸,其实差的不止一点点,却以一点点的形式呈现鼓励我「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如果可以再努力和强大一点」;但如果就此止步,无数次「差一点」的真相是其实是还「差得远」。
缺乏专注和深度。
「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不够精通」这可能是我目前最主要的问题。
因为什么都懂,所以选择太多,一碰壁就考虑换下一个方向。但事实是如果每次都「知难而换」,即使走了很多路,却没有一条可以走的深,到终点的距离始终没有缩短。
前几年在广度上的拓展并不需要后悔,但接下来我必须找准某一个领域「死磕」。
究竟找准哪一个对选择困难症患者来说,同样困难,或许不该「想」太多,盲选一条路走下去,应该都不错。
虚假共情。
我喜欢说「我觉得」。
我习惯用自己的想法揣测别人,替不善于表达的人说出来,然后以为这就是共情了。
但要真正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我还要多练练「听」,而不是自我陶醉地替他们「说」。
拒绝改变。
我的生活轨迹、生活方式,一直不断在改变。从某种角度上说,我是热衷于改变的。
但后来我发现,改变 ≠ 改变。
我的改变是因为定力不够,需要借助外界环境的变化,让生活具有挑战性、保持新鲜感;但在心理层面,我又抗拒改变。
在内容生产上,我一度把问题归结于社会的浮躁风气使得大众失去了对好内容的耐心,现在看来这更像是安慰自己的借口。有人告诉我,或许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突破口。
所以,下个阶段,在坚持本心的前提下,我要转型去寻找那个「口」。
浮躁。
是的,总感叹社会浮躁的我,也很浮躁。
19 年是有点忙碌的一年。我做了一些事情,也收获了一些认可,急切地用不同的社会身份标签化地证明自己。但真正厉害的人,并不需要证明什么。
周末我搬了家,两个月的时间,从宽敞的一人一猫两室一厅,换到舒适的一室一厅,再到不如人意的合租小房间。新家很远,周围没什么商业活动,房间里除了床什么都没有。未来的一段时间,生活状态和物质上的极简应该能帮我去除更多浮躁,集中精力学习和整理一些东西。
预见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亲手创造未来。
—— Alan Kay
执行
有天晚上和 Ruby 聊关于未来的打算。她问我有什么目标,我说长远看我想自己创业做技能共享和社区活化。
然后她问我做这个最终想得到什么?我说自我价值的实现。
她又问我觉得自己的价值是什么?我说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桥梁,让更多年轻人通过我和世界产生更多联结,发现更多生活的可能性。
她说这样的目标太主观也太模糊,不容易实现就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
后来我有很认真的想她的话。我发现我所说的是一个愿景,就像阿里巴巴的愿景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但目标需要可落地的东西。
在创新的过程中,新颖的想法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具体的目标和执行决定实现的可能性。
机会成本
为了做好决定做的事情,必须拒绝所有不重要的机会。
每一件事都有机会成本,保持专注或许比多任务同时推进的收益更好一点。
预估值
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在追求最优解,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最优解究竟是什么我们往往是达到那一刻之后才知道。更可取的办法或许是在每一个项目上提前设定一个预估值,只要达到这个程度就及时收手,开始新的任务。
这有点像投资,大多数人都希望追求收益最大化,但对我而言设立止盈点,然后不断优化是更合适的路径。
这段时间在贩卖焦虑的环境下,我徒增了许多烦恼。感谢给予我陪伴、鼓励、肯定和批评我的人。虽然有些路终究要一个人走,但往后的日子里,还是请多关照。
更多有趣内容,正在酝酿发芽中...
关注公众号,一起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