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桂醇硬化治疗临床操作答疑解惑 | 血管瘤、静脉畸形硬化治疗篇—1
聚桂醇硬化治疗答疑
血管瘤、静脉畸形硬化治疗篇
Q1
在临床操作中我们有的时候采取平阳霉素进行硬化治疗,请问你们聚桂醇治疗血管瘤与平阳霉素相比有何优势?
平阳霉素与聚桂醇治疗临床对比研究结果证明:聚桂醇在治疗上起效优于平阳霉素。而且,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平阳霉素。目前临床应用现状为:单纯聚桂醇硬化治疗,或者平阳霉素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
平阳霉素 |
聚桂醇 |
平阳霉素是从平阳链球菌中提取的抗肿瘤的抗生素,注射到瘤体后,通过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在局部积聚高浓度药物致瘤腔内的内皮细胞萎缩变性,破坏内皮细胞,使瘤体纤维化 |
聚桂醇是通过破坏瘤体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栓形成,阻塞血管并且形成无菌性炎性反应,促进纤维组织增生,瘤体最后闭合消失 |
平阳霉素主要不良反应是发热、胃肠道反应、肺部纤维化、等等。注射量过大易导致组织损伤过大,局部组织肿胀及感染等等、最严重的并发症平阳霉素过敏性休克。 |
聚桂醇常见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为:治疗后局部红肿、皮温升高、此症状无需治疗可以自行消退。 |
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只能控制单个瘤体、且难以根治。因为平阳霉素的药物渗透性极差,注射后会有瘢痕形成,所以临床上常见有中间的血管瘤消退,但是周边的血管瘤却依然存在,而且患者有一定的痛苦和治疗风险 |
聚桂醇的局部麻醉作用,患者耐受性较好,注射后无痛感。聚桂醇硬化治疗的技术特点为血管腔内治疗、可重复性好、可以规避手术治疗的神经、淋巴管损伤、保留机体组织的完整性、术后无瘢痕。完全符合保容保功能的治疗原则。 |
Q2
10cm肝脏血管瘤可以用聚桂醇吗?
1、首先要明确血管瘤是否为低流速动力学改变,如果是低流速,则可以用聚桂醇;如果是高流速则不适用。
2、临床上,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常见,可实行经皮穿刺做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超声下可以显示泡沫硬化剂在瘤血管内的弥散声像,泡沫覆盖瘤血管70%为有效治疗。血管瘤较大者可以采用分段治疗,一周内给予2次硬化剂治疗。2-3月复查,必要时可以给予补充治疗。
Q3
聚桂醇可以治疗混合型血管瘤吗?
聚桂醇可以治疗混合型血管瘤。聚桂醇在混合型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如下:
常规消毒瘤体病变区域,在瘤体外0.5cm处施压阻断血流,以4-5号头皮针从瘤体周围正常皮肤穿刺到瘤体内或瘤体基底部,回抽到血液后,确认已经刺入瘤腔,然后缓慢将硬化剂注入瘤腔。按体表瘤体面积每1.0 c㎡注射1ml聚桂醇原液计算注射量,用1~2ml进行第一次注射。根据瘤体大小的不同,治疗时可在同一刺入点呈三角形或四边形向不同方向注射药物,一般以2~3 个点为宜,注射后瘤体表面变白,局部继续施压2~3min 以延长药物在瘤体内的作用时间。术后1~3 天,局部可出现轻微肿胀,无明显疼痛。对瘤体较大者需多次治疗,两次注射间隔时间为1~4 周,局部肿胀明显时可延长注射间隔时间,待肿胀消退后再决定是否需要再次注射。
Q4
新生儿多大才可以开始做硬化治疗?治疗时,使用聚桂醇原液好还是泡沫好?
1、新生儿血管瘤硬化治疗建议先观察一个月,一个月之后具体要视血管瘤所在部位而治疗。如果血管瘤是在面部,不建议立即打硬化剂,3个月之后先做造影,明确血管瘤静脉回流的方向后再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如果是非面部,可以注射聚桂醇。
2、婴幼儿血管瘤建议选择小剂量聚桂醇原液注射。每点注射剂量不超过1ml每次硬化治疗的总量<3ml
Q5
体表血管瘤治疗程序、疗程、用量如何?
(1)术前准备:术前记录血管瘤的发病部位范围、询问瘤体生长速度,对于直径>10cm的海绵状血管瘤或肢体广泛发病的静脉畸形,治疗前应该取血管造影检查,详细了解病灶的分布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术前胸部X线透视及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检查及MRI检查,必要时行DSA检查。
(2)血管瘤的术中操作:
A、常选用4号静脉输液针行血管瘤穿刺,进入瘤血管腔回抽有血方可注射硬化剂(可制备为泡沫硬化,效果优于液体)。
B、注入硬化剂的药量可根据病变部位、瘤体大小、患者年龄决定,一般以瘤体直径绝对值的1/2-1作为注射剂量(ml),将药液注入刘体内;瘤体色泽变淡,肿胀为佳。
C、每点注射量不超过6ml,一次治疗总量不超过20ml(视瘤体面积大小而定)。针孔部位用消毒棉球按压2-3min,以防药液外渗。注药后1-2天局部肿胀为药物组织反应,无需特殊处理。
D、对于面积较大的或生长较快者应多点注射,治疗1次未能消退者,每隔7天可重复治疗,2次为一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3-4周复查,酌情补充新的疗程数不直至瘤体逐渐缩小,消退。
E、对于血管畸形中,“蔓状血管瘤”或“动静脉瘘”,高流速血管畸形,可以采用导管法先行供血动脉栓塞后加局部硬化疗法。
局部硬化操作要点:①多点穿刺用药:瘤血管内注射,可以混合造影剂在X线监视下观察硬化剂在瘤内的分布范围、回流状况。②用量:硬化剂在瘤内的分布范围>50%,不宜注射过量,以免发生瘤体坏死。③治疗间隙:每隔7-10天重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