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天下虽大,宣府、大同、蓟州、辽东这四处要紧

华夏疆域广阔,土地众多。据史料记载,中国直至明朝时期,便已有多达71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之地。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统一的王朝帝国,共传了十二代,历经了十六位皇帝。直至清兵入关,击败禁军夺得政权,曾经享国276年的明朝最终湮灭在历史的潮流中。

如若仔细翻看古人的记载,便会发现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虽大,四处最要紧,四地失守,大明必亡!”。意思就是说,明朝的天下虽然宽广巨大,然而这王土之中有四个地方是最要紧的。如果这四个地方失守了,那么大明王朝必将灭亡!

王阳明

历史学者曾经考究过这句话的真实性,发现清明两朝的兴衰果然是应了这句话。大清入关,最开始便是打开了这四分之一的缺口,而后征服了整个明朝。王阳明之智慧与远见,真可谓是济世之才啊。

从当今的世界版图来看,这四处的地方分别是河北省宣化与山西省大同,河北省蓟县与辽宁省大部。明代地图上称之为宣府、大同、蓟州与辽东之地。

展开剩余85%

1368年,红巾起义爆发,朱元璋带领众人拉开了揭竿起义的序幕。1364年,朱元璋称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国号为“大明”,别称“朱明”。

明朝疆域广阔,囊括汉地以内,东北至外兴安岭,北至沙漠、戈壁地带;西北至新疆,西南临云南境内。国力之盛,亦是继汉唐以来又一黄金时期。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宣府与大同之地

宣府与大同可谓是明朝的一大险要关隘。自古以来,地势的险峻好坏乃是军事决胜的一大关键因素。先前几年,匈奴几次意图进攻中原,最先攻打的便是这几个关口。一旦突破这两个地区,匈奴侵占中原便如囊中取物般轻而易举了。

因此可见,这两座城池对于国家安宁的重要性毋庸多说。大同与宣府依着万里长城傍山而立,对外族来说有史以来这块地区便是易守难攻之地。边上是绵延万里的长城,牢不可摧;城墙高达数十米,砖石牢固,只要足够的人手站在城墙之上,便能轻而易举地击破敌人的进攻了。

这两者皆处于长城防线的要塞之地,因地制宜,使得我国长期以来便占据了极有利的地理位置。清军攻入明代时,最先计划突破的便是宣府与大同这两道防线,一度长驱直入明朝腹地,兵临明代皇城脚下,直接在山东之地大肆搜刮了一番。

大同古城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宣府与大同可谓是印证了这句名言。这两座城市犹如两位英勇无畏的将军,在整个中国的险要之地死死地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宁。千百年来,宣府与大同无不是兵家必争之地。匈奴入侵中原,清军入侵明代,宣府与大同皆是必经之地。

王阳明很早便认识到这两个地区的重要性。在给后世的警言中,首先就将宣府与大同的重要性放在了首位。如若这两个关口失守,再想收复便是难上加难了,因此历朝历代以来,中国政府对于此地的把守亦是相当重视。

从军事角度看来,宣府与大同正好处于一个十字路口的交通地位,南北贯通,此地是必经之地。东西一线,亦不可绕过这两处地方。

如若在此地搭建一个炮台或者一个军营,那么相当于控制了这周围几个地区的日常动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如此一个军事要塞,又有几人不是垂涎三尺呢?

宣府古城

蓟州之城

说起蓟州,其实与宣府、大同之间亦有颇多相似之处。蓟州位于天津之北,燕山脚下,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旧都之地,亦是明代的一边关重镇。

蓟州依山而立,四周皆是连绵不绝的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如若不是熟悉地形的当地百姓,便极易在这里迷失方向。蓟州亦是属于长城以内的范围,如此险要的地势与高山,成为了蓟州御敌的一大重要保障。

从地图上看,滦河顺着山脉一路南下,沿途经过几个边镇,便一路可抵荆州之地,直达长江。丰沛的水源与野生动物资源,亦是行军打仗时期的一大有利因素。

在运输不便的古代,一条河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蓟州临大河而居,亦是一条重要的军火运输水道。百姓的粮食、油盐等生活必须之物,亦是依赖着这条大河得以保障。

一旦蓟州被占,河道被截,对当地百姓造成多大的隐患实在不可设想。蒙古人曾经打破荆州之后顺着滦河直入蓟州,宋朝时期的防御体系便霎时被破,溃不成军。由此可见,除了一道至关重要的关口之外,一道河流亦是古代军事的重要攻防之地。

蓟州要道

古代国防制度

古代国防的政策议论,一是“强兵”,二是“富民”。为提高百姓的军事与爱国理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国防政策与理论亦是颇见成效。“居安思危”的国防教育思想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古代的军事制度,实行“军民合一”的指导政策。闲时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农民百姓,战时便集结成军,组成军队。

为了抵御外敌,修筑海防,中国历来便创办了中国规模强大的防御工程,例如当今著名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万里长城,便是先秦时期由秦始皇所建,为后世的军防抗敌亦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防御工事万里长城

辽东之地

战国至南北朝时期,设辽东部,辖境相当于现今辽宁省大部分的地区。相对于前三者来说,辽东之地更是重中之重,学者们曾称辽东之地为中国的“睾丸”。如若将这四者的重要相较而言,宣府、大同与蓟州之地,三者加起来都还没有一个辽东来得重要。

在地理位置上来说,与宣府等依山而居的位置不同,辽东的北面是一马平川的平原之地,蒙古或女真族随时可以一骑而入。宣府等地还有长城作为御敌的依仗,然而辽东却只能孤军奋战,单打独斗了。

辽东地区面积并不算大,河流稀少,自东南而下地势逐渐趋于平缓。辽东位于我国地区的东北部,与蒙古、朝鲜等地友邻而居,这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辽东自古以来就是兵家行军打仗必争之地。

唐高宗拿下此地之后,在此地设立了军镇、都督府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使得辽东地区的安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由于辽东这四通八达而前后无所依的特性,因此辽东相对而言,军防程度比其他地区牢固许多。

辽东古城墙遗址

清兵入关,明朝灭亡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644年,由满洲贵族率领的军队在叛贼吴三桂的带领下攻入山海关内。吴三桂原是辽东总兵,却在关键时刻倒戈相向,与清军两相配合,直入明朝腹地之内。吴三桂大叛明朝,辽东失守,开关迎清军,这也是导致历史上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至此,明朝宣告灭亡。正如王阳明先前所预言的那样:天下虽大,四处最要紧,四地失守,大明必亡!此话在之后的历史中果然得到了应验。正是由于辽东地区的失守,清军得以一路过关斩将,最后将明朝收入囊中。

(0)

相关推荐

  • 燕王朱棣宣布起兵靖难,控制北平周围地区

    经过一番激战,燕王朱棣带兵击退朝廷在北平的驻军,都指挥马宣退往蓟州,俞瑱向居庸撤退,宋忠本打算从开平经居庸关奔赴北平,听闻燕王起兵的消息后,退守怀来,这些朝廷军队都对朱棣构成一定威胁. 随后,朱棣下令 ...

  • 解读清初六大弊政

    当年清军入关后,为了尽快完成统治区的收服,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摄政王多尔衮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具体包括:圈地令.剃发令.投充法.逃人法.禁关令.屠城,由于这些政策过于激烈,并引起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史称清 ...

  • 蓟州恒大金碧天下必修缘民宿,梦幻美式建筑,体验当地风情!

    盘山恒大金碧天下必修缘民宿位于蓟县盘山风景区山脚下,盘山恒大别墅区内,是适合全家人居住的高端特色的民宿别墅,是养生度假.郊游踏青.娱乐休闲的必选之处.来到这里能体验当地风情,体验到有别于以往的生活. ...

  • 王阳明认为惟有天下之至诚,才能立天下之大...

    王阳明认为惟有天下之至诚,才能立天下之大本.在他看来,"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字.做事情总是有一个先后的顺序,在谈到格物致知和诚意时,王阳明说"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 ...

  • 《琅琊榜》完整高手排名榜单介绍 天下十大公子排名揭晓

    电视剧<琅琊榜>正在热播,不仅是剧情介绍还是人物角色都引起观众和网友的热议,那么关于琅琊榜排名第一是谁,完整高手排名榜单介绍,天下十大公子排名揭晓.>>相关:<琅琊榜&g ...

  • 赵凤玲|续写蓟州十大怪|黄崖长城居要塞,安内首先要抵外

    蓟州的文化底蕴悠远深厚,历代名流人才荟萃,历史文化和民间民俗传说灿烂辉煌,这些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蓟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生命和灵魂,是蓟州的文化个性.文化特色和文化品位,是蓟州真正的魅力所在. 上 ...

  • 修身之道:王阳明:《大学问》

    王阳明:大学问 原文 <<大学>问>乃阳明重要教典也.阳明者,中国明代之大儒王守仁是也.文武周公,孔孟朱熹,阳明承前启后,其地位.作用若斯也.纵观中国三教九流之学,阳明乃一颗璀 ...

  • 六龙御天,群龙无首,吉。中也者,天下之大...

    六龙御天,群龙无首,吉.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 天下之大,威少该何去何从?巴恩斯列出3大潜在下家,却都不适合

    今日前NBA球员马特-巴恩斯与武圣杰克逊,在播客节目中谈到了威少的交易前景. 巴恩斯说道:"我们听说了威少的一些潜在下家.一开始听说是快船,不过那方面的风声有点冷却了.最近,我们听说了威少去 ...

  • 天下十大行书,你知道几幅?

    中国的汉字,自古以来就是令无数人心潮澎湃的,而书法更是让人着迷,才能体现种种精气神.书法对于读者来说,是美的享受:对于作者来说,是精神的宣泄.因此,许多书法大家的作品,往往是连自己也未能临摹出来的.大 ...

  • 刘备为什么没有统一天下?大解析!

    刘备有五虎将(赵云.张飞.关羽.马超.黄忠)有卧龙有凤雏! 最终还是未得天下! 何解? 关键在于 前期积累 和 形式改变 ! 源:百度百科电视剧<三国> 刘备确实起步比较慢,长期在县级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