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推荐 | 1%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吸脂术后血清肿的效果观察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5月第27卷第5期

1%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吸脂术后血清肿的效果观察

蒋朝龙,史高峰,李虎,高凤山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整形外科 江苏 无锡 214062】

摘要:

目的:探讨1%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吸脂术后血清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28例吸脂术后血清肿患者,在抽尽囊腔积液后注入1%聚桂醇注射液后加压包扎。术后1周来院评估疗效,如血清肿未见明显缩小,则重复硬化治疗1次。经2次硬化治疗后血清肿仍未见明显缩小者,改行囊腔搔刮联合负压引流治疗。

结果:28例患者中,23例经1次硬化治疗治愈;3例经第2次硬化治疗后治愈;另有2例经2次硬化治疗后未见明显改善,行小切口囊腔内搔刮联合负压引流后治愈。

结论:应用1%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吸脂术后血清肿简易安全且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聚桂醇;硬化治疗;吸脂术;超声;血清肿

文献编号:

DOI:10.15909/j.cnki.cn61-1347/r.002370

随着吸脂设备及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及对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吸脂术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美容手术[1]。然而吸脂术总会伴随着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并发症[1]。血清肿为吸脂术后局部并发症的一种,发生率为2%~3%,临床常用处理方法包括反复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囊壁搔刮、放置负压管引流及手术切除包囊囊壁等[1-3]。硬化治疗作为血清肿的一种新治疗方式,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易、创伤小、痛苦小及患者接受度高等优点[4]。笔者科室于2012年8月-2017年12月应用1%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吸脂术后血清肿患者28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2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1~55岁。曾在笔者科室接受过吸脂术,术后门诊随访发现血清肿,确诊后立即按传统方法予以穿刺抽吸及局部加压包扎,首次治疗后2周内嘱患者每隔2~3d来院复诊,如复诊发现血清肿无明显缩小则重复治疗1次。如随访2周后仍未见明显缩小,与患者沟通并经其同意后,使用1%聚桂醇注射液对血清肿进行硬化治疗。本组患者中腹部吸脂术后血清肿14例,大腿吸脂术后血清肿10例,肩背部脂肪瘤吸脂术后血清肿3例,颈项部脂肪垫吸脂术后血清肿1例。全部病例凝血项目及肝肾功能正常,无重要脏器器质性疾病。

1.2 治疗方法

在病房换药室或门诊手术室进行,对血清肿部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血清肿低位处,根據血清肿大小选择50ml或20ml注射器,穿刺后反复抽吸,同时向穿刺点推按肿胀区,尽量抽尽囊腔内积液;然后注入1%聚桂醇注射液(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45),并根据血清肿的范围,决定其剂量,一般为5~10ml;操作完毕后按压穿刺点3~5min,同时适当按摩血清肿部位,使药液在囊腔内充分弥散,局部垫无菌敷料后,根据不同部位选择弹力绷带、腹带或塑形衣加压包扎。

1.3 术后处理

术后注意观察局部和全身反应,局部轻度肿痛及低热反应多可在1~2d内消退, 无需特殊处理。1周后来院评估效果,如果血清肿未见明显缩小,则重复硬化治疗1次。经两次硬化治疗后血清肿仍未见明显缩小者,为避免假性滑膜囊形成,改行小切口囊腔内搔刮联合负压引流治疗。

2

   结果   

28例患者中,23例经1次硬化治疗后治愈,其中11例腹部血清肿、8例大腿血清肿、3例肩背部血清肿和1例颈项部血清肿患者;3例经第2次硬化治疗后治愈,其中2例腹部血清肿和1例大腿血清肿患者;另有2例经2次硬化治疗后未见明显改善,进一步经小切口囊腔内搔刮联合负压引流治愈,其中1例腹部血清肿和1例大腿血清肿患者。所有患者在聚桂醇硬化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包括休克、过敏、发热、感染、严重疼痛、皮肤坏死、神经损伤等。治愈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均未见复发。

3

 典型病例 

某女,48岁,下腹部吸脂术后1周来院复诊见下腹部肿块,大小约6.0cm×5.0cm,穿刺抽出淡黄色清亮液体,超声下见约4.0cm×1.4cm囊性低回声区,考虑血清肿。经反复穿刺抽吸联合腹带加压包扎2周后,下腹部肿块未见明显缩小。遂予1%聚桂醇注射液10ml囊内注射硬化治疗1次并予腹带加压包扎。1周后来院复查,查体下腹部未触及肿块,局部皮肤无红肿坏死等并发症。在原血清肿部位行超声检查可见水肿的皮下脂肪组织,未见明显囊性暗区。继续随访3个月未见血清肿复发。见图1~2。

4

 典型病例 

吸脂术是目前最常见的整形美容手术之一,其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最常见的并发症依次为轮廓畸形、血清肿、色素沉着、不对称及增生性瘢痕等[5]。吸脂术后血清肿是指吸脂区域血清样液体积聚,但其确切发生机制仍不明确[6]。在超重及肥胖患者中吸脂术后血清肿的发病率较高[7]。目前普遍认为它是由于术中局部反复抽吸过度导致皮下局部形成死腔,吸脂中损伤淋巴管中漏出的淋巴液进一步积聚在死腔中从而形成血清肿[1,8]。此外血清肿中血清样液体也与组织发生炎症后的渗出关系密切,后者与死腔组织间的剪切力密切相关[8]。有研究证实术后术区制动能显著降低血清肿的发生率,其原理可能与制动降低组织间剪切力,从而减少组织炎性渗出有关[8]。血清肿的产生还可能与加压包扎不恰当或加压包扎时间较短有关[6]。

文献中报道血清肿多发生于下腹部及大腿前外侧等部位[1]。本研究中血清肿主要发生部位与此一致,结合上述有关血清肿发病机制的研究,笔者推测原因可能与这些部位抽脂量大、术后局部不易制动、包扎不牢固或时间较短有关。吸脂术后局部皮下血清肿往往在拆线时被发现,表现为局部膨隆,有液波感,患者多无自觉症状[1]。所以更换包扎敷料或拆线时,应常规检查好发部位有无血清肿形成,一旦发现及时给予有效处理,以免形成慢性血清肿。血清肿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是用注射器在血清肿局部低位进行穿刺彻底抽出腔内积聚的血清样液体,然后局部加压包扎并合理制动,一般血清肿会在7~10d内消退[3]。对于多层次和多腔隙的复杂血清肿,可以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处理,根据液体量的多少间隔1~2d重复操作,通常需要多次抽吸直至深浅两层愈合、腔隙消失[1]。如果经上述治疗仍无效,往往选择行小切口囊壁搔刮、囊壁切除及负压引流治疗,但痛苦大且对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使患者难以接受且满意度较低[3]。

目前血清肿的硬化治疗得到了较多研究,其主要通过在血清肿死腔中注入刺激性物质诱发纤维化反应从而封闭死腔[4]。已被用于治疗血清肿的硬化剂包括多西环素、博来霉素、无水乙醇、金葡素、滑石粉、Polysaccharide 4DryField、红霉素、聚桂醇等[4,9]。其中聚桂醇因其安全有效的优点已被用于治疗静脉曲张、静脉畸形、淋巴囊肿、肾囊肿、腱鞘囊肿、腘窝囊肿、血清肿等[9-11]。聚桂醇是通过95%的羟基聚乙氧基十二烷溶液及5%的乙醇混合而成,它能造成细胞快速脱水、坏死[11]。与硬化剂无水乙醇相比,聚桂醇的小剂量使用即能达到同等硬化效果,且其治疗中不需要囊内麻醉或术中麻醉[12]。聚桂醇在治疗静脉相关疾病中能通过诱发脉管内皮细胞炎症导致脉管硬化,并能引起脉管内皮细胞的坏死、凋亡从而导致脉管栓塞[13]。另外聚桂醇能使血清肿中淋巴管内皮出现炎性反应,并能导致周围组织的凋亡,最终使血清肿消退[13]。鉴于上述血清肿的发病机制,推测聚桂醇可能使血清肿中渗液的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发生炎症,从而使管腔纤维化,最终停止渗出。此外聚桂醇还可能通过诱发血清肿中死腔壁的纤维化粘连,这不仅能降低死腔内组织间的剪切力从而减少渗出,还能使死腔闭合。当然聚桂醇治疗血清肿的确切机制仍需进一步实验研究。有报道发现吸脂术后即刻行术区超声检查可见非均匀强回声或低回声肿块样声象[5],但目前仍缺乏吸脂术后术区超声影像特点的动态演变过程的相关研究。而本研究在聚桂醇硬化治疗后超声复查中发现皮下组织往往存在水肿,这可能是聚桂醇对组织的刺激作用所致。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且其中大部分患者不同意多次超声复查,故聚桂醇硬化治疗后局部组织超声影像特点及其对应的组织学改变仍需进一步研究。

目前临床上仍缺乏指导吸脂术后血清肿处理的权威指南。本次治疗方式及时机的选择首先考虑到本组患者行吸脂术的目的多为自体脂肪移植,其次为微创治疗脂肪瘤及脂肪垫。本即为求美而来,术后出现血清肿,即使经充分医患沟通,患者心理上仍难以接受耗时、痛苦的治疗过程,比如再次负压引流处理。因此笔者科室在临床实践中主张发现血清肿后2周内选择反复局部穿刺抽吸+加压包扎的治疗方式,即简便易行且不明显增加患者经济支出,不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但血清肿出现后2~4周,其内壁会逐渐发生纤维化,超过4周后,血清肿囊腔内极有可能已经产生纤维包囊(亦称为假性纤维囊),变为顽固性血清肿[9]。持续存在的血清肿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难以治疗[14]。虽然有报道聚桂醇及乙醇作为硬化剂对于顽固性血清肿仍然疗效显著[9,15],但在临床中发现治疗2周后血清肿仍未见明显缩小的大部分患者,往往已经对治疗的满意度较低,容易造成医患关系紧张。故笔者科室对这些患者及时应用1%聚桂醇注射液腔内硬化治疗。此外,聚桂醇应用时间限制为2次,如2次治疗后未见明显缩小,则及时采取小切口探针囊壁搔刮+负压引流治疗。理由如下:①2次聚桂醇硬化治疗的费用往往近千元,继续硬化治疗可大大加重患者经济负担;②囊壁搔刮联合负压引流治疗疗效确切[1]。此外,黄瑛等[9]在使用聚桂醇硬化治疗顽固性血清肿后进行了负压引流。但放置引流管会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故笔者科室在硬化治疗后不行该项操作。本次研究对象为病程在2周左右的血清肿患者,而黄瑛等的研究对象是治疗难度更大、病程4周以上的顽固性血清肿患者[9]。故对于硬化治疗后负压引流的适应证仍需进一步研究。

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印证了聚桂醇硬化治疗的安全性。故应用1%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吸脂术后血清肿简易安全、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研究例数较少,仍需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比较各种治疗方式及干预时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特别是聚桂醇的使用时机、剂量、疗程需要进一步研究

硬化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