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 :万一反腐败反到文学奖,起码我是干净的
中国当代作家中,才气和骨气,兼备的,我最推崇的是两个人,钱钟书、余华。钱钟书,如雷贯耳,不必说。
对余华,可能很多人不了解。其实,余华,应该说是文学界的“屠呦呦”,他很早就出道,且作品影响力巨大,被张艺谋拍成电影并在戛纳电影节上大获全胜的《活着》就是见证。可是,这样一位作家,居然没有获茅盾文学奖,甚至不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后来在王蒙斡旋下,才戏剧性加入)。不禁让人唏嘘。
最近看到余华与友人谈心的一段话,觉得特别意味深长——
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任何一个文学奖的评选不可能百分之百的人都能认可,包括诺贝尔奖也一样,它肯定有评委的因素,还有其他的因素,诸有此类的因素,这是一个原因。所以他们不把这个奖给我,我觉得一点都不过分,我完全可以接受,而且我还希望他们永远不要给我。万一以后反腐败反到文学奖了,起码我是干净的。不过这几年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评选,我知道还是很严格的,过去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笑话太多了,真要查起来,还真是有一些乌七八糟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余华在国外的影响比在国内大多了,和屠呦呦一样,属于“出口转内销”。
在鲁迅文学院和余华同居一室的莫言曾经说过:余华的书少我一半,但影响力大我一半。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