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优秀作品(一一0)青丝里的几缕白发(《作文指导报》第929期)
(感谢“大余朗读者”张羽)
青丝里的几缕白霜
江西省大余中学高一(2)班 周涵瑀
一
一如既往地,下了晚自习,我便踩着细碎的星光回家。到了家门口,却意外地发现那扇为了迎接我而总是敞开着的门紧关着,没有向我打开温暖的怀抱。
我有些奇怪,只好自己打开门,而又发现大厅里黑漆漆的——总是会坐在沙发上等我的母亲也并不在楼下等我。一天的劳累,一到家便莫名地被点燃,竞一下全转为了满心的质问。迫不及待地冲上楼去责问母亲:“你在干嘛呢?怎么也不帮我开门?妈!”
二
一上楼,才发现母亲在梳妆镜前不知在摆弄些什么。我这座“活火山”还没喷发,就听母亲应了一声:“你回来啦”。马上又哀声叹气道:“嗨,我都不知道,我怎么这么多白头发了。”
大概是刚洗完头吧,妈妈的头发蓬蓬松松的。她贴近梳妆镜,用手撩起这边的头发,又翻开那边的头发,似乎对镜中的影像感到难以置信,又发出一声“天哪”的哀叫。
我一肚子的无名火已经挤到了嗓子眼,只好无奈地憋了回去,习以为常地走进房间,一边关门,一边还翻了个白眼,心里偷偷嘀咕:“早跟你说了,白头发都一大把,还不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可是才刚放下书包,母亲就破门而入,一边还不停地念叨着:“不行不行,你来帮我拔一下白头发,你瞧这几根多明显,都露在外面了……”
我有些不耐烦,但母亲充满了期冀的语气与眼神让我没了拒绝的理由,我只好颇为不耐地一点头,站起了身。
三
于是,母亲坐在床沿,而我站在床边,伸手拨开了母亲的头发。头发是被烫过的,带着一波一波的卷,天然的乌黑里镀上了一层人为的棕黄。乍一看,似乎还是漆黑亮丽的,可若是伸手轻轻一撩,就已然发现,两鬓的青丝早已染上了岁月的霜,银得耀眼,白得刺目。
满是风尘的银丝就在不经意间混入了母亲的秀发里,自此生根,再未断绝。它们侵蚀着、掠夺着原有黑发的养料,从更多的黑藻里冒出了头来,得意洋洋地叫嚣着,肆意地想我张牙舞爪。
四
我突然就沉默了。我无声地揪起了一撮黑发,从中小心地捏出那根扎眼的白霜,轻轻一拨,再把它交到母亲手里。我拔得很慢,生怕拔错;母亲也不急,静静地等着我。只是我每次将白发交到她手中时,她都要叹气一声;只是不知叹的到底是不服老,还是岁月无情?
要是平时,听见母亲为此而叹息忧愁,我定要没心没肺地跟几句嘴:“是啊,老妈,你早就到更年期了。”可是在今天,我却再不敢说出口,因为我发现,其实母亲的头发早已不复从前的油亮柔顺,而带上了些干枯之意。逝者如斯,不复返的时间终还是在母亲的头发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五
母亲还捏着那些我为她拔下的银丝,带着几分期盼甚至是几分惶恐,问我一遍又一遍:“你说我是不是老了?”
我一愣,忽而就想起了看过的一篇文里的话:“孩子的肯定,就意味着母亲还年轻。但我明白得太晚。总在无意间伤害了她太多次。”
我似乎也明白得太晚,但我更说不出否定母亲的话,那太违心。更为重要的是,母亲在我长大的同时缓慢地老去,这是不争的事实。
母亲手里攒着的银丝,短暂地戳开了时间的裂缝。母亲勾着腰一边帮我拖地一边数落我的样子;母亲不厌其烦地收拾被弟弟弄乱的家的样子;还有,每天晚归母亲对我说“回来啦”的样子,原来都已熔铸在我的生命里。
可是不懂事的女儿只会一次次嫌她烦,只会没好气地说“要你管”?甚至想为没给开门就向母亲发火。母亲愁啊,又愁出了一把白发。母亲的青丝已悄染白霜,又何况是还要年长的父亲?
六
满心的愧疚在胸膛里燃烧,最后烧成了我惶恐。我不禁反问自己:“我成长的脚步,能跟上父母老去的速度吗?”
一声啼哭打断了我的思绪——弟弟醒了。母亲匆忙站起身走出房门,还不忘向我道谢。我打开台灯坐在桌前,任凭灯光晕开我的视线。
时间是位心急而手巧的姑娘,她执意要把青裳织作素衣,叫人无可奈何。而我此刻只想让她慢一点,再慢一点。至少等我懂事,至少等我长大。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简评:
这是一篇至情的文章。文章开头写自己晚自习回家时未见开着的院门、未见客厅的灯光与等待自己的母亲,心生烦闷与怒意,后写帮母亲清理白发时内心的感悟与震撼,在心生愧疚中满是感激。文章妙处不仅在于叙事描写的细致,更在于从一件小事中所体验到的至情,并把这种至情逐一的揭示,感激与愧疚,让读者共鸣,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