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造型应遵循的法则
盆景艺术流派众多,风格纷繁,造型布局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们虽然形式和风格有所不同,却都遵循着一些共同的规律和基本原则。
盆景造型中,以下几个原则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故,只有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创作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才能获得理想的造型,使盆景创作取得成功。
一、意在笔先
立意即构思。写文章,在动笔之前,先要确定写什么?怎么写?盆景创作的立意,就是盆景的主题思想。就是你想通过这盆盆景表现什么?如何去表现?盆景作品的成功与否,与其立意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立意庸俗,当然创作不出造型新颖、具有诗情画意的盆景来。清代乾隆时期,诗人兼画家的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说:“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左则左,意庸则庸,意俗则俗。”。盆景的创作亦然。
二、扬长避短
在盆景创作过程中,要注意发扬盆景素材的长处,而规避其短处。一般来讲,用来制作盆景的树木素材都是枝繁叶茂的。有经验的盆景创作者,见到盆景素材后,不会急于动手修剪,而是先找出该素材的长处并进行构思。当一个适宜的盆景造型图案考虑成熟时,再动手进行锯裁、修剪、蟠扎。充分利用盆景素材原有的自然造型,同时把有缺陷的或多余的部分去除。如果无法去除的,则把优美的部位定为观赏面,把有缺陷或不够完美的部分隐藏在背面。对盆景材料进行这样的构思、造型,能够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
三、统一协调
一件好的盆景作品,各部分之间必须统一、协调,浑然一体。否则,就不可能是一件佳作。树木盆景的主要观赏部位,虽然有所不同,如有观叶、观花、观果和观根等区别。但,单一棵树来说,它的根、干、枝、叶、花、果各部分必须协调发展,否则,它就会失去美感。
四、繁中求简
繁中求简所说的简,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既不是简单化,也不是越简越好,而是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如山水盆景中,配峰适当的简,反而能突出主峰。在制作盆景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当简则简,当繁则繁。
近年来,在摄影艺术中,也十分强调剪裁技艺的运用,其要点有二:一是取景时,对景物的取舍。为了突出主题,要挑选景物中最能够表现主题的角度,这是选景的问题;二是构图的剪裁。这是全面的剪裁。从取势、布置、景物的形象,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剪裁。比如一幅山水照片,初看,可能很平淡,但,如果改变布局的形式,如把横幅裁剪成立幅,或者选取其中的局部景物,就可能会出现令人满意的效果。这就是剪裁的重性。
五、以小见大
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大与小,只有将两者相对比较,其大小才得以显现。即:没有大就显不出小,同样的,没有小也就显不出大。以小见大,小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小只是形式,大才是内容。通过小的客体,来表现主体的高大。不仅盆景如此,绘画、摄影、雕塑等艺术,也都大量采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进行创作。古人云“以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说的就是以小的画面,来表现大自然的雄伟壮丽。在艺术创作上,以“咫尺”来达到“千里”的效果。
在树木盆景中,经常可以看到一高一矮、一大一小、一直一斜的造型。一般来说,都是以高、大、直的树木为主体,短、小、斜的树木为客体。两者之间,不但在体态上的小,不是真正的小,而是“以小见大”;所谓大,也不是简单的大,而是寓大于小。几株小树木,高低错落有序地栽于长方形盆钵中,远远望去,好似一片森林呈现在眼前。这就是盆景艺术“以小见大”的魅力所在。
六、主次分明
在双干式树木盆景造型时,常用较小的一棵来衬托主景的高大。在丛林式或一本多干式盆景的造型中,也是用较小的一棵(或一枝干),来衬托较大一棵的高大雄伟。这些就是主次分明的构图原则,在树木盆景造型中的具体运用。在盆景艺术中,主体靠客体来衬托,客体靠主体提携。二者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主次分明,才能起到众星捧月的作用。
七、疏密得当
在树木盆景造型时,枝干的去留,枝叶之间的距离,也应有疏有密,不能等距离布局,否则会显得呆板。在多株(7株以上)丛林式盆景造型布局时,几棵树木之间的距离应有疏有密。主景组第一高度的树木周围,要适当地密一些,客景组树木要适当疏一些。我国篆刻艺术著作中,有关印章文字的布局有“疏可走马,密不容针”之说。一处密,必有一处疏,疏和密是矛盾的,但又是统一的。没有密,就显不出疏;没有疏,密就无从说起。密有赖于疏的烘托;疏有赖于密的陪衬。从盆景总体布局来讲,应“有疏有密,疏密得当”;而从局部来讲,又应“密中有疏,疏中有密”。
八、虚实相宜
一件好的盆景作品,应虚实相宜,疏密有致。虚实和疏密两者是密切相连的,不能截然分开,过密必实,过疏必虚。虚实、疏密的关系,具体表现在景和空白的处理上。过实会产生压抑感,过虚则有空荡无物之嫌。实是景,虚也是景,虚处能引起观赏者的联想。很多初学者的作品实则有余,虚则不足,把盆塞得满满的,使人有窒息感。
九、欲露先藏
在树木盆景,尤其在丛林式的树木盆景造型时,要巧妙地运用露与藏的手法,使景物更加耐人寻味。若想使丛林式盆景,表现出有露有藏幽深的意境,光靠多种几棵树木,未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若能做到,使树木的枝叶前后错落穿插,枝干相互有所遮挡,几棵树木之间有疏有密,树冠高低不一,富有节奏感,这样有露有藏、欲露先藏的造型布局,才能给人以回味和想象,使盆景的意境更加深邃。
十、静中有动
盆景是静态之物,但如果匠心独运,造型得法,则可神形兼备,变静为动,无声胜有声。盆景造型布局千姿百态,各有千秋。无论直干、斜干、曲干,无论枯枝、枯梢,都须姿态自然,应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所谓“情理之中”是指树木的各种造型,必须符合自然生长规律,而不能“闭门造车”,凭空捏造。所谓“意料之外”是指树木的造型,比天然生长的树木姿态更奇特、美观而自然入画。
静态的树木盆景,如果仅有静态而无动势,就显得呆板而无生机。好的盆景作品应静中有动,稳中有险,抑扬顿挫,仪态万千。
十一、妙用远法
古人云:“咫尺盆盎,瞻万里之遥;方寸之间,乃辨千里之峻。”这就是说,要使盆景和绘画,在不大的空间里,表现出万里之遥或千里之峻的图景。树木盆景中的合栽式与丛林式造型,都应该用来表现远景,即使是两棵树木合栽于一个盆钵之中,也应一大一小,小者就是表现远景的。用一棵树木制作的盆景,为表现深邃的意境,常借助在盆内适当位置摆放类别、大小、形态适宜的小配件。如把一棵斜干式树桩,种植在椭圆形中等深度或较浅的紫砂盆靠右侧一点的位置上,盆面铺以青苔,在盆面左侧,摆放两三只大小不一的陶制小牛,大者靠右,小者靠左,如果是三只小牛,第三只不要放在前后两只正中间,使三者等距,而应靠近前者或后者。这样显得活泼自然,否则会给人以呆板的印象,再题以《牧归》或《春牧》之类的命名。这件盆景虽只有一棵树木,但就其意境而言,即有一定的深远感。
十二、曲直和谐
在盆景艺术造型中,曲线表示蜿蜒起伏的柔性美,直线表示雄伟挺拔的刚性美。简而言之:曲为柔,直为刚。一件优秀的盆景作品必须曲直和谐,刚柔相济,否则就不是一件好的作品。当今人们在创作和欣赏盆景艺术作品时,有偏爱曲的倾向。在选购树桩时,多以曲干为美,直干却很少有人问津。如果曲中再曲,必然显得软弱无力;如果直中有曲,刚中有柔,以直来衬托曲,曲就显得更加优美。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曲曲直直,以曲为主,以直为辅。
在盆景造型中,强调曲直和谐,刚柔相济,并不是说刚与柔、曲与直在每件作品中要平分秋色,各占一半。一件作品,不是以刚为主,就是以柔为主。是刚好还是柔好,这要看作品表现的主题思想而定。曲和直、刚与柔,是对立统一的,没有曲也就没有直,没有刚,柔也无从谈起。
十三、形神兼备
我国盆景历来讲究形神兼备,以形传神。盆景的形,是指盆景外部客观形貌;神是指盆景所蕴含的“神韵”及其独特的个性。形是物质基础,没有形的存在,神也就无从谈起。但是,如果一件作品只追求形似,越逼真越好,则作品所蕴含的“神韵”,及其独特的个性就难以表现出来了。宋代大诗人苏轼曾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形似只是初级阶段,而神似才是艺术家追求的更高境界。因为世上的自然景观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就不够完美。盆景作品是自然景观的艺术再现,而不是将自然景观,像拍照那样,按比例缩小于盆中。盆景作品是通过艺术加工,使作品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取得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结合。这样的作品形貌所蕴含的“神韵”和独特个性,会比自然景观的韵味、意境更为美好。所以,一件盆景佳作,必须形神兼备。
摘自360图书馆安之若素之的《必看!盆景造型的13个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