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期社课:王有龄

王有龄(1810年3月31日-1861年12月29日),字英九,号雪轩,侯官(今福州市区)人,清浙江巡抚,1861年太平天国围杭州,死守无援,殉节而死。

本期点评:兰台

挽王有龄

亚哥

敌围欲就歼,友驰而不援,倾轧各凭手段,率土之滨,谁非棋子?

守城甘赴死,舍身望全节,兴亡自有机枢,百年其后,我吊先生。

●评:上联叙事为主,下联颂扬为主,立意工稳,足见方家手段。上联说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王有龄之死其实和皇帝无关,故棋子之论有些突兀。下联兴亡自有机枢之句,和前后文关联不大,反而弱化了吊忠之情,可以考虑改下。

王有龄

萧郎

合鄂王魄,少保魂,巡抚肝肠,教旖旎湖山,平添豪气;

只文正私,季高狭,桂清孱懦,任忧愁风雨,空哭睢阳。

●评:上联拉于岳与王有龄并列,均与杭州有关,非常契合,这种写法是清代联家写联常用手法,使得此联读起来有清联之感。下联拉的人虽然都和王有龄有关,似乎是想拔高王有龄,但是其实王有龄自己也是狭隘和有私心的,所以这个拉曾左并不成功。

王有龄

凭栏客

眼前我土,身后吾民,当时独立楼头,惟张睢阳碎牙堪匹;

既成其名,何屈己节?异日相逢地下,想李秀成掩面应羞。

●评:上联正面描写了一个为国守土的英雄形象,将王有龄和张巡并列,非常合适,也很有画面感。但是上联这么斩钉截铁地说完之后,下联其实没什么好说的了,除非做一下转折,这里的处理并不成功,怎么看下联的主角都是李秀成了。

王有龄

水槛清

有志堪承父,更笃行慎清勤,长怀黎庶谋安乐

为人素有名,当不愧忠仁义,何惜从容赴国殇

●评:全联以正面描写为主,突出其人功业和忠节,符合挽联的正常写法,联语也很工雅。个别字眼可以商榷,比如“为人”“国殇”。

王有龄

梦见温馨

与何丛山同是旷才,论护城抗力之贞,我公远胜其忠胆;

共许太守一般晚景,蹈粮尽援无之憾,天意终归负壮怀。

●评:上联借贬何桂清而抬高王有龄,下联将王和许远并列,立意虽然可取但整体略显单薄。下联晚景一词可以商榷,用在这里不妥。整体感觉就略费字。

王有龄

薛经杰

身只学渣,命犹学霸,得何丛山神助,不几日高升,先生开挂;

为朋乏义,为政亲民,怪曾文正躺平,剩一城死劫,巡抚悲情。

●评:学渣学霸开挂躺平悲情等几个词都可以换成古色古香的词。上联说其升迁之路,虽然说的都没错,但是没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才学浅薄之人高升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下联说“为朋乏义”不知道说哪件事。一城死劫句挺好,末句改一改会更好。

王有龄

简约

风消故垒,烟锁愁城,夫去悲浙水无情,山川失色;

愍书烈骨,泣血残鹃,我来祭睢阳俎豆,阁部衣冠。

●评:此联写的是前来祭祀王有龄祠的所见所感。上联从写景入手,但是无情和失色似乎是矛盾的,无情就不会失色,反过来会失色就不是无情。下联起句对仗还不是很好,调整一下会更好。

王有龄

嘒彼小星

闾阎留令望,曾教强敌兴嗟,遗黎恒念;

日月鉴孤忠,可奈生逢乱世,死殉危城。

●评:564句式,其实就是574经典套路句式的变种。套路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做到起句立意鲜明,后面的自对能够顺利补充和解释起句的立意,最好是留有余韵。此联起句甚佳,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王有龄的评价,且有悲壮苍凉之气。缺点是结句较弱,如上联的遗黎恒念就是起句换了一个说法,并无什么补充和延伸。下联的生逢乱世也不好,似乎是想表达王有龄运气不好,但是这样和起句又失去关联了。

王有龄

建未十七

父修廉死,子抱节亡,慨蜀去浙万里乎哉,落叶望枌榆,两地风烟悲共赴;

睢有双忠,杭存孤勇,溯唐距清千年而已,残碑生蔓草,一般俎豆不同馨。

●评:对仗工整,联语流畅,是为佳联。上联从王燮说起,这个角度非常新颖,父子并为廉吏忠臣,且均客死异乡,尤其是落叶之句读来不胜悲乎。不过,王燮虽然在蜀为官,但是是死在苏州的。下联拉张巡许远事作衬,身份自是相衬的,孤勇略有夸张,不过也不是大问题。而残碑之句说其死后之事,王有龄之墓在1977年被毁弃,其祠亦多有毁损,其人之名声也远不如张许传扬得更多,可能是因为一个是抵抗安史叛军,一个是抵抗太平军,所以这里也是很合理地引出了结句。

王有龄

大宝

生在福州,死殉杭州,自古天命不可逆;

成于乱世,毁于太平,虽为忠烈亦何如?

●评:此联内容较少,上联说宿命,下联说无奈,立意本来没什么问题,但是在写的时候并没有足够的逻辑和铺垫,比如生在福州,死殉杭州,并不能说明什么天命不可违,当中少了逻辑联系。下联也是同样的问题,是因为毁于太平所以才成为忠烈,而不是作为忠烈才无奈接受毁于太平的命运。不过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加一句腰句承上启下,这个联就会一下子提升很多。

王有龄

亚哥

敌围以就歼,友驰而不援,故倾轧各凭手段,看庙也摇摇,漫言天意;

守城甘赴死,舍身得全节,然兴亡自有机枢,任鼎之岌岌,但哭先生。

●评:这一联比原稿更通顺,上联直指当时各派互相倾轧之事,致使宗庙摇摇欲坠,令人叹息。下联说自己祭王有龄,与兴亡无涉,突出了王有龄之忠节。遗憾之处是上联的庙也摇摇和下联的鼎之岌岌意思完全一样,难免有合掌之嫌。

王有龄

小刀

勤政当无愧,一二言曾疏群贼,及民无举世无争,地惠如斯,其功不可没也;

良臣岂必云,七十日泣困孤城,见主上昏同僚冷,天恩若此,则忠何异愚哉。

●评:全联颇有章法,娓娓道来,虽长而不滞,可见手段。起句略通俗,但立意清晰明确。上联说其治政之事,下联说其殉国之事,行文结构也没有问题。王是死节之士,“良臣”之谓力道有所不足,“主上昏”这个有一点想当然了,王有龄应该没有这种想法,而起也不算愚忠,毕竟弃城逃跑和降敌这才是真正万劫不复的。

黔  社

与 君 相 惜 未 名 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