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诗家语”

何谓“诗家语”?最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宋朝王安石。

宋人魏庆之编的《诗人玉屑》卷六载:“王仲至召试馆中,试罢,作一绝题云:'古木森森白玉堂,长年来此试文章。日斜奏罢《长杨赋》,闲拂尘埃看画墙。’荆公见之,甚叹爱,为改作'奏赋《长杨》罢’,且云:'诗家语,如此乃健。’”在王安石看来,“日斜奏赋长杨罢”,是“诗家语”,“日斜奏罢长杨赋”,则不是“诗家语”。为什么?王安石语焉不详。

对这一理论最先做出详尽解说的当数当代著名诗评家周振甫先生。他在《诗词例话》里有一节专论。他说:“王安石说的'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有时和散文不一样,因为诗有韵律的限制,不能像散文那样表达。要是我们用读散文的眼光去读诗,可能会忽略作者的用心,不能对诗作出正确的理解,那自然体会不到它的好处,读了也不会有真感受。”由此可见,“诗家语”是相对于散文的语言而言,是对诗歌语言特征的高度概括。如果说,王安石提出“诗家语”是立足于写诗,不要用散文的语言来写诗,那末周振甫先生则主要是立足于读诗,不要用读散文的方法来读诗。周先生提示我们,读诗、赏诗,首先就得明白“诗家语”。

什么是“诗家语”?或者说“诗家语”具有什么特征呢?这个问题大得很,恐非三言两语说得清楚,根据周振甫先生的说法,我们现在暂且将其概括为三点:反常,精警,含蓄。

“诗家语”的特征之一是反常。所谓反常,是指“诗家语”不受逻辑和语法的约束,常常有悖于常规常理。可以说,诗歌语言是一种最不科学、最不规范、却最具艺术表现力和艺术创造力的语言。不明白这一特征,诗歌鉴赏就无法入门。

例如杜甫的诗《秋兴八首》(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今望苦低垂。

这是描写诗人当年游览长安的诗,借以表现长安的繁华。首联写游览的路线,昆吾、御宿、紫阁、渼陂,都是昔日长安胜游之地。颔联承首联第一句,写长安的富裕,颈联承首联第二句,写划船游渼陂,“佳人”指陪游的歌妓,仙侣指同游的诗人岑参等,尾联写自己当年文彩斐然,现在文思枯渴。

这首诗历来最受评家评议的是颔联,既没有生僻的字眼,也没有古奥的典故,但不懂“诗家语”的人读起来可能不知所云。其实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倒装的句式,按照一般的说法应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作者把“香稻”“碧梧”提到前面,香稻是被鹦鹉啄后余剩的香稻,碧梧是被凤凰长年栖息的碧梧,通过稻粒的富足、梧叶的茂盛来反映盛世气象。这就是“诗家语”。如果按一般顺序描写,重心落在“鹦鹉”“凤凰”,就显得很平淡,不能把极盛的景象突现出来。

倒装有时不是因为表意的需要,而是音律的限制。如,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词下阕全是倒装句。第一二句常用语序是“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词上阕月朗天清,词下阕阴云密布。改用倒装句式,可以突出山雨骤至的急迫。最后两句也是“诗家语”,结构和散文不一样。要是用读散文的方法,从叙次先后看,先茅店,次社林,次路转,次溪桥,好像是说过了茅店,再过了社林边,这时路拐弯转向,忽然看见一座溪桥。依此,词句当解作“路转忽见溪桥”。但词把“忽见”放在最后,正说明在“路转溪桥”以后才忽见,忽见的是“茅店”,这不是一般的茅店,而是“旧时茅店”,位于“社林边”。提前写茅店是为把它突出来,透露出作者“忽见”的惊喜。一场大雨即至,正愁没有躲处,走过溪头,拐一个弯,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脚的那所茅店。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需要补充的是,词用倒装句,不全是为了抒情,也是为了押韵。只要找一找词的韵脚,也就知道了。

有时诗人故意把词语错位,是为了创造一种诗意的氛围,产生新奇的效果。例如韦庄《春陌》二首(其一):

满街芳草卓香车,仙子门前白日斜。肠断东风各回首,一枝春雪冻梅花。

这首诗写傍晚时分,一群女子和各自心爱的人春游归来,车子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可是一位女子却从早到晚站在仙子门前,一直到“白日斜”也没有等到她的情郎,大家回首向她道别,她的心如“断肠”般悲痛,但是她还在等待,其容貌如在寒雪中凝结的一枝梅花。

诗的尾句很奇特,按理性逻辑应该是“一枝梅花冻于春雪”,但诗人却将“一枝”这个数量词修饰“春雪”这个名词。这种错位,完全违背了语法和逻辑规范,但却显得别致而新颖,给读者以强烈的冲击。这姑娘好比是“一枝”卓然傲立在春雪中的梅花,她对爱情坚贞执着的形象顿时凸显在我们眼前。如果将诗句写成“一枝梅花冻春雪”或“春雪冻一枝梅花”,那就俗不可耐,索然寡味。清人洪亮吉有云:“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这个诗句是对洪亮吉论述的最好说明。

古诗句式因受字数、韵律、节奏、突出、强调等因素限制,其构成方式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差异甚大,这就是所谓的“诗家语”。现在回到王安石改诗的那个例子,王安石移一字而成“诗家语”,这是什么原因呢?

按照文法分析,“日斜奏罢《长杨赋》”似乎更顺畅也更合乎逻辑。但细细推敲,王安石的改动确是非常老到。首先,《长杨赋》本为汉朝著名赋家扬雄的名作,王仲至借此自喻,表现出他应试完毕后自鸣得意的心态,但“奏罢《长杨赋》”,只是一个简单的动宾结构,好似说话一般,缺少韵味,而“长杨赋”三字也过于直露。改动之后,“奏赋长杨”,形成了双宾语结构,增加了动作的层次感,使内蕴更为丰富。其次,“赋”与“罢”虽均是去声,看似于格律无碍,但“赋”字是“合口呼”,发声较为沉闷而短促,而“罢”字为“开口呼”,声音响亮而高昂,放在诗句末尾,与全诗的平声韵恰相应和,最能表现作者激动兴奋的精神面貌。一字之调整,显示了大诗人独特的语感,表现了“诗家语”与散文语的迥然不同。

倒错,或者说倒装,是“诗家语”的一个重要表现,在诗词中俯拾皆是。不仅表现在词语的错位,而且也常常表现在句子和篇章。

表现在句子的,例如,李颀《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一、二两句写魏万冒着严寒风霜北上京城。“初渡河”,把霜拟人化,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中间四句或在抒情中写景叙事,或在写景叙事中抒情,想象魏万旅途中的孤苦。最后两句劝勉魏万到了长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乐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岁月,应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情调深沉悲凉,但却催人向上。

诗首联“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倒回去点出前一夜的景象,时空倒置,将后来发生的情事写在了前面,用的是倒戟而入的笔法。

表现在篇章的,例如,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诗脍炙人口,流传甚广,但粗读不易理解,因为全篇的时序不但完全倒置,而且诗歌的章法也颇耐人玩味。诗人是夜半时分听着钟声,停泊于姑苏寒山寺下的,飘泊羁旅的忧愁,使诗人面对着江桥、枫桥下的渔火难以入眠,就在这“对愁”之中,不知不觉“月落乌啼”拂晓来临了。诗把时序完全颠倒过来,所以此诗只要倒过来吟读,其意才明白晓畅。这种语序倒置的写法,在叙事文学中是难以成立的,因为它不符合叙事的逻辑性和顺序性,但诗歌语言的特殊性,却决定了它不但可以,而且用得好还是一种技巧的表达。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强调诗歌的“别材”“别趣”,就是指诗歌的材料与语言有别于散文。苏轼也曾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反常合道”,即“无理而妙”,所以,“反常”是构成诗之奇趣的原则之一,因而也成为诗歌中最常见的艺术手法,能使人获得一种别有洞天的新奇美感。

上面说“诗家语”的第一个特征:反常;下面说“诗家语”的第二个特征:精警。

精警凝炼,是诗歌语言最根本的要求。因为诗歌篇幅短小,“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写诗也如绘画一样,“笼天地于形内,错万物于笔端”,在尺幅画面上绘出万里江山景象。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以少胜多,用最精练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怎么样达到这个目的呢?诗家方法很多,主要的有炼字、省略、剪裁。

下面先说炼字。炼字,又称“炼词”、“炼句”。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古人有许多关于炼字的心得:邱濬谓“诗中用字,一毫不可苟,倘一字不雅,则一句不工,一句不工,则全篇皆废矣。”卢延让谓:“吟成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至于贾岛“推敲”的传说,王安石对“绿”字的推敲,更是有口皆碑。既然古人写诗,殚精竭虑,千锤百炼,那么,我们读诗当然也应当字斟句酌,细味细尝。不如此,焉能体会到诗人的良苦用心?

例一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是唐朝一个伟大的文人,但却是一个很不幸的政治家。他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唐顺宗继位后,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永贞元年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所以称柳柳州)。宪宗元和十四年卒于任所。

这首诗当是柳宗元在永州所写。当时,他处境危险,周围充满密探,随时都可能遭人陷害。而他昔日的好友,或者如刘禹锡,同样遭贬,远在天涯,音书难通,或者如韩愈,明哲保身,不敢往来,甚至还责备他参加王叔文革新是“不自贵重顾籍”。柳宗元“勇于为人”,不为恶势力所屈,也不因众叛亲离而懊悔,依然我行我素。但是,他也有满腔的怨愤要向世人倾诉,有无数的心曲希望朋友理解,他要回答好心善良的人们对他的质疑,他要反驳别有用心的小人对他的诬蔑,真是说不完道不尽。怎么表达?谁能有柳宗元这样的能耐啊,仅仅一首绝句,二十个字,便把内心翻滚的无限思绪抒写得淋漓尽致。

千万座崇山峻岭之上,飞鸟都龟缩不敢出巢,没有了它们的踪迹;无数的道路上,见不到一个行人的影子。一切有活力有生命的事物统统被扼杀了,大地死气沉沉,绝无生机。这时候,唯那江中有一条小小的渔船,船上有一个小小的人影,他顶着呼呼的北风,冒着万里冰封的严寒,戴着斗笠,披着蓑衣,高高地举着一根钓竿。他要干什么?钓鱼吗?钓权吗?钓利吗?或者沽名钓誉吗?不,都不是,诗人告诉我们,他是在钓雪!真是匪夷所思,高深莫测!在众人看来,这不是疯子吗?对!柳宗元正是要告诉你, “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一个大勇之人就这样昂然挺立在我们面前。柳宗元用一个“雪”字还告诉了我们,是什么“灭绝”了一切生灵,使山河变色,使大地无光?是雪,是漫天飞舞的暴风雪。他“钓雪”,在与“雪”奋力搏斗!“雪”能够钓上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论语》),为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为着神圣的事业,即便孤身一个也会不计得失,不顾后果,舍生忘死,奋斗不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柳宗元通过这个“雪”字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孤傲不屈砥柱中流的凛然正气,这是千古圣贤熏陶出来的正气。读着这首诗,你在深深赞美他的钢筋铁骨的意志的时候,也不能不叹服他的超凡绝尘的才能。“雪”,真乃神来之笔!

例三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是王维前期的作品,炼字炼句最见功力。清人沈德潜叹曰:“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唐诗别裁》)

诗开头不说“将军猎渭城,风劲角弓鸣”,而用了我们在前面说过的倒戟而入的写法,未写其人其事,先写其弓其声。“劲”“鸣”二字最是传神,风声呼呼地吼,弓弦呜呜地鸣。风声与弓声彼此相应,让人想象那“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射猎场面。笔势轩昂,先声夺人。两句“若倒转便是凡笔”(沈德潜)。

颔联,正写出猎。“草枯”“雪尽”四字如素描一般简洁、形象,颇具画意。“鹰眼”因“草枯”而特别锐利,“马蹄”因“雪尽”而格外敏捷,体物极为精细。而“疾”与“轻”是炼字。草枯以后,再无遮碍,鹰的眼睛看得更敏锐了,诗人不说“锐”,而说“疾”,“疾”比“锐”更形象,鹰不仅迅疾地发现了猎物而且疾速地捕获了猎物。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雪尽以后,马蹄走得更快了,诗人不说快,而说“轻”,“轻”比“快”又更形象,不仅写出马的脚步轻,而且写出了马上的人也身轻似燕。此联妙在字面上写鹰写马,实际上是写人,写人的剽悍敏捷。

颈联写猎归,用典巧妙。王维《观猎》诗用汉朝地名来写唐朝事。渭城指咸阳。新丰,即今西安临潼县。汉高祖刘邦灭秦立汉之后,尊其父为太上皇。太上皇在长安城中思念故乡丰里,刘邦便命巧匠依故乡面貌建造此城,名曰新丰。“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县,本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地。诗中化用这两个典故,暗赞狩猎的将军乃国家擎天之柱,栋梁之材。新丰市、细柳营,两地相隔七十余里,诗人用“忽”“还”二字状其去之也速回之也疾,与颔联“疾”“轻”二字呼应。由于全诗从“快”字落笔,使人直觉“耳后风生,鼻端火出,鹰飞兔走,蹄响弓鸣,真有瞬息千里之势”,把一场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军事训练毕现眼前。

尾联以写景作结。“射雕”语有出典,《北史·斛律光传》载:北齐斛律光校猎时,于云表见一大鸟,射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称为“射雕手”。此言“射雕”,暗示将的膂力强、箭法高,与起句“角弓鸣”相应。“千里暮云平”,此景不仅遥接篇首,而且适成对照:当初是风起云涌,与出猎紧张气氛相应;此时是风定云平,与猎归后踌躇容与的心境相称。写景俱是表情,于景的变化中见情的消长,堪称妙笔。结尾遥曳生姿,饶有余味。

上面说了炼字,下面说省略。

有人说,诗词是省略的艺术。这话太酷了!因为省略是诗歌的重要特征,所以“诗家语”是跳跃的,跨越时空的,好比中国的水墨画,存在大量的“空白”, 在诗词鉴赏中,需要读者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和补充。

例一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如果补上省略的词语,则是:“国破(但)山河在,城春(故)草木深。(因为)烽火连三月,(所以)家书抵万金。(因)感时(所以)花溅泪,(因)恨别(所以)鸟惊心。(我)白头搔更短,(已)浑欲不胜簪。”诗中省去了起关联作用的虚词,把它一一补上后,就有点类似散文的语言。由此,也便从一个侧面明白“诗家语”和散文语言的差异。

对诗中省略的词语,如果理解错误,则可能对诗产生误读。

例四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一首诗比李清照的《如梦令》省略更多,全诗只有答的内容,却完全省去了问的内容。如果用散文的语言改写,当是:(诗人在)松下问童子:你的老师到哪里去了?童子答言:老师采药去。复问:老师采药在何处?答言:只在此山中。再问:在山中何处?答言:云深不知处。诗人把一连串的问答过程压缩在短短的二十个字里面,不只使语言特别精炼,尤其是突出了“云深不知处”的隐者的形象。

这是典型的“诗家语”,它是跳跃式的,压缩性的,鉴赏时我们必须对它进行补充、扩展。

还有的诗句,通篇没有一个动词,全用表示事物的名词巧妙地排列而成,这在写景抒情的诗作中,尤能产生奇妙的效果。

例五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这首诗第三、四两句,连用了六个名词,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奇妙景观:天色未明,雄鸡一唱,旅客匆匆走出茅店,一勾明月挂在天角,走上板桥,踏着寒霜,留下点点足迹。景致描写得多么细腻逼真,旅客匆匆忙忙赶路的情景及其寂寞凄凉的心境,也充分烘托出来了。很明显,诗作中省去了大量的词语,如果不作省略,试试下面的写法: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月牙天边挂,雄鸡茅店唱。

水流无声息,板桥有厚霜。行客匆匆过,足迹遍地上。

这样,诗句的语法结构是完整了,但是诗意却消失殆尽。可见诗歌中的省略,不只是为了语言更精粹,也是为了形象更生动。

以上讲的是词语和内容的省略,在叙事性质的诗歌中常常有故事情节的省略。

例八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首诗写诗人夜访李凝,从意义上可分为两层:一、二联写前去访友,三、四联写访友归来。诗人(僧)敲门进去之后,在李凝幽居与朋友谈了些什么呢?诗中只字未提。但有“藏”也有“露”,从末句“幽期不负言”,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他们谈论的中心话题一定是对隐居生活的感受,并且激起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仰慕,故有“不负言”之说。

例九           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      (唐)岑参

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种时。遥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

独向潭上酌,无人林下棋。东溪忆汝处,闲卧对鸬鹚。

读这首诗,有点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从题目看,诗人好像有什么急事,从外地匆匆赶回位于“高冠潭口”的家中,同行的弟弟也许暂时不在身边,他等不及了,于是写了这首诗留给弟弟,说明不辞而别的情由。所以,这首诗应当是诗人对弟弟的说辞。但是,除了第一、二句,其余都看不出与题目有什么关系,而且家中农耕再忙,也犯不着和弟弟不辞而别。特别是第三、四句忽然冒出个“杜陵叟”“怪我还山迟”,“杜陵叟”是谁?他为什么“怪我”?没头没脑的,不知所云。至于下面“独向溪上酌”四句又更是莫名其妙。“东溪忆汝处”中这个“汝”字好像是指他的弟弟,诗人是不是告诉“舍弟”,与他分别之后,自己会很孤独,没有人陪饮,也无人下棋,会经常想念他?但如此用读散文的方法来读这首诗,就觉得前言不搭后语。所以,明朝钟惺读到这首诗大发感叹:“此诗千年来惟作者与谭子知之。”

“谭子”,即谭元春,钟惺的朋友。谭元春是怎样读这首诗的呢?他说:“不曰家信而曰'山有信’,便是下六句杜陵叟寄来信矣,针线如此。末四语就将杜陵叟寄来信写在自己别诗中,人不知,以为岑公自道也。'忆汝’'汝’字,指杜陵叟谓岑公也。粗心人看不出,以为'汝’指弟耳。八句似只将杜陵叟来信掷与弟看,起身便去,自己归家,与别弟等语,俱未说出,俱说出矣。如此而后谓之诗,如此看诗,而后谓之真诗人。”

照谭元春的说法,诗中是信里面还有信。“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种时”,这是家信,劝诗人回家操劳春耕。“遥传”以下六句则是家信中又转述了“杜陵叟”给诗人的信。杜陵叟为什么“怪我还山迟”呢?原来杜陵叟和诗人本是朝夕相伴的朋友,自诗人离家之后,没有人陪他在潭边喝酒,没有人和他在树林里下棋,因此,一个人闷得慌,无聊得很,独坐“东溪” 看“鸬鹚”捕鱼,对诗人思念不已,也嗔怪不已。由此可知,“东溪忆汝”,不是诗人忆弟,而是杜陵叟忆诗人。这些话与题目“留别舍弟”有什么关系呢?原来诗人看了家信,惦记“耕种时”,看了杜陵叟的信,更是惦记起朋友,归心似箭,于是等不及告别,丢下这封信给弟弟,就急急动身回家了。用不着说一句话,弟弟只要看了信,就会完全明白。“与别弟等语,俱未说出,俱说出矣”,所以,谭元春说,这就是“诗家语”,这样写诗“而后谓之诗,如此看诗,而后谓之真诗人”。

前面解说诗歌为了语言精警常用的两个方法,炼字和省略,下面说说第三个方法:剪裁。

剪裁是文学作品中通用的方法,但因为诗歌受到篇幅的限制,不能像散文那样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表现主题,必须“缩千里于尺幅”,在极短的篇幅里包容极多的内容,所以在剪裁上有一些特殊的手段,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理解“诗家语”,前人有过许多这方面的经验,也有过这方面的教训。

例一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杜牧出任黄州刺史期间,游览黄州赤壁矶,写的一首咏史诗。一、二句,诗人以埋没于江边淤沙之中的残戟起兴,引发出对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的联想。三、四句,诗人转入议论,评说周瑜靠了偶然的机遇获胜。诗人以小见大,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暗指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短小精悍,构思奇巧。

但是,对于这首诗,在后世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争论的实质是应当怎样读诗。宋人许顗在《彦周诗话》中说:“杜牧之作《赤壁》诗,……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被捉了二乔,可见措大(士人)不识好恶。”清人沈德潜在《清诗别裁集》中也说:“牧之绝句……《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近轻薄少年语,而诗家盛称之,何也?”许、沈二人,都是古代著名的诗歌评论家,但是在这首诗上却忽视了“诗家语”的特征,犯了读诗解诗之大忌。这首诗虽然是咏史诗,但终究不是历史,不能用读史的方法来读诗。就读史说,国家的存亡,人民的命运,自然远远比两个女子重要。用读史的眼光来评诗,那末,诗人只关心两个女子,而不关心国家和人民,自然大成问题。但诗和史不同,诗是文学,诗要用形象说话,要以小见大,从个别反映一般。而诗中“二乔”并非一般人物,大乔是孙策之妇,孙权之嫂,小乔是周瑜之妇,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的尊严。如果连她们都成了曹操的囊中之物,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由此可见,“铜雀春深锁二乔”,决非什么“轻薄少年语”,乃是富于形象性的即小见大的“诗家语”,是这首诗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例二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六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杜牧一首著名的绝句,非常有趣,它的命运也和《赤壁》相似,备受诗家争议。主要在两点:

一是“千里”“十里”之争。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清代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后人一般都同意何文焕的观点。这里也涉及到如何读诗的问题,杨慎的错误在于他把诗当作地理著作来读,因此要求真实。但是诗是文学,只求艺术的真实。艺术不是科学著作,不是如实地记录生活,而是把生活现象进行集中凝炼和典型概括,只可意会而不可指实,诗尤其如此,不能把“诗家语”当作科学语言来解读。“千里莺啼绿映红”,是描写江南春天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景色,勾勒出了一幅生意盎然的江南风景画。“水村山郭酒旗风”,又高度凝炼了江南水乡的典型特征,描绘出了一幅生机蓬勃的江南风俗画。这两句高度赞美了广袤江南之蓬勃生机;若作“十里”,则其神韵荡然无存,也就大煞风景。

二是诗歌的主题。一般的说法,这是一首写景诗,“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这是一首讽刺诗。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以信佛著名,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南朝众多的寺庙楼台,现在还有多少掩映在烟雨迷蒙之中呢?”南朝佛教盛行,寺院数不胜数,现在幸存下来的已没有几座了。诗既有对江南美景的热爱,又有对南朝盛行佛教的讽刺。

愚以为上面两种观点都不妥当。这首诗既不是单纯的写景诗,也不是针对佛教的讽刺诗,而是一首咏史诗。这里还是涉及“诗家语”的问题。“诗家语”是艺术的语言,故必须靠形象说话;“诗家语”千里尺幅,收海于勺,缩龙成寸,故常常以小见大。如果不能把握住这个特点,就不可能正确理解诗意。六朝盛行佛教,那“四百八十寺”是六朝兴盛的象征,它们的消失则象征着六朝的灭亡。“烟雨”也不是实指自然界的烟雨,而是象征了社会政治中的“烟雨”。所以这首诗的深层次含意是,山河依旧,春光灿烂,无限美好,但是那些曾经盛极一时的封建王朝呢,在历史的风吹雨打之中,还留下了多少痕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个个都化为了子虚乌有。所以,这首诗通过对“寺”的形象描写,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感叹历代王朝的兴衰。上联写景,写得那么色彩绚烂,让人心旷神怡,下联写史,写得那么灰蒙苍凉,让人喜极而悲,无限凄惋,用的是乐景写哀的手法。诗有没有讽刺?当然是有的。但作者的本意不在讽刺佛教,而在警告唐王朝:当年六朝盛行佛教,一个个相继灭亡,唐王朝现在也是佛教盛行,难道还要重蹈覆辙?由此可见,作者咏史还是为了讽今。

杜牧当年写下这首咏史诗,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历经1200年,直至今天仍然被人们误读,如果他地下有知,也一定怅恨不已。

“诗家语”的第一个特征:反常;第二个特征:精警。我们在前面已经作了简单的介绍。下面说明“诗家语”的第三个特征:含蓄。

诗贵含蓄而恶浅露,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定律。千百年来,中国古代诗歌之所以为众多的读者所喜爱,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古代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具有浓厚的耐人寻味的含蓄美。所谓含蓄美,就如清人刘大櫆所说:“或句上有句,或句下有句,或句中有句,或句外有句,说出者少,不说出者多。”(《论文偶记》)含蓄蕴藉的诗味可以补充深化诗意,传达言外之意,激发审美想象,取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唐·司空图)的艺术境界。

诗歌怎样造成含蓄美呢?我们在前面讲到诗歌反常、精警的特征时,实际上已经说到了这个问题,下面再通过具体的诗作体会其中的方法。

例一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送别诗,尤其是三、四句,诗人剪裁下临行送别中劝酒的一瞬给以动情的描写。老友即将远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是凝缩成一句话:再干了这杯离别的酒吧!再干了这杯离别的酒吧!所有的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都融进了这“更尽一杯酒”之中,一个“更”字表现出诗人劝酒的般勤。文字看似平常,却蕴含着诗人奇崛激荡的情思。这是炼字造成的含蓄美。

例二                 古行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诗人描绘了一幅黯淡而凄凉的图画:满头白发的宫女在冷清的行宫中无聊地对着宫花,闲说玄宗遗事。“说”什么?作者引而不发,点到为止。但是,读者从诗中“寥落”“古”“寂寞”“白头”等词,完全可以揣测出来,她们说的是当年玄宗之时唐朝的繁盛,如今之时唐朝的衰落。“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这是省略造成含蓄。

例三                乌夜啼(南唐)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937-978),南唐后主,古代著名词人。在位15年,974年,被宋太祖赵匡胤所俘,囚系汴京,后为宋太宗毒死。这首词是他被俘后所作,通篇运用比喻,表达了他失国之后无奈、怨恨的心情。上片“林花”比喻自己,哀伤失国如花落一般太快但却无可奈何,“朝来寒雨晚来风”比喻社会政治的风雨,暗指失国太快的原因。下片“胭脂”本指美人,此处比喻当年“留人醉”的君王生活,但是永远也不会再回来了,“长恨水长东”,怨恨水只向东流而不西归,比喻恨自己失国不能复国。词人不敢明言,而又不能不发抒内心的痛苦,故而借助比喻委婉地表情达意。这种诗由于用了比喻,而且常常用借喻,诗中只出现喻体,而没有比喻义,而诗的真正含义不在喻体而在本体,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例五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诗末二句运用双关手法,字面上是一种意思,字里面又是另一种意思,句子显得含蓄有味。双关有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本诗是谐音双关。“晴”与“情”同音。从字面上看,是指天气“无晴”与“有情”,而字里面则是说恋人的“无情”与“有情”。要说心爱的人儿对自己“无情”嘛,他用歌声向自己表示了爱意;要说“有情”嘛,他的态度又那么朦朦胧胧,叫人捉摸不透。语义双关的例子,如杜甫《秋兴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一、二两联均语意双关,既写自然之景,又暗示社会之景,既传神地写出了风云变幻、“萧森”骇人、寓有悲壮色彩的巫峡景观,又形象地暗示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战乱不息的政治形势和社会黑暗。三联 “开”字语意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系”字也语意双关,既指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又指心念长安,系于故园。在“诗家语”的表达中,常常运用比兴、象征、通感、夸张、双关、借代等技巧,达到出神入化,变化无端的艺术境地,让读者有一种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审美感受。读这种诗,要在读出字里面的意义。

例六       即事   (宋)陆游

渭水岐山不出兵,却携琴剑锦官城。醉来身外穷通小,老去人间毁誉轻。

扪虱雄豪空自许,屠龙工巧竟何成。雅闻岷下多区芋,聊试寒炉玉糁羹。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十一月,诗人自南郑抗金前线调至后方任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此次调职意味着诗人一生致力的抗金志向成为泡影,因此写下此诗,表达他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诗开篇点出本事,南宋统治者不图恢复,把他调职。首句用的是倒装句式,渭水岐山,指陇右地区,当时处在金的统治之下。

下面三联运用典故抒怀。 “穷通”,意指失意与显达。典出于《庄子·让王》:“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毁誉”,出于《论语·卫灵公》:“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诗人以庄子、孔子之言行自比,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个人的潦倒与显达,别人的毁谤与赞誉,总之,个人的名誉地位,对于我来说都是无关轻重,微不足道!“扪虱”,据《晋书·王猛传》载:“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屠龙”,《庄子·列御寇》言:“朱坪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殚,耗尽)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诗人用这两个典故,意在暗示自己虽有王猛运筹帷幄的文才,又有上阵杀虏的屠龙本领,但是哪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呢?所以,只好效法苏东坡,用岷山下的山芋炖一锅鲜美的玉糁羹吧。“玉糁羹”语出苏轼诗:“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南海金齑脍,轻比东坡玉糁羹!”(《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味皆奇绝。天上酥陀则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 陆游用此典故,暗示他将仿效东坡“此心安处是吾乡”,听天由命,随缘自适。用典,是古典诗词固有的一种特色。诗词贵在含蓄,立意要精深而不浅露,用语要简洁而又意味深长。不用典,就很难抵达这样的境地,因此,诗人常常借助于用典来塑造形象、烘托气氛、创设意境,在最为经济的有限天地里,最大限度地融汇深邃曲折的内涵。读这类诗词,要明白典故的出处和本意,体会作者用典的意图,但因为诗人用典如盐溶入水中,往往看不出用典的痕迹,又有时诗人用典过于偏僻,造成语意晦涩,因此,读起来难度较大。

例八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船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如果说,上一首诗是寓理于景,那末,这一首诗则是寓情于景。因为诗人的情感不是直说,而是寄寓在形象的描写之中,蕴藉含蓄,所以容易造成人们肤浅的解读。诗人早年隐居家乡,四十岁去长安求仕,失意之后,漫游吴越,这是他前往吴越途中写的一首抒发愁苦的诗。这是什么“愁”?游子在外,自是思念亲人,何况“日暮”时分;诗人求仕不得,怎能不郁结失望和愁苦,怎能不感到自己的仕途已是“日暮”途穷?历来的诗评家以为读到这一步,就算是领会了诗的旨意。但如果仔细品尝一下,便不难发现人们都忽略了,“愁”字的后面还有一个“新”字,言下之意诗人本有旧愁,旧愁未去又添新愁。上面分析的“愁”,只是旧愁,即诗中说的“客愁”,是一般游子的客思之愁。但诗人现在抒写的不只是此愁,而是“客愁”之外还有“新愁”。这“新愁”是什么呢?诗人没有明说,只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画面:“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旷野多么辽阔,远远的望去,仿佛天比树还要低;江水多么清澈,倒映在水中的月亮,与人是那么的亲近。面对这样的景致,诗人怎么会生出新的愁绪呢?原来此时此刻有一股思潮在诗人胸中澎湃翻滚:再高莫高过天了,但它也有比树低的时候;再远莫远过月亮了,但它也有近人的时候。那高高在上的朝廷呀,你为什么就不能低身折腰,听一听我的声音?那深居九重的君王呀,你为什么就如此地无法接近?因为“野旷”,天才比树低,因为“水清”,月才那么近人;原来朝廷那么高不可攀,是因为得势的都是一些心胸狭窄、污浊不堪的小人呀!“总为浮云遮望眼,长安不见使人愁”,诗人由个人而忧及朝廷,怎能不愁上添愁?这已经不只是为个人惆怅,而更是为国事忧心。

我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诗家语”的特征难以尽言,以上所说是最基本的东西,我们掌握了这些东西,对中国古代诗歌也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鉴赏诗歌也便不再视为畏途。

(0)

相关推荐