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好型人格”里别委屈了自己
文丨书情画意 · 主播丨大超
年少多任性,尤其是少女,可是如果长大了还任性,就容易被人诟病。但我很羡慕那些任性又有个性的人,因为他们的生活更为自由和坦荡。
在这个社交发达、聊天能被任意截图的时代,表达自己最为真实的感受似乎成了一件颇为奢侈的事情,有人突围成功,有人选择顺从。
一个又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交织成了巨大的关系网,无论是在普通关系还是亲密关系中,总有人尽量避免表达自己的情绪,为了避免冲突,也为了维持关系。
当网络把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加强了,每个人受到的关注度变得更多了,被人喜欢、被人认可,这个需求被渐渐放大了。
在“奇葩说”的一期节目中,当蔡康永提到“职场新人不被老板喜欢,要不要辞职”时说到:
“人生的很多东西你辞不掉的,靠着喜欢与不喜欢来决定你要不要离开,当你遇到一个离不开的环境怎么办?衍生的问题就是,如果世界不喜欢我,要不要去死?我们这个被别人喜欢的需求,到底要扩张到什么程度,我们才放心?”
在国产剧“听见她说”的收官之作“完美女孩”中,机器人小爱身上有无数“讨好型人格”的影子,最触动人心的情节是,当小爱即将要被报废送进回收站的时候,第一个念头想到的不是以后会怎么办,而是认为自己不能更好的服务了。
于是“你是讨好型人格吗?”登上了热搜,再后来“讨好型人格究竟有多缺爱”、“讨好型人格对失去的敏感限阀”等话题接二连三引起人们的大范围思考。
讨好型人格,又被称为迎合型人格,指的是喜欢讨好别人,处处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即使委屈自己也要迎合别人。心理学家认为讨好型人格并不是人格障碍,只是在错误的认知模式下形成了不健康的行为模式。一般而言,该类人群具有以下四点特征:
敏感多疑。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生怕自己做了什么事情别人会不喜欢,越重视对方,越会担心,导致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一个小错误也会懊恼很久,总是会优先考虑别人的感受,会对别人的一举一动产生很大的反应。
犹豫不决。他们在做决定时既要考虑对方的需要,又要兼顾自己内心的感受,并且还害怕对方不满意自己的观点,因此总是显得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独立做出选择对他们而言尤为困难。
很少拒绝。他们几乎很少拒绝别人,总是以别人为中心,哪怕自己心中千般万般不愿意,也会硬着头皮刻意满足对方的需求。一旦拒绝了别人,他们内心会有内疚和负罪感。
活得痛苦。他们总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很少关注自己的真正所需,因此,一旦理想和现实出现差距,他们就会选择委屈自己、折磨自己。所以,他们大多无暇去顾及那些对他们真正有意义的人和事,活得很痛苦。
讨好型人格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很在意他人的情绪和看法。
有很多时候,我们会将“为他人着想”和“讨好别人”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有本质的不同,“为他人着想”是从他人角度出发产生情感互通,“讨好别人”是从自身角度出发期获“认可欲求”。
“讨好型人格”是时下流行的说法,文雅一点的表述叫“好好先生”、“好好小姐”,再古雅一点叫“乡愿”。对于这种人格,孔子早有论述:“乡愿,德之贼也。”
首先从心理学的专业评估诊断来讲,没有“讨好型人格”这样的诊断名称,更多的是一种行为倾向和心理模式,是某个人具有讨好的行为模式。
当我们把“讨好型人格”的心理特征和表现罗列出来,大家一一对照的时候会发现总有那么几条特别符合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自己的心理特征又能够与“讨好型”人格对上号。
事实的确是每个人都有取悦他人的心理,没有人希望自己被他人讨厌或者排斥,因此我们的行为模式便是展现足够完美的自己,或多或少考虑别人的感受,尽可能避免别人产生不愉快的情绪......
这种模式多数是潜意识的,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已经按照习惯的路径完成了,就好像一个程序,一旦点击开关,程序就会自动跑一遍。
这种讨好模式充斥在人生的很多面向,比如工作中讨好领导、同事,家庭中讨好亲人甚至在亲密关系中讨好爱人。害怕失去、害怕矛盾、害怕种种关于人际冲突的处理,但害怕的却不是自己的情绪无法消解,而是害怕自己无法消解别人的情绪,因为害怕,所以避免,而避免最好的机制是迎合与顺应。
人际关系的烦恼绝大多数都来源于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正因为对方不是自己讨厌的人或是自己的对立面,所以才想得到那个人的认可,基于立场一致的态度和可能达到共生的目的。
得到别人的认可的确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但是否一定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这种认可又是否值得用委屈自己而换取呢?换个角度讲,我们为什么如此恳切的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完成别人的期待呢?
是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得到别人的认可就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进而消除自卑感。
但,认可欲求的危险在于我们在很多情况下是受到奖惩教育的影响。表扬或惩罚取决于这件事做得对还是不对,恰当还是不恰当,合适还是不合适,因此,在做事情之前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我所做的这件事是否会让自己感到开心”,而是“我所做的这件事是否会让他人感到高兴,是否会给予我奖励或惩戒”。
孙隆基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指出,在中国社会中“不同的渠道化的人情——辈分、等级、内外层次等,就形成了不同的特殊化制约……强调'乖’或者'听话’是美德”。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描述过一种“接受取向”的性格类型,“他们感到'一切好的都源于外界’,要得到他所需要的东西——物质、慈爱、爱情、知识、快乐,唯一的途径是接受外界来源”。
接受取向的性格产生于强调权威的文化背景中,与孙隆基描述的“听话是美德”,皆是讨好产生的文化背景因素。
这种思维模式和文化教育的错误之处就在于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生活,别人的期待也不应该决定我们的人生走向。
在犹太教教义里有这么一句话与此相契合,“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你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没理由成为别人的影子。
的确,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比较轻松,那是因为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别人,把自己的这道“课题”交给了旁观的“导师”。
可是你的人生终究要属于你自己,不是吗?
严歌苓说:我发现一个人在放弃给别人留好印象的负担之后,原来心里会如此踏实。一个人不必再讨人欢喜,就可以像我此刻这样,停止受累。
越在意别人,越关注被人喜欢被人认可这件事情,心里负担也会越大,讨好,说到底是源于心底的自卑和自我缺失的内部认同感。既然讨好不是人格而是一种行为模式,那么这种行为模式便是可以改变的。
可可·香奈儿有这么一句话:“与其经营别人的背弃和不善,不如经营自己的美好。”
如果你是处于讨好行为模式之中的人,不如把自己的思考节奏放慢一点,在思考是否会让别人感觉到舒服的时候,先考虑自己是否愿意去做这件事。
请放弃源于自卑而形成的自我价值贬低,尝试建立自我内在的稳定价值感。一个人的价值从来都不依存外界的评判而决定其真实性,肯定自己真的“还不错”,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差劲,勇于承认自己劣势的同时,也应该更坦然和安心的接受自己的确存在明显的优势。从别人的目光所建构的世界里,走进自己的真实世界,相信自己的价值,肯定自己的价值。
请放弃自己的“情感舒适圈”,将逃避选择的讨好转换为勇敢给予的偏爱。不再逃避内心的恐惧,也不再逃避内心的痛苦,接受这世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喜欢上我,打破幻想构建出来的和谐世界的潜规则,去获得一段“真实的关系”,爱自己,爱值得爱的人,考虑自己,考虑那些优先考虑自己的人。
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价值,在实现这个价值的过程中,请谅解那个野心勃勃的傻瓜,体恤一个笨手笨脚的勇士,释怀掉难以启齿的秘密。没必要让所有人都知道真实的你,也没必要跟别人说个不停,更没必要维持好每一段关系,其实你是谁,懂你的人自然懂,爱你的人自然爱。
但是如果你放弃了追求个人的独特价值,去建造一个被人喜欢的人设的话,其实是冒了非常大的风险:你吸引来的人,也不是你真正欣赏的人。真正能够欣赏到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讨喜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